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心居》:顾清俞与施源的恋情为何有始无终?爱情终究败给了现实

如果说《人世间》还带着60年代历史的体温,那么《心居》就是带着2020年冰冷的现实。

在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心居》中,顾清俞和施源一段失而复得的恋情,令老白办公室一众小姐妹内心无比纠结。一方面,人人都知道施源的家庭是个吸金的无底洞;另一方面,人人都清楚顾清俞的家庭又是如何的夹缠不清。你可以不喜欢顾清俞的自私自利,步步为营,斤斤计较,但是你却不能否认两个人之间尚存一丝青春少年时真爱的气息。那么,这份爱情为什么会被现实给打败?今天白羽就跟大家好好聊一聊

《心居》:顾清俞与施源的恋情为何有始无终?爱情终究败给了现实

1

姑嫂之间的大型开撕现场,往往伴随着美好青春的虐恋,这种在玻璃渣上撒糖的爱情叙述风格,往往能够吸引一众吃瓜群众的眼球。

无论是冯小琴还是施源,再怎么辛苦劳碌,再怎么投机钻营,穷其一生恐怕也只能勉强够到顾清俞的裤脚而已。看来这功名富贵,有时候也真的是调皮气人。

如果将顾清俞的家境和冯小琴对调,她恐怕也要终日奔走于欲望与需求之中,每天委顿在忧虑与烦恼之途,不停的要为自身的生存而殚精竭虑。

《心居》:顾清俞与施源的恋情为何有始无终?爱情终究败给了现实

运气再稍差些,顾清俞恐怕早就泯然为一代“买汰烧”了,哪里还有一副岁月静好的精致脸庞以及前凸后翘不惹红尘意的曼妙身材?

想得不要太好!

可惜,人不过是充斥着漫漫欲望和需要的一团物质,是各种欲求凝聚而成。

《心居》:顾清俞与施源的恋情为何有始无终?爱情终究败给了现实

上海破旧的小弄堂里,一间间狭小的小馆子中,折射的是太多跟施源有着相同命运的“打工人”的真实写照。

当年决定命运的高考被耽误,常年卧床的妈妈需要换肾,落魄的家庭往往伴随着无底洞般的医疗费。

《心居》:顾清俞与施源的恋情为何有始无终?爱情终究败给了现实

不同人物的命运,在这些地方互相交集,反衬出一不留神就被时代浪潮裹挟并压到海底的辛酸和无奈。

爱情的曼妙在于,不受控制,不可预知。

年少时的白衬衣,黑框眼镜,是青春时最刻骨铭心的记忆。

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在什么时候爱上一个人,又在什么时候,你会发现即使眉目相映,也不能够万水千山。

《心居》:顾清俞与施源的恋情为何有始无终?爱情终究败给了现实

2

人到了一定的年纪,总是开始回忆小时候的事情。人们总说最美的日子就是青春懵懂的时候,可是慢慢地就会发现:

每一段过去的日子都是最美的,无法重来也无法替代。

时隔多年,二人再见时早已物是人非。当年那架老旧的钢琴承载着太多的回忆,许多不知名的小感动和小失意,在当下都觉得珍贵可爱。

就算顾清俞在茫茫人海中找寻多年,就算再见面时心底巨浪滔天,热泪盈眶,无语凝噎,也只能相互道一声:你好。

《心居》:顾清俞与施源的恋情为何有始无终?爱情终究败给了现实

幻想是青春的前奏,恋爱是青葱岁月中的阳光。光晕如同水墨般氤氲在童年的琴房中,那瞬间的美好回忆和幻想足以温暖人生的成长之路。

青春,恰如一场没有彩排过的音乐会,于是才有了千差万别的结局。

可惜,大家早已不是“恋爱大过天”的年纪,那些不顾一切的自由和想爱就去爱的勇气,早已在成年人的身体中消磨殆尽。

《心居》:顾清俞与施源的恋情为何有始无终?爱情终究败给了现实

爱情在现实面前脆弱得不堪一击,在两人关于青春的温故知新中,爱情虽然失而复得,而现实的矛盾和阻碍的出现必然会打破这一切的平衡,金钱与功利就是施源家对儿媳唯一的考量标准。

施源一直都在做兼职、翻译、导游、代课老师,就连邻居大爷大妈的麻将钱也不放过,正是源于对现实的无奈和拼搏。

《心居》:顾清俞与施源的恋情为何有始无终?爱情终究败给了现实

当顾清俞的记忆还停留在20多年前的时候,又被重逢的光彩迷惑了双眼,看不见世事的峥嵘。就算闺蜜劝她不要恋爱脑,易冲动,可她还是心存侥幸,希望自己是唯一的例外。

也许你们是青梅竹马,也许是两小无猜。

可惜爱情终究不像童话故事那般美好与甜腻,现实中往往是陈年旧醋的翻翻覆覆难以抗拒。

在旁人眼中高高在上的职业金领,商场上叱咤风云的女强人,到头来还是敌不过施家的一地鸡毛。

施源,可能真的是来源于现实。

《心居》:顾清俞与施源的恋情为何有始无终?爱情终究败给了现实

3

对于爱情,每个人都有着美好的幻想,女人们往往喜欢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眼泪。老白周围的人都莫名其妙地想把面冷心热的包租公展翔与积极向上的家庭主妇冯小琴撮合成一对。

其实,换个角度考虑,展翔跟顾清俞的想法和做法其实都是一样的。

《心居》:顾清俞与施源的恋情为何有始无终?爱情终究败给了现实

当成长的船帆驶离了幼年舒适的港湾,面临来自现实世界工作与生存的多重压力,人们都发自内心地渴望在上海这座钢筋混凝土搭建而成的“魔都”中,获得一丝喘息。

在广东打拼多年的展翔和已经在商界屹立不倒的顾清俞早已实现了财务自由,在社会的各种转换中游刃有余。

冯小琴是从小县城到大都市的投机者,施源则是被老上海抛弃的拾荒者。

《心居》:顾清俞与施源的恋情为何有始无终?爱情终究败给了现实

一边是流光溢彩的新城区,一边是杂乱不堪的旧城区。都市男女找寻青春记忆的地方,往往都是小饭店,小酒馆,小面铺。

昏暗、狭小、逼仄的空间往往象征着一种源于阶层对于人性的压抑,大城市川流不息的现代化,反衬着作为“异乡客”们个体命运的渺小与孤独。

老上海小市民的刻薄与算计,如同老旧的筒子楼那剥落的墙皮,绘制出“北上广”现实生活的原始质感。

《心居》:顾清俞与施源的恋情为何有始无终?爱情终究败给了现实

同时,现代化都市空间的繁荣与忙碌也都在提醒着每一个怀揣梦想来到这里的年轻人:这里就是你们生活于斯、工作于斯、奋斗于斯的城市。梦想不一定会被实现,但是要学会坦然接受。

白羽点评:都说吾心安处是吾乡,《心居》迥异于《蜗居》的不是一套房,而是一座城。电视剧中的风景是流动的,这种“流动”不是在物理空间中主观意愿的距离位移,而是人格被限制在精神空间中的回旋与挣扎。《心居》中的男男女女无论是因为爱情也好,婚姻也罢,心灵与身体的栖息之地,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抗拒的外力,强制他们从一个空间挪到另一个空间,再从另一个空间被挤压到其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