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知否:为什么非要等到盛老太太回到宥阳,盛家才帮着淑兰和离?

王大娘子嫁给盛紘之后曾在宥阳住过一段时间,当时她就对平民庶女出身的长嫂李氏非常不屑,李氏便默默在心里种下将来一定要找个入仕女婿的种子,刚好淑兰到了适婚年纪的时候,那个十二岁考上秀才的孙志高也没说亲,李氏就主动找上门议亲,于是淑兰就带着丰厚的嫁妆嫁去了孙家。

知否:为什么非要等到盛老太太回到宥阳,盛家才帮着淑兰和离?

说是淑兰嫁进孙家,其实当时的情况就跟后来娶了如兰的文炎敬一样,孙家母子住进盛家准备的大房子里,使唤着盛家置办的下人,甚至还用淑兰的嫁妆做嫖资去青楼喝花酒,原著里在给花娘赎身之前,还用淑兰无所出的借口,在三年不到的时间纳了二十几房妾室,真是爷爷能忍奶奶都忍不了了!

知否:为什么非要等到盛老太太回到宥阳,盛家才帮着淑兰和离?

很难想象,淑兰就在这样的婚姻里蹉跎了三年,要是换作如兰被这样对待,盛老太太和王大娘子只怕是一天都忍不下去的。可是在盛老太太回宥阳老家之前,淑兰就一直在这样的日子忍到极致,直到盛老太太带着明兰回宥阳参加长梧的婚礼,盛家才让淑兰与孙志高离婚,这是为什么呢?

知否:为什么非要等到盛老太太回到宥阳,盛家才帮着淑兰和离?

其实这才是盛老太太不顾沿途匪乱也要回宥阳老家吃席的主要原因,很多人都以为盛老太太是因为明兰被平宁郡主打脸的事情,想要带她回老家进祠堂改族谱当嫡女,但若仅仅只是为了这件事,盛老太太完全可以等到太平的时候再找个理由回老家,就是盛家长房老太太向她写了求助信,她才想着回去给淑兰撑腰的。

知否:为什么非要等到盛老太太回到宥阳,盛家才帮着淑兰和离?

原著里和离的法子不是明兰提出的,而是盛家长房老太太一早就想好的,她早就舍不得自己的宝贝孙女在孙家受苦了,但是盛家长房毕竟是商人,淑兰又是女子,本就低了一等,那孙志高多年来虽没长进却还是秀才,孙母也顶着婆婆长辈的名义,若没有盛老太太的支持,盛维和李氏便不会同意女儿走上和离这一步。

知否:为什么非要等到盛老太太回到宥阳,盛家才帮着淑兰和离?

淑兰本就是在父母的安排下嫁给孙志高的,她从来就没对孙志高有过念想,新婚第二天就被孙母要求晚上在婆婆房里服侍,这才导致她婚后三年都怀不上孩子,估计淑兰早就不想跟孙志高过了。可是在孙家咄咄逼人的时候,盛家居然选择了忍气吞声,每次淑兰回娘家诉苦,李氏都会让她带着铺面银钱回婆家,淑兰为了家族的脸面和弟弟妹妹的婚事,自然也只能像华兰一样忍了。

知否:为什么非要等到盛老太太回到宥阳,盛家才帮着淑兰和离?

若孙志高能借着盛家的财力闯出一番作为,估计淑兰后半辈子就摆脱不了这样的苦日子,但孙志高享受过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后,也不知怎么想的就不上进刻苦了,整日与人喝酒耍乐不够,还恋上青楼妓女,盛家从孙志高身上感觉不到半点希望,当然就不能把精力浪费在这种人身上了。

盛老太太回到宥阳就是对孙家母子做最后的鉴定,且一旦确定了放弃孙志高,就得保证他一辈子都爬不起来,免得日后走了狗屎运成为盛家的敌人。于是在得到盛老太太的支持后,盛家长房一致对外促成了和离,盛老太太则修书一封让盛紘全方位打点,即便孙志高开始努力读书,也别想在宥阳的地界通过任何一场应试而走上仕途。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