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三个关键词,看清理想 L9 眼中的“世界”

三个关键词,看清理想 L9 眼中的“世界”

又是周三,理想 L9 的官方剧透如约而至。

如果说上一期剧透的主题是「自研」,那么从本期释放的内容——智能驾驶系统理想AD Max来看,关键词是「安全」。

当然,你也可以这么理解,理想 L9 作为一款「超级奶爸车」,安全肯定也是最为核心卖点。

正如理想 CEO 李想所言:自动驾驶就是理想汽车的命。理想的目标是,希望在 2025 年能够获得一张自动驾驶赛道的入场券。

理想 L9,更准确的说——AD Max,是李想进一步拿到自动驾驶入场券的关键节点。

正如 iPhone 13 Pro 之于 iPhone 13 Pro Max,理想的智能驾驶系统命名方式十分「苹果」。

从这些字眼表达的细微差异可以看出,在理想 L9 上,理想对这套智能驾驶系统进行了全方位的升级。

号称「全自研的智能驾驶系统」,AD Max 肯定也有亮点。

01

配有 128 个激光器的激光雷达是什么来头?

关键词一:128 个激光器的激光雷达。

从本周三剧透的激光雷达信息来看,理想 L9 特别提到一点:「前向的车规级激光雷达配备 128 个激光器」。

相较蔚来 ET7 搭载的图达通猎鹰激光雷达只有 1 个激光器、小鹏 G9 搭载的速腾聚创 M1 只有 5 个激光器。这个 128 个激光器有什么特别之处?

打个比方,激光器数量之于激光雷达,就好比气缸对于发动机。缸越多、系统性能越高而且运行越平稳。

这带来的好处有二:

第一,激光器数量越多,激光雷达分辨率越高。

激光器数量决定了可以同时发光的激光光束数量,增加激光器数量可以让系统获得更高的分辨率,对远处物体的细节感知更为精准。以半固态一维转镜方案为例,激光雷达内部有多少激光器,就能实现多少线数。

理想 L9 搭载的禾赛 AT128 内部有 128 个激光器,在垂直方向可以同时发射 128 束激光进行扫描,每秒对三维空间打出 153 万个点(即点云数量达到 153 万/秒),进而对周围环境获得不错的感知能力。

在暗光、强光等摄像头受限的场景,激光雷达可以确保系统对环境感知的准确性,并帮助车辆提升对静止及异形障碍物的识别,例如:高速公路上的事故静止车辆、施工路障等物体等,大大提升安全性。

第二,激光器数量更多,也提供了更高安全冗余。

仅仅有一个或几个激光器,一旦激光器发生失效,那对于激光雷达的感知数据输出是非常灾难的,面临着可能完全没有数据的风险。

而拥有 128 个激光器则不然,即使有一个激光器发生失效,对于整体感知的影响也是非常有限的,依旧可以保证驾驶的安全性。

理想 L9 搭载的禾赛 AT128,就是将上百个激光器集成在小小的几颗芯片上,这样既满足了高线数带来的高性能、高分辨率,又能带来一个额外优势,就是把激光雷达变成一个半导体产品,保证激光雷达拥有足够优雅小巧的尺寸。

三个关键词,看清理想 L9 眼中的“世界”

02

800 万像素摄像头成主流?

关键词二:800 万像素摄像头。

理想 L9 采用高性能摄像头作为主要感知来源,全车包括 6 颗 800 万像素摄像头和 5 颗 200 万像素摄像头。

在全车搭载的摄像头里,超过一半的辅助驾驶摄像头均达到了 800 万像素。

这个 800 万像素摄像头又有什么来头?

从产品层面来看,800 万像素车载摄像头应用场景包括:周视(前视、侧视、后视)、环视、电子后视镜摄像头以及舱内摄像头等等。

目前主流的应用场景是车辆的前视,因为前视需要承担更复杂的识别任务,如识别红绿灯、路标等等,更加需要高像素摄像头的支持。

其他角度的要求相对较低,需要识别目标物的任务也比较简单,现阶段主要应用的是 200-500 像素的摄像头。

对于 800 万像素摄像头的内卷之战,早在 2021 年就已经成为各家车企入局自动驾驶必不可少的硬件之一。

三个关键词,看清理想 L9 眼中的“世界”

第一个吃到螃蟹的还是理想汽车。

2021 年,新款理想 ONE 的上市,让理想成为全球第一个量产车载 800 万像素摄像头的车企。

这一次,在旗舰车型理想 L9 用上 800 万像素摄像头,并不意外。

更何况,这一配置也是大势所趋,包括蔚来 ET7、蔚来 ET5、小鹏 G9、极氪 001、高合 HiPhi Z、路特斯 Eletre 等中高端车型都搭载了 800 万像素摄像头。

这里还有一个大背景是,随着自动驾驶级别的提升,自动驾驶系统对摄像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原来摄像头只应用于倒车辅助和行车记录,几十万像素的分辨率可以满足基本需求。

但随着自动驾驶功能和应用场景的扩展,摄像头应用重点转移到了在驾驶过程中辅助系统进行周围环境感知。

800 万像素摄像头,意味着分辨率越高,可以检测和识别更远、更小的目标,也意味着更加安全。

以前视摄像头为例:

100-200 万像素摄像头的高度只能实现水平视场角 50°、有效探测距离 150 米。

800 万像素摄像头能够升至 120°左右的水平视场角,以及 200-250 米的有效探测距离。

对于理想 L9 而言,6 颗 800 万像素摄像头+5 颗 200 万像素摄像头的组合,带来的好处是:

可以实现对车身周围及远距离的 360°全方位感知;

正前方两颗 800 万像素摄像头组合,可以实现对 120°广角范围及更远距离的车辆、行人及锥桶等物体的识别。

03

算力越高底气越足?

关键词三:508 Tops 算力。

聊完激光雷达、摄像头,在如此强劲的硬件基础下,自然也拔高了对算力的要求。

连蔚来 CEO 李斌也说,马力加算力是定义高端智能电动汽车的新标准。

英伟达 CEO 黄仁勋也有过类似的表达,Tops 是新的马力,汽车更高的算力意味着更加智能化。

理想 L9 智能驾驶算力平台搭载两颗英伟达 Orin X 芯片,总算力达到 508Tops。

相比之下,目前算力最高且量产交付的仍是蔚来 ET7,4 颗英伟达 Orin 芯片总算力高达 1016Tops。

这么高的算力,有啥用?

这里需要厘清一个观点:算力的高低只是一个硬件参数,只是一个理论式上限,真正的利用率取决于跟软件算法的配合,软件和硬件需要双轮驱动。

这也是为什么在这期剧透里,理想也强调了「全栈自研能力」——感知、决策、规划和控制软件,全部自研。(关于全栈自研对理想赋能几何,感兴趣可以阅读本文:理想汽车的「自研出奇迹」)

车企之间拼算力,除了满足诸如摄像头等硬件、感知算法、控制执行能力等软件方面的需求之外,更主要的目的是为日后 OTA 升级而提前做的硬件预埋。

「硬件预埋,软件升级」,也是目前车企对新车型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主流策略——通过预埋大算力芯片以保证车辆在全生命周期内的持续软件升级能力。

总体来看,相比理想 One,理想的旗舰车型理想 L9,通过将自动驾驶高阶传感器和计算平台变成标配,搭配全自研的软件算法,从而实现全场景的导航辅助驾驶功能。

三个关键词,看清理想 L9 眼中的“世界”

随着理想 L9 连续四集的「剧透」:外观内饰设计、新增车漆颜色、新增轮毂造型、部分座舱配置、部分辅助驾驶配置、新的交互模式、动力系统配置、底盘系统配置、电子电气架构、智能驾驶系统、车身架构等等,一台充满科技感的全尺寸 SUV 逐渐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按照理想 L9 将于 4 月 16 日正式发布的时间推算,理想 L9 大概还有两集内容更新。

接下来的两期剧透,理想 L9 还将对外释放哪些信息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