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云裳羽衣》中止停服,年抛游戏关服删档对玩家公平吗?

现代快报讯(记者 王益)作为一款发行多年的换装手游,《云裳羽衣》的热度逐渐下降,3 月 30 日,# 云裳羽衣中止停服 # 登上了热搜,这款游戏再次进入大众视野。今年 2 月,《云裳羽衣》发布停服公告,引发用户维权投诉,玩家称在游戏中投入了时间和金钱,游戏对他们来说已经不仅是数据。停服删档后角色数据都将清除,而他们此前的投入什么都留不下。而有更多游戏玩家表示,也经历过这样的情况,甚至有游戏在停服前还发布充值活动。游戏账号仅仅是数据吗?不顾玩家意愿强行停服是否违法?

《云裳羽衣》中止停服,年抛游戏关服删档对玩家公平吗?

游戏停服删档,多年用心 " 养的女儿 " 也没了

前几年,面向女性市场的《暖暖环游世界》等换装类手游爆火,众多游戏制作公司纷纷入局,推出了多款类似模式的手机游戏。2018 年,《云裳羽衣》登陆了手机应用市场,这款手游一推出就获得了较大的关注,曾经一度登顶应用商店推荐榜。在这款游戏中,玩家扮演的女主角使用特殊能力,穿越时空,在不同的世界中与各式伙伴相遇。玩法主要是收集和换装,玩家可以通过剧情关卡、充值兑换等渠道,获得服装道具,继而完成任务。为了过关,也为了获取更多好看的服装搭配,玩家往往也需要 " 氪 " 与 " 肝 ",在其中投入金钱和时间精力。

《云裳羽衣》中止停服,年抛游戏关服删档对玩家公平吗?

△《云裳羽衣》发布停服公告

2018 年至今,手游市场更新迭代,2022 年 2 月 20 日,《云裳羽衣》发布了停服公告,称因为腾讯和游戏开发商的代理协议即将到期,将在 4 月 28 日正式停止运营,关闭游戏服务器,届时用户将无法登陆游戏,而游戏内所有的账号数据、角色资料等信息将被全部删除。

△《云裳羽衣》发布停服补偿公告

此举引发了大量玩家的反对,随后,《云裳羽衣》又发布了补偿公告,为在游戏内有过付费行为、游戏内充值的虚拟货币尚未用完的用户,提供腾讯旗下其他三款手游的礼包退换服务。这一补偿没有能安抚到玩家,玩家将此事投诉到了 12315。

消协介入,更多游戏玩家表示有类似遭遇

3 月 18 日,消协在官方微博 " 中国消费者协会 " 表示:" 关于消费者留言集中反映的云裳羽衣游戏问题,我会已关注。" 消协介入近半个月后,3 月 30 日,《云裳羽衣》表示将中止停服,继续运营。此事也登上了微博热搜,引发了更多手游用户的讨论。

△ @中国消费者协会 官博发文,表示已关注 " 云裳羽衣 " 游戏问题

" 游戏行业的霸王条款真的需要关注一下了,一旦厂商觉得不赚钱了,就删数据关服,玩家游戏内花的所有钱都打水漂就,美其名曰玩家充钱买的东西没有所有权只有使用权,真的很离谱。"

《云裳羽衣》中止停服,年抛游戏关服删档对玩家公平吗?

△ 3 月 30 日,《云裳羽衣》发布公告,将中止停服

" 也不仅仅只是一个云裳羽衣的问题,是整个游戏行业都存在这样的问题。这方面还是希望国家能够重视一下,完善一下法律法规。总不能让消费者给游戏厂商白白创造财富,到头来却竹篮打水一场空。"

" 虚拟财产应该同样受到保护,如果退市游戏都像云裳羽衣一样的处理办法,那么玩家的金钱就如同打水漂,若其他游戏厂家见样学样,流水不足的小游戏都岌岌可危,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应当给玩家一个合理的交代,而不是用虚拟货币代替所谓等价补偿 ……"

数字财产如何保护?平台与用户之间的公平值得关注

对于很多养成类游戏的玩家来说,游戏角色已经不再是一个数据,也不仅是娱乐消遣的途径,很多玩家都抱着一种 " 养崽 " 的心态,在经营维护着手机屏幕里的这个小小世界。

如何从法律的角度来看这一现象?江苏同大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小亮认为,在游戏中,玩家购买装备、道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购买的是游戏公司提供的服务,游戏停服以后,服务停止,那游戏公司理应向玩家退钱。仅仅针对充值余额进行退换、玩家前期投入的金钱不退换,这是不合理的。

需要注意的是,游戏内的充值道具,往往都没有注明使用期限是多久,那么可以视为是没有期限的使用,既然要停服、不再提供服务,那相关的钱款也应该退还。此外,即便有的玩家没有充值,但通过 " 爆肝 " 等方式,随着游戏等级的提升,这个游戏账号也具备了一定的商品价值,对于这部分玩家,也应当进行补偿。

李小亮提到,在互联网应用的使用中,平台方往往会列出用户服务协议,这个协议内容非常多,而对于用户来说,即便对于某些款项有意见,也只有接受了全部的协议才可以使用平台提供的服务,从双方的公平原则来看,这样的做法是不合适的。关于停服后平台要承担的责任义务、玩家可以享有的权利,相关的服务协议中也应当秉持公平的原则。

在腾讯的《腾讯游戏许可及服务协议》中,只有 4.19 款提及,其中写道:" 腾讯自行决定终止运营腾讯游戏时或腾讯游戏因其他任何原因终止运营时,腾讯会按照国家有关网络游戏终止运营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处理游戏终止运营相关事宜,以保障用户合法权益。" 责任如何、义务如何,并没有列出。

2021 年 11 月,苹果内测了数字遗产功能,当时现代快报记者曾对此做了报道。而根据近两年来发布的《中华遗嘱库白皮书》,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支付宝、微信、QQ、游戏账号等虚拟财产,列入了遗嘱中,视为财产的一部分进行处理。南京审计大学法学院讲师倪蕴帷曾在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1 年 1 月 1 日起生效的《民法典》继承编对继承遗产的范围做了改变,将遗产范围扩大为 " 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 立法上采取了概括的方式,只要是自然人合法取得的财产,都属于遗产。数字财产,包括社交账号、游戏装备等都有被纳入和解释的空间。"

他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个人对于其社交账号、游戏账号、游戏装备享有怎样的权利。" 是否享有一种类似于房屋所有权那样的绝对权、支配权,进而个人能够如何处分这样一种权利。" 在实践中,网络平台通常都会在用户协议中写明 "XX 账号使用权仅属于初始申请注册人,禁止赠与、借用、租用、转让或售卖。" 在这样的条款之下,个人究竟对其网络账号享有何种权利,不无疑问。

一方面,这其实体现了网络平台利用其缔约优势地位和市场力量构造不平等的法律格局,普通消费者难以进行磋商和对抗。另一方面,此类社交账号及游戏装备等是由平台和个人共同生产的,对于类似的虚拟财产,法律应当赋予各方何种权利,这也亟待理论和实务上的深入研究。

(编辑 陈海静)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