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76年,老人18块钱卖掉“祖传瓶子”,法国曾想花40亿天价购买

随着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以前古人所保存的一些瓶瓶罐罐或者家具之类的东西随着时代发展和资源的减少逐渐变得珍贵起来。但是普通老百姓有时候却不明白这其中的价值,所以不少文物贩子就会到农村去花一点点的钱收到价值更高的文物,相当于是捡漏。当然了,这样的一个方式也很好地帮助了重要文物收集整理工作。

不了解来历的守护者以18元卖掉

因为民间老百姓一般都不具有鉴别文物的能力,所以即便是手里有重大文物也不会特殊对待。朱立恒老人世代都生活在扬州,从他记事开始,家里就有一件传家的宝贝。等到他成家立业接管这个宝贝的时候,已经是第六代了。因为朱立恒对文物这方面的了解并不是很多,在代代相传中也没有得知这个宝贝的来历。所以朱立恒在扬州地震比较多的1976年,为了方便保存便把它卖给了当时的一家文物商店,当时的老板只知道这是个梅瓶,但是看不到款子。只出价16元,后来在朱立恒的软磨硬泡下以18元成交。

1976年,老人18块钱卖掉“祖传瓶子”,法国曾想花40亿天价购买

要知道这个瓶子是朱立恒父母拒绝18石米才保留下来的,当时的朱立恒就非常不理解父母的做法。因为他平时也没听家里老人提起过这个传家宝的来历,所以并不知道他的价值,因此才会不理解父母的做法。如果他知道后来这个梅瓶价值这么高的话相信当初说什么也不会轻易卖掉,不过考虑到当时地震比较多,卖掉这个瓶子或许才能够得到更好的保存。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朱立恒也不失为一个好的传承者。

皇帝赏赐上乘佳品

后来在文物不断流传的过程中它的价值逐渐被发掘出来,直到第二年被公布出来朱立恒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个被自己18元卖掉的传家宝是国家级文物,是他的祖辈在雍正时期为官清明感动皇帝而获得的赏赐。这个被全家几代人细心守护的传家宝是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如果说起来这个瓶子也并没有那么珍贵。他的价值就在于产自元代,因为那时候烧瓷技术还不完善,霁蓝釉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只有皇帝能够享受霁蓝釉瓷器。

1976年,老人18块钱卖掉“祖传瓶子”,法国曾想花40亿天价购买

朱立恒祖辈上能够获得这样的赏赐也说明了他祖辈的成就之大,以及皇帝的欣赏。虽然后来经历了长时间的战乱和穷困潦倒的生活,但是朱家使用把这个传家宝保存得完好无损。即便是在“文革”时期家里人也是想办法尽可能地保存,毕竟是传家之宝,传的并不仅仅是宝贝,而是对世代祖辈的承诺。可是没有想到竟然在和平年代被朱立恒用18元就卖了出去,可以看出朱立恒本身没有太深厚的文物素养,对这只梅瓶也没有太多了解。

梅瓶的价值被发掘

在朱立恒以18元的价格卖给文物商店以后,他们也没有意识到这个瓶子的价值,只是把它当作一个普通的清代瓷器。直到1978年的时候,那时候北京经常举办一些文物展会,商店老板看到这个瓶子比较大气,便选择了带着它一起参展。正是在参展的过程中这只瓶子的价值才被人发现,展会上有的是能人贤士,这只瓶子一下子就被人认出来是元代的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1976年,老人18块钱卖掉“祖传瓶子”,法国曾想花40亿天价购买

这个结果刚被发现就引起了众人的注意,因为元代的烧瓷技术不完善,能够烧制出来的品相完整的霁蓝釉白龙纹梅瓶更是少之又少。就拿目前发现的来说吧,国内只有三只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这一发现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当场就有很多博物馆表示想要收藏。法国方面更是出到了40亿。商店老板在得知这个文物的消息后一下子也难以抉择,后来还是扬州博物馆在扬州政府的协调下出价3000元收藏了这件从扬州人手里带出去的宝贝。现在这只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已经被列为国宝级文物,可见它有多么的珍贵。

1976年,老人18块钱卖掉“祖传瓶子”,法国曾想花40亿天价购买

曾经也有人问过朱立恒是否后悔当初以18元低价卖出传家宝。他的回答是以前刚被家里人得知传家宝被自己卖出去以后,有一段时间不被家里人待见。那时候有一些后悔,但是后来在意识到文物有如此高的价值以后,他不再后悔了。真的珍贵的宝贝就应该放在博物馆里发挥它更大的价值,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的传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