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秦PLUS和驱逐舰05,相生,相杀?

秦PLUS和驱逐舰05,相生,相杀?

3月中旬,比亚迪驱逐舰05上市,售价11.98-15.58万元。陌生的命名,熟悉的身影,人们还是能在迟疑片刻之后,意识到它与比亚迪秦PLUS的近亲关系。

过去一年,比亚迪秦PLUS在紧凑级轿车市场杀出了一条血路,甚至常常因为爆单、供不应求、销量新高等等话题被网络热议。市场知名度的提升、加上油价的推波助澜,比亚迪秦PLUS本可以一骑绝尘,成为插混领域的现象级产品。如今比亚迪在相同的市场、以相近的价格推出了驱逐舰05,分网销售,看似乘胜追击,内卷却不可避免。

秦PLUS和驱逐舰05,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可行吗?

秦PLUS和驱逐舰05,相生,相杀?

家用车市场撕开了一个口子

2021年轿车市场前十,除了凯美瑞之外,均为主销区间10-15万元的紧凑家用车,而且几乎是清一色的合资品牌车型。预算有限的家庭消费者把经济实用放在第一位,轩逸、朗逸、卡罗拉、英朗都是绕不开的选择题。

但这一年发生了一些变化。2021年初比亚迪秦PLUS上市,DM-i插混车型把价格做到了15万元以内,算上新能源牌照、免购置税、地方补贴等一系列优惠,购买秦PLUS DM-i车型支付的费用低于同级别燃油车。这还没有算上低油耗在当前高油价环境下的吸引力。

因此,2021年的比亚迪秦PLUS一共收获了18.7万辆的销量,以新能源车的身份在合资品牌的舒适区撕开了一个口子。从比亚迪官方的统计来看,秦PLUS DM-i车型占比接近70%。出于燃油经济性、充电便利性、续航焦虑等客观因素的考虑,插混车型往往更适合这个预算的家庭用户。在秦PLUS的一些车友讨论里面,甚至还提到了插混版可以日常跑滴滴。

秦PLUS和驱逐舰05,相生,相杀?

插混车型支持绿牌、享受等同于纯电动汽车的出行便利,又不被充电、续航等问题限制,按理说是家庭用户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在比亚迪DM-i推出之前,市场上的插混车型普遍存在几个痛点:售价远高于同级别燃油车、纯电续航短、亏电工况下油耗太高。因此,那时候的插混车型除了牌照、没有多大吸引力。

比亚迪的DM-i算是巧妙地解决了痛点,依靠一款插混专用、热效率43%的1.5L发动机,解决了亏电状态下、发动机驱动电机的超高油耗,亏电状态下低于4L/100km的油耗甚至已经要优于丰田双擎了。

所以,这样一套新的插混技术放在了几年前的车型上,再换上一套新设计,最终把价格拉低到同级别燃油车的水平,旧瓶装新酒也能让这个级别的消费者欣然接受了。要知道,2021年上市的比亚迪秦PLUS在车身尺寸、底盘结构等硬件方面,与2018年的秦Pro完全一样,而当时的秦Pro,还有燃油版本。

从秦Pro到秦PLUS,底子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低情商的说法是油改电,高情商的说法则是成本控制。

秦PLUS和驱逐舰05,相生,相杀?

在刚刚过去的2月,秦PLUS DM-i车型销量14244辆,排名自主品牌轿车第三位,前面两位分别是纯电的五菱宏光MINIEV、燃油的MG5。由于技术进步,插混车型第一次被证明能够成为更好的经济型家用车。大概是因为秦PLUS DM-i的成功,吉利也要在近期上市一款帝豪L Hi·X插混车型,同样宣称3.6L/100km的超低亏电油耗、1300km超长续航,这些对于手握15万预算的家庭用户来说都很重要。

既有秦PLUS,何必驱逐舰05?

驱逐舰05上市的时候,网络上出现了一些讨论,不愿意等秦PLUS订车的可以去买驱逐舰05。事实上,这两款车是在同一工厂共线生产的,秦PLUS因芯片而影响产能,同样会出现在驱逐舰05上面。只不过,网友的这番观点也足以证明了秦PLUS和驱逐舰05的关系——它们就是同一款车。

秦PLUS和驱逐舰05,相生,相杀?

先是车身参数,驱逐舰05因为造型原因车身长度比秦PLUS的多了15mm;其次是价格,驱逐舰05仅推出5款DM-i车型,定价11.98-15.58万元,略高于秦PLUS DM-i的11.18-15.18万元。除此之外,两者在轴距、底盘、插混系统、纯电续航等方面完全一致。

比亚迪将秦PLUS和驱逐舰05打造成为两款独立车型,主要的区别还是在王朝系列和海洋系列的产品定位上。前者更注重家用均衡,后者打造年轻智能。

秦PLUS和驱逐舰05,相生,相杀?

2022款驱逐舰05

秦PLUS和驱逐舰05,相生,相杀?

2021款秦PLUS DM-i

秦PLUS和驱逐舰05,相生,相杀?

2019款秦Pro DM

外观倒不是两者区别最大的地方,从2018年的秦Pro到2021年的秦PLUS、2022的驱逐舰05,三款车都没有跳出原有车身结构的限制,所以我们也能看到,无论是前脸的进气格栅、灯组、车标,还是车尾的贯穿式灯带,都只是在固定的布局上演变。秦PLUS延续当前的王朝系列风格,驱逐舰05则用了一些透明灯罩和饰条来保持海洋系列的风格。

比较大的差异是在内饰部分,尤其是两块大屏。秦PLUS被诟病最多的是内饰质感,尤其是嵌在饰板上的小尺寸液晶仪表,清晰度不高,看上去廉价。秦PLUS DM-i只有在两款旗舰车型上分别提供了独立的液晶仪表和12.8英寸中控屏。

到了驱逐舰05,这些问题都被解决了,12.8寸中控屏从次低配开始普及,并且提供了观感更好、画面功能更丰富的彩色液晶仪表。秦PLUS上面大量钢琴烤漆饰板的廉价感和积灰问题,到了驱逐舰05都被磨砂面板解决了。很明显,这对应了驱逐舰05乃至海洋系列的年轻化打法,也是两者影响不同人群做出不同购买决策的关键。

秦PLUS和驱逐舰05,相生,相杀?

秦PLUS DM-i 120km旗舰型

秦PLUS和驱逐舰05,相生,相杀?

驱逐舰05 120km旗舰型

秦PLUS上市近一年,4款DM-i车型里,顶配的受关注程度最高,这在同级别紧凑家轿里并不常见。15.18万元的DM-i旗舰款提供了120km纯电续航、电机功率更高,智能科技方面提供了大尺寸中控屏、L2级别驾驶辅助、自适应远近光等等,放在同级别的家用车里面竞争力明显,既有纯电续航优势、也有配置丰富优势。

但是,即便秦PLUS在15万价格段的畅销,也难以在家用车市场形成绝对渗透。12-13万价格段的两款车型差异仅在纯电续航,对于更为看重智能配置的用户来说,这个价格段是难以获得满足的。

所以驱逐舰05在13万价格段加入了一款55公里续航的顶配车型,智能配置与秦PLUS DM-i 120km旗舰型相同,唯一的差别是纯电续航。也就是说,消费者手握13万左右的预算,看重智能的可以买驱逐舰05的55km高配,看重续航的可以买秦PLUS的120km低配。

基本上,驱逐舰05的5款车型在配置划分和定价上都与秦PLUS存在几千元的错位。而消费者倾向多花几千买智能、还是买实用,最终会引导消费者走向两家不同的比亚迪经销店。

秦PLUS和驱逐舰05,相生,相杀?

分网销售,还是一门好生意吗?

秦PLUS和驱逐舰05,在比亚迪的产品体系里分属两个系列,王朝和海洋。在驱逐舰05之前,比亚迪海洋系列有一款海豚,10-13万元的纯电小车,月销一度过万,在终端市场颇有认知度。

驱逐舰05作为海洋系列的第二款车型,切入最为庞大的紧凑家轿市场,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是与秦PLUS DM-i分庭抗礼,实现1+1>2的效果,就如南北丰田卡罗拉雷凌,南北大众的速腾朗逸。

但事实上,海洋系列和王朝系列并没有获得平等的资源分配。比亚迪王朝系列如今已经发展成熟,覆盖了小型到中大型的轿车和SUV市场,可以说,吃瓜群众都知道比亚迪有汉唐宋元。但是,吃瓜群众也曾经从出行租赁市场看到过e3、e5甚至e9,又产生了与王朝系列的熟悉感。这是比亚迪在混乱年代的产物。

秦PLUS和驱逐舰05,相生,相杀?

2021年海洋系列推出,目的是取代此前的e网,走精品家用路线,让比亚迪品牌都能整体向上,提高产品价格和品牌形象。于是,海洋系列首先推出了海豚,e3.0平台的产品,设计讨巧,很快受到了终端市场的欢迎。

但是,比起王朝系列的多款产品热销、供不应求,只有一款海豚的海洋系列显然就落寞很多,经销商压力和不满情绪可以想象,因此去年比亚迪宋PLUS上市的时候放在了海洋系列的销售网络里,算是平衡两方势力。如今驱逐舰05作为第二款海洋产品上线之后,外界认为比亚迪很快就会把宋PLUS重新放在王朝系列的销售网络。

在新销售模式渗透汽车市场的当下,传统品牌都在寻求一种更能维护品牌形象的直营模式,但比亚迪似乎仍然割舍不掉分网销售。虽然海洋取代了e网,开始走品质路线,新的技术平台也会让王朝和海洋系列的产品更加平衡,消费者却依然模糊不清——如果要买比亚迪,到底要去哪个店?为什么这家比亚迪没有海豚,那家比亚迪又没有秦PLUS?

秦PLUS和驱逐舰05,相生,相杀?

比亚迪汉所在的王朝网络

秦PLUS和驱逐舰05,相生,相杀?

比亚迪宋PLUS所在的海洋网络

尽管中国消费者早已被南北大众、南北丰田、广本东本教育得明明白白,却还是难以搞懂自主品牌的分网销售,比亚迪只是其中之一,曾经哈弗有红标蓝标、吉利也有L网、G网。

就秦PLUS和驱逐舰05来看,两款车在10-15万元的家用车市场都是实力选手,秦PLUS在最初上市的时候为了对燃油车形成绝对冲击,做了很多的成本控制,除了尺寸非常小的液晶仪表,还有轮胎的选择,内饰的品控,等等。只是过去一年的市场表现证明了消费者对插混车型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因此就有了价格稍稍上提、完善了智能配置的驱逐舰05。

分网销售原本是一种扩大市场渗透的方式,让两款车在不同的销售体系里面做竞争,从营销传播到用户服务,让两款颇为相似的产品凭本事卖出去,顺便提升整个销售网络的水平,这是比亚迪的如意算盘。只是在秦PLUS的光环面前,驱逐舰05要如何突围?论现在比亚迪对王朝系列的用心程度,海洋系列会不会最终沦为一个陪衬?

图 | 来源于网络

About Astoncar

爱车,更多一点

以消费者的目光探讨汽车,分享更多原创真实的汽车观点

Contact us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