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手游转PC端应该定多少价?开罗游戏被喷破大防

经典老作登录Steam,是现在再常见不过的事情,近日,老牌手游厂商开罗公司就将旗下的模拟经营系列人气作品进行了PC端的移植版,Steam还特地开放了“模拟游戏节”的促销周,可谓是好风凭借力,本该是一件“共襄盛举”的好事。

开罗游戏在玩家心目中一直口碑良好,在国内,大部分玩家都是在正版意识建立之前,接触到古早的手机游戏之如开罗最经典的《游戏发展国(Game Dev Story)》,尽管对其中出现的16位元争霸、阿拉伯国王开发者、Fami通评分等段子不甚了然,但经营游戏所独有的魅力也通过像素的画面传达到了每个玩家的心里。盗版传播起家的开罗非常适合通过情怀来补一波票。

但出人意料的是,开罗本次的移植的五款游戏,均遭到了大量差评,原因无外乎这两点:

1、移植表现差

在移动版的基础上完全没有做出任何改动,SL存读档功能需要关闭游戏重启,首发甚至存在不能使用中文输入法的老毛病。

2、游戏内容少

作为一款小品性质的经营游戏,玩家成长和获取资源的速度还是比较快的,这就导致了游戏所有内容解锁流程只有四五个小时,在PC端就非常可怜了。

手游转PC端应该定多少价?开罗游戏被喷破大防

而这两点不足之处,最后都落在了游戏的性价比上,在促销的情况下,移植的几款作品均定价为60元,首发折扣-22%。不走心的移植和可怜的流程使得这张补票变得有些“昂贵”。如果没有开罗游戏的情怀加成,相同性价比的游戏恐怕很难在Steam上卖出,实际上这次移植的销售效果也是非常糟糕。

我们可以参考在题材上明显有些“山寨”的一款PC原生游戏《Game Dev Tycoon》,发售于2013年,价格为6美元,国区售价仅为13元,游戏累计获得了33000+、95%的好评,同样作为“模拟游戏周”的促销商品,近期销量也是开罗移植作品的数十倍。其实本作玩法上就是一个欧美版的《游戏发展国》,套了一些美国文化中的游戏段子,流程时长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但依旧是一个不超过10小时的小品游戏。

手游转PC端应该定多少价?开罗游戏被喷破大防

李逵输给了李鬼,抛开这次开罗移植工作的马虎,其实背后反映的是“手转端”游戏的定价问题。

我们知道,近年来,独立游戏“端转手”的操作很受欢迎,例如去年广告扑天盖地的《死亡细胞》移动版,游戏为移动端输入重新设计了关卡难度,但保留了所有的PC端内容,成为了手机平台上可玩性最高的Rogue游戏。从键盘到触屏,游戏价格从80元变成了30元,实际上手机版的性价比要更高,因为自带了PC版两个付费DLC,又相当于大半个本体的价值。手游在国际谷歌商店的售价是9美元,比起Steam原价的25美元同样是“白菜价”。

手游转PC端应该定多少价?开罗游戏被喷破大防

买断制手游的市场定位如此廉价,同时表现了游戏的商品性和服务性。买断制手游的市场份额常年低于手游市场的5%以下,市场做大,盘子却越做越小,作为商品就要减价来开拓更多消费者,导致买断制手游的单价持续走低。而服务性则体现在同样商品在不同市场的价格不同,不同地区的人消费力区别很大。

“端转手”的游戏纷纷选择了大幅降价,那么“手转端”的手游是不是就能名正言顺地大涨了呢,这次开罗就栽在了这个计划上。

手游转PC端应该定多少价?开罗游戏被喷破大防

反向的例子有国产的《月圆之夜》,游戏在操作模式上略微做出调整,符合宽屏的显示比例,保留了手游的免费+DLC买断形式,在Steam上收获了大量好评,DLC的售价与移动版一致。

更好的办法是将PC端与移动端统一账号,两个平台一次性收费,这在音乐节奏类的游戏中更加常见,但这样操作的难度会来自分销平台。

打折容易,再想把价格涨上去可没那么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