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女孩,千万别喜欢上那个隔着手机屏幕的人

女孩,千万别喜欢上那个隔着手机屏幕的人

我那个年过三十依然未嫁的闺蜜又失恋了。

闺蜜和我同龄,尽管我的孩子已经上小学了,可是她依旧没有要恋爱结婚的打算,她的生活只有一个那就是工作,她说赚钱能给她安全感。

尽管年纪不小了,但是她依旧讨厌亲朋好友给她安排的相亲,去年被催得不行了,她通过社交平台结识了刚分手的这个男朋友。

其实这个男的,在闺蜜第一次告诉我的时候,我就觉得不合适。他比我闺蜜小,而且还在外地,听闺蜜说他是个自媒体从业者,爱好打游戏,每天的作息也是晨昏颠倒。

闺蜜说他们感情的开始只是因为一句“做朋友试试吧,以后有空的时候可以常交流”。

女孩,千万别喜欢上那个隔着手机屏幕的人

他们在一起没多久,闺蜜说她发现这男的还在同时和别的女孩聊天于是两个人吵架了,那时候我才意识到其实他们给彼此划定的关系也仅仅是网友而已。

这男的做自媒体还是有一套的,每天流量也挺大的,也愿意教一些闺蜜需要的运营方法,那时候闺蜜一度认为这男的是全天下最有耐心,脾气最好的男人。

在他们见面以前,他们一直保持着网络上的好友关系。

有一次闺蜜问我一些头条号运营的事情,还问我这男的是不是大佬级别的,我的第一反应就是闺蜜要陷进去了。

女孩,千万别喜欢上那个隔着手机屏幕的人

那时候闺蜜还满不在乎地说:“放心吧,只是网友,又相隔千里根本就不可能在一起的。”

没办法只是告诉闺蜜:“当一个人开始好奇并萌生出了解别人的想法的时候,其实距离喜欢只差一步。”

事实真的被我说中了,闺蜜喜欢上了这个男的,而且这男的说他也喜欢闺蜜,于是他们迅速地在网络上建立了关系。

那段时间闺蜜的作息也变得晨昏颠倒了,有时候好不容易遇到闺蜜,闺蜜说她掉头发特别严重,是不是因为年龄大了。

只有我这个旁观者知道,闺蜜每天陪着这男的熬到凌晨两三点,第二点早晨六点又起床收拾上班,每天睡眠时间不够四小时怎么可能不掉头发呢。

女孩,千万别喜欢上那个隔着手机屏幕的人

现在想想,在闺蜜恋爱的这个时间段里,她除了心情好了些其实并没有正常情侣应该经历的。甚至就连见面这么重要的事情也因为疫情的原因一拖再拖。

直到去年年底他们见面了,我闺蜜告诉我说,他们在网上无话不说,可是见面就变得局促不安,短短一天的相处其实并不是很舒服。

那时候闺蜜才发现,感情真的不是隔着手机屏幕就能确认的,现实生活中的相处和网络上的闲聊差别还是很大的。最糟糕的事情是,即便闺蜜很明确的告诉对方结束这段网恋了,但是这个男的还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纠缠闺蜜。

现在闺蜜回想起来说,她和这男的在一起的时间里,这男的除了每天在网络上各种甜言蜜语,其实丝毫没有一点点为她做过什么,礼物什么的一概没有,哪怕已经分开很久了了,闺蜜已经生活正常化了,这男的还在那上演痴情戏码,一再纠缠。

女孩,千万别喜欢上那个隔着手机屏幕的人

闺蜜经历了这一次算是彻底清醒了,终于明白聊得来和处得来本身就是两码事,毕竟每个人在网络上的表现和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不一样的。

在我刚毕业的时候我也排斥相亲,我也不喜欢网络聊天这件事情,因为作为工程师,我每天要做的事情已经很多了,没必要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网络上。

曾经我认为闺蜜是可以像我一样,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去选择自己的另一半。

只是没有想到她忘了,虽然她年龄大了,需要找伴侣,但是忘了她需要找的是一个未来可以共度余生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每天对着一部冰冷的手机生活。

女孩,千万别喜欢上那个隔着手机屏幕的人

毕竟现今的网络环境已经变得相对复杂了,而网聊的内容也是可以再三思索、字字斟酌的,但是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交流一般是无法给对话者充足的考虑时间,所以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更加直观和透明。

在这个全媒体覆盖、信息高速更替的时代,我不得不承认网络已经成了现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的确给提供了一系列交友软件,但这不能成为我们爱上一个人的直接途径。

因为在成为自媒体人的这几年里,我经常会收到很多读者的关于情感的私信,其中很多都是关于网络恋爱的,所以用闺蜜的视觉给那些将要恋爱和正在恋爱的女性朋友们一点建议。

如果你在网络上遇到一个人,即便你们聊得来,也互有好感,那也不要草率地下结论,就觉得这个人和你在一起一定能过得很开心,很幸福。

女孩,千万别喜欢上那个隔着手机屏幕的人

不管你是多大的年龄,你一定要记得只要隔着屏幕,无论你觉得对面那个人多优秀多迷人其实都是幻想。而且网络世界鱼龙混杂,一不小心遇到垃圾男,感情不幸福不说,分手还得被骚扰,这是得不偿失的一件事情。

闺蜜经过这一次网恋总结说,其实在网络世界里,很多人呈现出来的只是他们想展示出来或者伪装出来的一面。

作为一个已婚的成年女性,我想说的是不管爱情还是婚姻,从古至今都是两个人在不断地相处中磨合,最终呈现出来的情感状态。

千万不要隔着屏幕爱上一个人,清醒的女人都知道长久的爱情是在生活中而不是手机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