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相约沂源桃花岛|桃花岛上筑梦人

文/叶碧黎

相约沂源桃花岛|桃花岛上筑梦人

如同雁翅掠过止水激荡的涟漪,虬盘的梯田层层叠叠,似乎将秋水的皱褶凝固成了静止的雕塑,于是,山便赋了水的形,水也存了山的影,形影相依间,山水成为爱人,时刻牵挂眷恋。沂河源头的桃花岛,我刚刚踏足,便似遭遇爱丽丝梦游仙境一样的陷落------陷落进了一幅硕大无朋、蓬松濡湿的绿茵里,几分迷幻,几分酣醉。此时,天际在山侧不甘寂寞,上演着色谱的大杂烩,湛蓝不再纯粹,灰、白、棕、黑各种色系肆意登场,恣情涂鸦,天变成了喧嚣的海,深邃暗哑里埋伏着隐隐风雷。

仰面已是湿凉,噢,下雨了。

一位汉子,冒雨率众来迎,引我们去龙子湖畔的廊下用餐,他魁梧墩壮,黝黑的肤色,脸膛眉宇间嵌着沂蒙山人特有的朴实厚道,爽朗的笑声透露出豁达豪气。

龙子湖畔升起了篝火,夜色被点亮,草树的芬芳在初秋的晚风中发酵,炊烟般氤氲着,爽意荡漾在每个人的心头。汉子以东道主的身份与众人欢饮,间或娓娓畅谈,他在叙说一个梦。

梦里的故乡,换了新颜,俨然已是四时常新的桃花源。春来繁花密缀,柳青莺啭,十里烟霞灼夭华;秋令玉露凝香,柑黄橘绿,万顷黍浪吞阔野。一阵风煦过,老母亲于树下花间慵懒的斜倚着轻寐,阿黄静静的蜷在她的脚边若思若念,二哥又去忙龙子峪村的大事去了,今天他要接待的访客据说是一批台湾老兵的后人……儿时最淘气的发小“笨牛”和“老虎”,一个在自家开起了农家乐兼营烧烤排档,一个忙活着把鲜果盛装,送上远行的车辆。乡里乡亲,在家门前的土地上,迎送四海的宾客,他们的笑容里都蕴藏着蓄盈的奔头!

要为桑梓筑梦!改天换地慨而慷!汉子的热血在燃烧!

相约沂源桃花岛|桃花岛上筑梦人

想起故乡,便如同想起养育了自己的娘亲-----她或许贫穷、寒碜、粗鄙,儿子曾经对她满是厌弃,千方百计几欲逃离,可是当儿子终于振翅远遁,一次不经意的回首,他看到母亲身倚门框,在寒风中瑟瑟,破旧的衣衫逐风起舞,她殷殷的目光投向游子远去的方向……心,便被一支冷箭倏地刺中-----痛,紧,沉!母亲啊,用乳汁把我哺育,用襁褓为我包裹,在贫瘠的土地中翻刨出微薄的供养,用干瘦的躯体为我撑起一方可以翱翔的天空,用血肉灌溉成我的强壮,我怎无视她今日的枯槁?游子幡然惊醒!

有梦想者千千万,能筑成者寥寥无。这定不是一位寻常汉子,夜色中,我打量他-----他叫董方君,或许是我寡陋,或许是他低调,今夜之前,我对这个名字尚是耳生。他没有着意夸耀自己,谈兴都在那幅美丽的愿景中,只是他的笃定、自信、昂扬,让我们仿佛邂逅了马良的神笔,一副全新的美丽乡村画卷在面前徐徐铺陈。

董方军到访过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和地区,他意识到,山村不甘平凡,须要内外兼修,而艺术正是蝶化僵硬与没落的符印。后工业时代,城市里萧条的厂区,被艺术的改造活化后,形成了如北京“798“那样集时尚酒吧、艺术画廊、创意手办等为一体的人文景观集群,艺术让老旧的工业遗存焕发出独树一帜的神奇魅力,而将艺术嫁接于田园,日本濑户内海的直岛就是杰出的示范,30年的精心构建,使直岛变成远离尘嚣的伊甸园、全球艺术家的朝圣地,也成为世人梦想中的“诗与远方”。

这个金秋,已经有近十座典雅而韵致十足的博物馆、艺术馆、文学馆在桃花岛拔地而起,灵光在这里荣发滋长,新的艺术典藏与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创意被吸纳并为世界所知。传统与时尚、古老与现代、华丽与质朴被匠心融汇,汇聚成一个绚丽纷繁的艺术海洋,纳百川而和谐有章。

在“时间之花”艺术馆内,日本设计师宫岛达男用简洁冷峻的科技线条为我们启动了时间的另一种打开方式,令思考聚焦于生命和时间的内涵,让想象在辽阔的宇宙无限放大。

初具规模的“墨”艺术综合体,由设计了国家大剧院的法国设计大师安德鲁亲自驻地操刀,落址于泰、鲁两山的交峙处,堪称中国的古砚文化与建筑美学相结合的典范。一方墨砚的别致挥就于青山绿水的昭然里,而对面的“观天台”则与“墨”互为掎角,两相呼应,煞可玩味。

刘玉堂文学馆揭幕了,这里安放了沂源本土著名作家玉堂先生的文学生平,他曾在《龙子峪的传说和真实故事》里,对龙子峪的前世今生都有列述,他将对家乡的眷恋化为滋养文学的厚土,三十年写不尽沂蒙山的温情暖意,他被誉为“当代赵树理”,无数的后来者感其言趋其后赴身文学。

龙子峪开始为世人称羡,连同它那已晋身为网红村的葫芦娃兄弟-----刘家坡(董方军打造的沂河源田园综合体内包括七个行政村),艺术唤醒了刘家坡沉睡了百年的原始美,一座石头垒砌的村落缓缓讲述着古老的故事,院墙、街巷在静谧中浅吟低唱,穿越般的“从前慢”温柔了时光,身心在不觉中竟已疗愈。

沂河源与日俱新,但明智者知道,如此大的体量,若要完全蜕变,绝非朝夕之力,乃穷毕生之功。

我能想见这是筚路蓝缕的一大段人生,作为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本可享受安逸奢侈的人生下半程,董方军却选择了这样一条跋涉之路,正如当初他创业路上施行的一次次善举,闻之者皆在震撼之余感动慨叹。

相约沂源桃花岛|桃花岛上筑梦人

九十年代,他把自己筹办婚礼的10万元捐献出来,为家乡建设了第一所希望小学,其后又多次捐赠,用于资助贫困儿童上学。他创办残疾人基金会,截至2020年,累计为残疾人捐赠钱物2.1亿,惠及残疾人36万人次。他化名“爱军”多次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老兵及遗属捐款捐物,连续七年赴金门凭吊祭奠当年牺牲于此的解放军将士。新冠疫情初始,他联合沂源其它企业家为赴湖北的山东医疗队捐献了2万公斤“沂源红”苹果……2017年,他加入了比尔盖茨发起的“捐赠誓言”,承诺将此生半数以上资产捐献给中国慈善事业,成为继“蒙牛”集团牛根生后第二位加入该誓言组织的中国企业家,他要借助慈善的窗口,扶弱济贫,将爱与善光大。

我敢说,在中国,董方军并不算财富拥有量最大的人,但他行善的步伐,却位于慈善事业的前列,他拖着伤残的右腿,健步如飞。

是的,董方军从不避讳自己意外致残的事实。

当年敏锐果敢的年轻人,商海拼搏事业蓬勃,他意气风发神飞扬,却不想命运在暗处设下了绊马索,一场意料之外的灾难陡然降临,年轻人不得已撑上了拐杖。巨大的落差,如一记闷棍砸在了他的头上,他苦闷、彷徨、自怨自艾,父老乡亲看在眼里急上心,他们轮番开导安慰,提醒年轻人多想想沂源人身边的特级战斗英雄朱彦夫。朱彦夫-----这个名字如闪电般洞穿了年轻人心底的寒冰,自己曾多次亲炙教诲的老英雄啊,失去四肢,失去左眼,几近失明,他本可以枕于功劳薄上安然歇憩,可是却选择了用残存的躯体书写人生极限,创造出一个震古铄今的奇迹。英雄用燃烧的生命照耀着众生,比比他,我们还有过不去的坎吗?

董方军顽强的站起来走出了人生的阴霾。烈火和冷凝淬炼了坚硬的钢铁,荣誉和苦难锻造出真正的强汉,他成熟了,更明了人生和生活的意义,生命只有在不断的奋斗和奉献中才能体现价值,他要续施宏图。

时值国家乡村振兴的战略东风正盛,令董方军“艺术活化村庄”的事业势乘青云,沂河源正和着时代的节奏,在共同的脉动里同频共振,铿锵不息。

初秋踏足桃花岛,我看到一种盎然的勃勃之气,在沂河源头的石罅间汩汩,在世代以耕为生的人们的心里潺潺。

江山如此多娇,怎不为筑梦人骄傲?

(图片源自网络)

【作者简介】叶碧黎,笔名:叶子。山东省散文协会会员,作品多见于齐鲁晚报等媒体。

《当代散文》由山东省散文学会主办,散文双月刊,主要发表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欢迎山东籍散文作家申请加入山东省散文学会。山东省散文学会常年举办各种散文活动,为作家提供图书出版服务,欢迎联系。联系电话:18653131587;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壹点号当代散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