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非暴力沟通》微书课李宁精讲:3、非暴力沟通的步骤二,讲感受

非暴力沟通的第二步:表达你的感受,而不是表达你的情绪。

作为中国人,我们都不太会表达感受,为什么?第一我们都有共同的文化属性,印在骨子里的东西就是容易隐忍,而不太善于表达,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的民族性格是比较内敛的,我们都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都是“喜怒不形于色,英雄有泪不轻弹的”。

《非暴力沟通》微书课李宁精讲:3、非暴力沟通的步骤二,讲感受

想想我们的父辈,让爹妈彼此说个“我爱你”有多困难?过年回家你想拥抱一下自己的老爸,说一句“爸爸,我爱你。”是不是觉得特别扭?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平时就很少表达情感。第二我们也不太会表达情感,当孩子摔个跟头,我们的家长一般会说:“没事儿没事儿,过一会就好了。”当孩子难过哭泣时我们的家长会说:“哭啥哭,多大个事儿,还过不去了。”尤其在我的老家,这种现象更甚,比如大过年的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去走亲访友,你一个得意忘形摔倒了,这个时候妈妈会说:“看你嘚瑟,咋不卡死你。”

我们的父母就是这样代代相传来表达情感的,我们怎么可能会表达感受呢?妈妈明明是在担心你,嘴上却说怎么不卡死你,摔个跟头明明很疼,妈妈却说没事儿没事儿。久而久之,我们就不太会照顾我们自己的感受了,时间长了就会压抑出病,或者爆发伤人。

《非暴力沟通》微书课李宁精讲:3、非暴力沟通的步骤二,讲感受

我们要学会照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

推荐大家看看《三傻大闹宝莱坞》这部电影,电影不仅全程精彩而且寓意深刻。电影的主人公是兰彻,他有个好友名叫拉加,梦想当工程师,父亲现瘫痪在家,母亲没有工作并且经常唠叨:姐姐因为家里拿不起嫁妆而嫁不出去,因此考上“帝国工程学院”的拉加便成了全家人的唯一希望。后来因为和兰彻等人在校长家门口小便被勒令退学,此刻的他万念俱灰,情感又无处释放,于是决定自杀,结果是摔断了16根肋骨和两条腿,从此才开始重新思考人生。

如果拉加是不会照顾自己感受的人,那么剧中的兰彻则是一个相反的例子,他的真名叫旺度,身份是一户富人家里的已故园丁的儿子,但天资聪慧。于是富人决定自己出钱让旺度用自己儿子的名字“兰彻”去读书,条件是帮助自己儿子冒名顶替拿到毕业证。

《非暴力沟通》微书课李宁精讲:3、非暴力沟通的步骤二,讲感受

旺度本人出身低微,又不能以真实身份生活,获得的成果还不能属于自己,按常理他才应该是一个不会照顾自己感受的人,要么自卑到骨子里,处处迎合他人讨好他人,要么凶狠异常,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但是这两个极端旺度都没有,他选择了过好人生,于是在大学里面发生了一系列让人瞠目结舌的故事,第一天上学旺度就捉弄了不讲理的学长,捉弄处处爱出风头的查尔图,也与死板固执的校长斗智斗勇。

在这个过程中,他鼓励法函追逐自己的梦想,开导拉加找寻自己的人生,每次面对自己及他人的情感,永远都是和善地对待,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一切皆好!”到最后他不但追到自己心爱的女孩,还成为了拥有四百多项专利的科学家。这部电影也可以看得出,学会关照自己的感受,既可以鼓励他人,也可以帮助自己,这是很重要的一项能力。

《非暴力沟通》微书课李宁精讲:3、非暴力沟通的步骤二,讲感受

那么到底什么是照顾感受呢?

书里的卢森堡博士看到一个孩子很生气,就问他说:“你为什么生气?”学生回答:“我认为他在欺负我。”博士说:“这不是感受,请说出你的感受。”学生回答:“这怎么不是感受?”博士说:“你认为他欺负你,这是你的判断,这不是你的感受。”于是学生又想了想回答:“我觉得此刻我很愤怒,我想要打他一顿。”博士说:“你说你很愤怒,这是你的感受,但你想要打他一顿,这又不是你的感受了,这是你的想法。”

所以到底什么是感受呢?大家自己想想,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你能否分得清哪些是自己的感受,哪些又是自己的想法呢?要想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就要知道都有哪些感受,要想知道都有哪些感受,就要建立表达感受的词汇库。书中列举了一个词汇表,因为太多了我挑几个说说,比如兴奋、感动、高兴、幸福、安全、放松、无忧无虑等等,比如害怕、难过、愤怒、尴尬、遗憾、寂寞、疲惫不堪等等,这些才是感受。

当你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你才能跟他人沟通的时候,分享你真实的想法。打个比方,你说:“亲爱的,我们家一周都没自己做饭吃,我认为这样的日子缺少一点家的味道,我有点不安。”这才是分享你的感受,而不是上来就说:“一天天的也不好好做饭,这日子还能过么?”如果你这样说,不仅充满了伤害,而且也会让对方极力地反感。估计下周你还是吃不到饭,你的不安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非暴力沟通》微书课李宁精讲:3、非暴力沟通的步骤二,讲感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