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钱币赏析:战国小型三孔布《上専背十二铢》珍赏

钱币赏析:战国小型三孔布《上専背十二铢》珍赏

三孔布,是战国晚期流通于赵国及原中山国地区的货币。该币形制特别,为圆首、圆肩、圆裆、圆足,并有明显外廓,首部及两足皆有一圆形有廓穿孔,故名三孔布。

三孔布,是大陆最早有纪地、纪值铭文(铢或两)的货币。该币按背文分大小二等,均为正面纪地名,背面纪重和纪值,大者背文“两”,小者背文“十二朱”。朱者,铢也。《孙子算经》载:“称之所起,起于黍,十黍为一累,十累为一铢,二十四铢为一两。”十二铢既为半两。面文有二十余种,经考证多为赵国地名。

传世三孔布面文有上尃、下尃、上苑(艾)、安阳、南行唐(鱼阳)、北九门、文雁乡、相、阿、妬邑等,计约十几种,皆为地名。

钱币赏析:战国小型三孔布《上専背十二铢》珍赏
钱币赏析:战国小型三孔布《上専背十二铢》珍赏

上图是一品小型三孔布《上専背十二铢》,赵国铸币,面文上専,纪地,背文十二铢,纪值。相当于当时半两。此“布”青铜材质,圆首、圆裆、圆足、;铭文古篆,也即大篆体,钱文洒脱俊逸;生坑而出,入骨美绣,色彩斑斓。币高56毫米,宽26、6毫米,重8、2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