天天看点

中车四方所(中车制动)喜获13项中国中车科学技术奖

近日,中国中车2022科技质量信息工作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会上公布了“2021年度中国中车科学技术奖”,中车四方所(中车制动)喜获13项中车科技奖励。

中车四方所(中车制动)喜获13项中国中车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轨道交通车辆装备节能减排评价体系研究

轨道交通车辆装备节能减排评价体系研究项目为车辆装备能耗特征分析、典型工况构建提供了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现场运行数据,设置了车辆装备能耗测量统一标准工况,建立了精确估算模型、专用能耗仿真平台地面能耗测试平台,构建了基于实际运行工况的轨道交通车辆装备节能减排评价体系,形成了完备的轨道交通车辆装备节能减排评价能力,建立了轨道交通车辆装备能耗仿真、试验测试平台及能耗测试评价中车系列标准,为多个项目进行能耗仿真计算和标准化的能耗测试及节能效果评估,应用效果良好,未来将推进试验检测认证服务,市场前景广阔。

二等奖

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制动系统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形成了制动系统车载智能单元、核心部件的故障诊断、预警和预测能力,建立了地面智能运维平台,并在多个动车组和地铁列车项目上实现了应用,后续可为制动系统智能化水平提升、售后服务新模式拓展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跨座式单轨车制动系统研制及应用

跨座式单轨车集成式制动控制装置输出制动缸压力精确稳定,设计合理,冗余充分,系统可靠性高;空油转换增压装置结构紧凑,兼容性强;制动夹钳故障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可在无制动指令时监测制动夹钳的动作,进一步提高了系统安全性。

IRS 80845:2021车间贯通道用弹性

法兰连接体(橡胶风挡)供货技术条件

填补了橡胶风挡国际标准空白,具备良好的国际通用性和可实施性;将中国产品适用内容写进国际标准中,持续助力提升中国轨道交通车辆技术影响力,擦亮中国中车“国家名片”。

电池型超级电容器制备技术研究

实现了多孔集流体在电池型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新研制三种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提出新型适配工艺方法,开发了单体注液、焊接机清洗装置,有效提高单体功率密度和循环寿命,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进一步提升。

风电变流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电网友好型系统,可稳定调节电网输出;故障穿越能力稳定,极端恶劣工况运行稳定性好;自主知识产权控制机箱对外接口丰富,兼容性好;模块化、通用化设计并联扩容能力强,运维便捷。

三等奖

中低速磁浮列车全液压制动系统研制

首创中低速磁浮列车全液压的制动方式,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工程化和产业化空白。制动系统响应时间提高了56%,制动力提高了18%,单节车制动系统减重约400kg,系统抗电磁干扰能力强,制动缸压力控制精确,列车行驶平稳性和精准度高。攻克了磁浮列车制动夹钳与粉末冶金闸片的摩擦副配合关键技术,可靠性进一步提高。

欧洲低地板有轨电车用钩缓系统研制

折叠车钩布置合理,充分兼顾空间、功能和美观性;通过电驱动实现远程控制全自动伸缩,极窄空间钩缓装置回缩存放更加可靠;新研制滑轨式车端固定装置单手操作更加便捷。

高铁减振产品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应用

依托国家工信部示范项目构建了高铁减振产品智能制造工厂,创新全流程信息化系统和全工序自动化先进装备的智能化柔性绿色生产模式,应用智能技术实现了产品设计-工艺仿真建模-产线联动-虚拟呈现应用场景,新发明的生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带自锁装置的开闭机构

发明专利荣获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优秀奖,成功应于“和谐号”、“复兴号”多款动车组前端开闭机构,经济效益好,打破了国外技术在该领域的主导地位,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此外,中车四方所(中车制动)作为参与单位完成的3000马力节能环保型调车机车研发及应用和高性能列车网络控制系统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分别获得特等奖和一等奖,车-地-网一体化方波供电电气车辆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得二等奖。

中车四方所(中车制动)喜获13项中国中车科学技术奖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肖芳 报道)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