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心居》3次冤枉冯晓琴,才知顾清俞这种女人,嫁给谁都不会幸福

顾清俞的青春里,那个温文尔雅的少年,时常出现在她的梦境里。

施源那时候喜欢穿白衬衫,戴一副黑框眼镜,站在巷口朗读英语,就像一道光,让顾清俞的整个人生都明媚了起来。

施源是顾清俞的初恋,也是她追逐的方向。

《心居》3次冤枉冯晓琴,才知顾清俞这种女人,嫁给谁都不会幸福

施源不仅学习成绩好,会讲一口流利的英语,还擅长打篮球,钢琴弹得很动听;顾清俞站在他的身边,总觉得自己要更优秀,才能配得上他。

施源很懂顾清俞,他知道她的喜好,愿意照顾她的小情绪,顾清俞在他的面前,可以放心做她自己。

顾清俞母亲去世,她悲伤得说不出话来,施源很贴心地对她说:“想哭就哭出来吧,我给你挡着。”顾清俞瞬间泪流满面。

《心居》3次冤枉冯晓琴,才知顾清俞这种女人,嫁给谁都不会幸福

而后没多久,施源跟随父母去了外地,临走前,他答应顾清俞,他一定会回到上海,再来找她。顾清俞信以为真,盼着初恋回归,没想到这一别,就是二十年。

施源没有赴约,杳无音信,顾清俞四处打听他的下落,都没有结果。

初恋就像一场绮丽的幻觉,顾清俞深陷于其中,不可自拔;她努力读书,考上了不错的大学;认真工作,成为了知名企业的高管,一路披荆斩棘,想着或许有一天能和施源站在同一个台阶上。

《心居》3次冤枉冯晓琴,才知顾清俞这种女人,嫁给谁都不会幸福

重新遇见施源,顾清俞已经36岁了,她不再年轻,但优雅美丽,事业上的成绩给了她很大的自信;因为痴迷于初恋的感觉,顾清俞一直没能结婚。

与顾清俞的光鲜靓丽形成对比的,是施源的落魄和拘谨。

他身在上海,却没来找她,是因为他的家庭和人生都遭遇了变故,几乎沦落到了社会底层,昔日的意气风发早就没了踪影。

高考落榜,事业普普通通,只是个不起眼的小导游;母亲患病,欠下百万外债,施源觉得与其让顾清俞看到自己不堪的样子,还不如把初恋的美好都留在记忆里。

《心居》3次冤枉冯晓琴,才知顾清俞这种女人,嫁给谁都不会幸福

顾清俞理解施源的难处,不嫌弃他的条件,体贴地和他谈心,其间顾清俞提到了弟弟顾磊意外离世的事,施源再次挡在了顾清俞的面前,给了她发泄情绪的出口。

顾清俞仿佛又看见了当年那个白衬衫少年,坚定地护在她的面前,她觉得她的施源是真真切切地回来了,两人的感情突飞猛进,迅速领证结婚了。

重逢初恋,修成正果,这样浪漫的爱情,对顾清俞来说,犹如上天恩赐的礼物,她怀着喜悦的心情,迎接施源搬进了她的大房子里。

《心居》3次冤枉冯晓琴,才知顾清俞这种女人,嫁给谁都不会幸福

然而两人的婚姻,并没有预想中的幸福,反而处处都透露着拘束,客气,拧巴,以及方方面面的不般配。

为了施源,顾清俞做出了很多努力,因为太在乎对方,反而用力过猛,适得其反;施源在顾清俞身边,过得很压抑,他甚至骗顾清俞说自己出差,其实是和老友打了一晚上麻将。

施源想要逃离顾清俞的心情,是掩盖不住的,看清《心居》这部剧里面,顾清俞在感情中的所作所为,才知她这种女人,嫁给谁都不会幸福。

《心居》3次冤枉冯晓琴,才知顾清俞这种女人,嫁给谁都不会幸福

初恋情结

顾清俞对初恋的执着,几乎到了心理扭曲的地步,施源离开后,顾清俞也尝试着谈过几次恋爱,对方年龄都比她要小很多。

顾清俞只喜欢二十岁出头的年轻男人,因为她的初恋是不会老的,她的前男友曾经说她有怪癖,会逼着他穿白衬衫,戴黑框眼镜,模仿初恋的装扮。

那些小男生要么幼稚,要么只是想吃软饭,没一个能让顾清俞真正满意的,分手后顾清俞就把他们的东西丢出去,再寻找下一个对象。

《心居》3次冤枉冯晓琴,才知顾清俞这种女人,嫁给谁都不会幸福

顾清俞三十多岁仍然在找施源的替身,记忆里施源的存在,让她无法像正常女人一样去恋爱结婚生子,她也因此蹉跎到了36岁还单身。

顾清俞这种永远活在初恋影子里的行为,真的细思极恐,她其实已经丧失爱的能力了,她寻寻觅觅要找的,只是少女时期的那种感觉,她迷失在了自己的执念里,却乐此不疲。

施源得知顾清俞的痴情后,心里很感动,没想到顾清俞会把他放在那么重要的位置上,这也给了施源很大的压力,因为他想维护自己在顾清俞心中的形象,不忍毁了她的初恋。

《心居》3次冤枉冯晓琴,才知顾清俞这种女人,嫁给谁都不会幸福

其实施源在底层摸爬滚打这些年,早就和高雅沾不上边了,顾清俞却带着他去听交响乐,施源不想拒绝顾清俞的美意,只能陪着她,顾清俞不知道,比起艺术,施源现在更喜欢的是抽烟,打牌,搓麻将。

脏乱差的巷子里,施源叼着烟,脚踩在椅子上,痛快地打着麻将,顾清俞看到这一幕,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嫁的施源,早就不是那个斯斯文文的少年了。

顾清俞心里有落差,但她只能隐忍不发,她不想伤了施源的自尊心;施源又何尝不痛苦呢?为了伪装完美的样子,他失去了自由,就连打麻将也要偷偷摸摸的。

《心居》3次冤枉冯晓琴,才知顾清俞这种女人,嫁给谁都不会幸福

女强男弱,两个人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顾清俞买得起千万块的房产,而施源会为了几十块钱的停车费斤斤计较;就连买床单被罩,也是顾清俞抢着结账,看着账单上一万多块的价格,施源倒吸一口凉气。

施源住进了顾清俞的房子里,经济上的不对等,让施源极度自卑,他娶顾清俞是因为爱情,而不是想吃软饭;他主动提出签订婚前协议,保护顾清俞的财产;婚后也坚持生活开销一起承担,他想做个有尊严的男人。

顾清俞的“初恋情结”,让两个人都不自在,施源在她的面前,根本就放不开,家里有困难不敢跟顾清俞讲,职业规划也不敢问她的意见,由于缺少有效的沟通,两人矛盾越来越多,顾清俞终于露出了她的真面目。

《心居》3次冤枉冯晓琴,才知顾清俞这种女人,嫁给谁都不会幸福

控制欲

顾清俞更让人窒息的,是她极强的控制欲。

施源半夜起来办公接翻译的兼职,为了早点还上外债,攒出给母亲的手术费;因为贫穷,施源不得已将家里的古董钢琴挂在网上卖掉;施源背着顾清俞,一天打好几份工,这些,施源都不想让顾清俞知道。

施源的“欺瞒”不是恶意的,而是他为了“自尊”,不得已的谎言。

《心居》3次冤枉冯晓琴,才知顾清俞这种女人,嫁给谁都不会幸福

然而顾清俞还是知道了,因为她在卧室装了监控,还借用过施源的笔记本电脑。她在监控里,看到施源半夜起床工作,在电脑里看见了钢琴转手的信息。

顾清俞知道施源急需用钱,很“善良”地找人把钢琴买了下来,没有讲价,痛快地成交了;施源得知是顾清俞的操作,而且钢琴还放到了顾清俞的追求者展翔那里,两人大吵了一架。

冯晓琴说:“这夫妻两人搞得跟打游击一样,男的呀你多少得照顾他的自尊呀,老婆比自己有钱,心里总会疙疙瘩瘩的。”

顾清俞为施源做了很多事,她很用心地想要让施源过得开心,她提出帮他还债,主动送婆婆礼物,改善婆媳关系,背地里为婆婆联系了医院,她想把自己的一切都给施源,她不在乎钱,心甘情愿倒贴,只要施源能和她好好过日子。

《心居》3次冤枉冯晓琴,才知顾清俞这种女人,嫁给谁都不会幸福

然而施源却拒绝接受她的“施舍”,再苦再累也要自己挣钱,顾清俞不明白施源为什么要硬扛着,她明明已经很小心了,她说自己没有给施源任何压力,闺蜜李安妮说:

“我不是说你给他压力啊,但是你们俩这种情况,说实话,我觉得即便是你表现得再温良恭俭让,甚至你像日本女人那样,对他百依百顺也没用的。有些东西呢,一旦发了芽,不用浇水,自己绽放,那就是——自卑。”

顾清俞和施源婚姻受挫,不是因为她对施源不够好,而是两人既不门当户对,也不势均力敌,顾清俞和施源没有考虑清楚,就随性闪婚,本身就是个错误。

《心居》3次冤枉冯晓琴,才知顾清俞这种女人,嫁给谁都不会幸福

顾清俞为了改善她和施源的关系,采用的却是监视、跟踪等拙劣的手段,随时都要掌握施源的一举一动,真的太让人窒息了。

施源带了旅行团,和顾清俞聊天过程中,施源很随意地告诉了她旅游团要去吃大闸蟹,顾清俞立马就订了那个饭店的位子,偷摸跟了过去。

施源对客人赔着笑脸,帮他们剥蟹,顾清俞看着他卑微地讨好着一桌的男男女女;内心翻江倒海,再次体会到了初恋梦碎的感觉。

《心居》3次冤枉冯晓琴,才知顾清俞这种女人,嫁给谁都不会幸福

施源曾经是那么骄傲清高的男生,如今却要为了生计,低三下四,东奔西走,顾清俞看到了他不堪的一面,回到家里还要假装自己没吃饭,不想影响施源的情绪。

顾清俞步步紧逼,时刻都想盯紧施源,结局只能是两败俱伤。

有句话说得很好:

“最好的情感往往是能够给对方空间,因为任何人都需要自我调整和对话。过于依赖亲密是不自信的表现,好的情感往往是经历矛盾和坎坷,到头来谁也离不开谁。”

好的婚姻关系,不仅要给予彼此长久的陪伴,还要给对方足够的个人空间,这样才不至于让婚姻变成压抑的枷锁。

《心居》3次冤枉冯晓琴,才知顾清俞这种女人,嫁给谁都不会幸福

优越感

顾清俞想要掌控住施源,是因为她习惯了做统筹大局的那个人,在公司是如此,在家里也是如此。

顾清俞聪慧,漂亮,精明,又是上海人,父亲是退休的老教师,她的优越感是骨子里带来的。

所以她看不上弟媳冯晓琴,觉得冯晓琴那种拼命想留在上海的“外来妹”,是不怀好意,居心叵测的。顾清俞以高高在上的姿态,3次冤枉冯晓琴,暴露了顾清俞的自以为是,刻薄和自负。

《心居》3次冤枉冯晓琴,才知顾清俞这种女人,嫁给谁都不会幸福

第一次,顾磊之死

冯晓琴嫁进顾家后,和顾家的四代人生活在一起,她尽心尽力伺候着顾家的老小,儿子小老虎都六七岁了,冯晓琴还没有单独的住房,觉得很不方便,于是就对丈夫顾磊说,让他管顾清俞借100万买房。

顾清俞拒绝了冯晓琴的借钱要求,顾清俞的考虑是合情合理的,冯晓琴是图房子才嫁给顾磊的,经过顾清俞调查,冯晓琴婚前还有个“私生子”,这样的弟媳,让顾清俞不得不防。

于是顾清俞当着冯晓琴的面,把老父亲顾士宏和弟弟顾磊叫到了小房间里,开了“小会”,顾清俞让他们不要借钱给冯晓琴。

《心居》3次冤枉冯晓琴,才知顾清俞这种女人,嫁给谁都不会幸福

冯晓琴觉得很委屈,自己这些年在顾家像保姆一样操劳,却要被大姑子像外人一样防着,一气之下,冯晓琴闹着要离家出走。

顾磊追了出来,冯晓琴正在气头上,两人拉扯过程中,顾磊从楼梯上摔了下去,正好撞到了楼下邻居放在楼道里的玻璃上。

顾磊死了,冯晓琴坚持要把楼下用户告上法庭,顾士宏和顾清俞都觉得冯晓琴不可理喻,都是街坊邻里的,何必要闹得那么僵呢?顾磊之死是意外,以此做文章发财,吃相不好看。

顾清俞觉得冯晓琴是为了要赔偿金,才会打官司,顾清俞提出,侄子小老虎的学费和生活费,她包了,让冯晓琴放心。

《心居》3次冤枉冯晓琴,才知顾清俞这种女人,嫁给谁都不会幸福

其实顾清俞根本不懂冯晓琴,冯晓琴要的,不是钱,而是一份公道。楼下在公共区域放玻璃,就是有责任的,冯晓琴要求对方道歉,并且只索赔一块钱,狠狠打了顾清俞的脸。

顾磊之死,其实是四方都有责任,放玻璃的邻居有,冯晓琴,顾清俞,甚至是顾士宏都有责任。顾士宏把顾清俞叫回娘家,插手顾磊和冯晓琴的事;顾清俞怂恿家人提防冯晓琴,冯晓琴暴怒出走,这些力的共同作用,才导致了顾磊出意外。

顾家人不该只把罪责推到冯晓琴的头上。

《心居》3次冤枉冯晓琴,才知顾清俞这种女人,嫁给谁都不会幸福

第二次,钢琴事件

顾清俞买下施源的钢琴,暂时放在展翔的家里,冯晓琴恰好也在场,冯晓琴是为了和展翔合伙创业的事来的;顾清俞看着冯晓琴和展翔关系暧昧,特意给展翔发了语音,让他小心冯晓琴。

展翔外放,冯晓琴听到了,冯晓琴没想到顾清俞还是不肯放过她,她做任何事顾清俞都要插一杠子。

《心居》3次冤枉冯晓琴,才知顾清俞这种女人,嫁给谁都不会幸福

顾清俞自认为神不知鬼不觉,就帮施源解决了麻烦,又不会伤到他的自尊心,谁知施源很快就知道钢琴是顾清俞买的了。

展翔说自己绝对没有往外说,是保密的,顾清俞把目光放到了冯晓琴的身上,冯晓琴无辜被冤枉,气不打一处来,承认了是自己干的,她说自己不好惹。

施源说是在业主群里看到了搬钢琴的视频,顾清俞才知是自己误会了冯晓琴。

《心居》3次冤枉冯晓琴,才知顾清俞这种女人,嫁给谁都不会幸福

第三次,张家被盗

顾清俞对冯晓琴的偏见,是外人都能看出来的。

就连张家现金和首饰被盗,顾清俞也能怀疑到冯晓琴的头上,因为冯晓琴和张家阿婆走得近,阿婆岁数大了脑子糊涂,被冯晓琴诓骗了也未可知;而且顾清俞看到冯晓琴偷摸往抽屉里塞东西,鬼鬼祟祟的,顾清俞自然联想到冯晓琴是小偷。

顾清俞直接问冯晓琴,张家首饰丢了和她有没有关系。冯晓琴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再不堪,也不至于偷东西。

其实是阿婆主动交给冯晓琴,让冯晓琴帮忙保管的,幸好阿婆当时录了视频,这才证明了冯晓琴的清白。

《心居》3次冤枉冯晓琴,才知顾清俞这种女人,嫁给谁都不会幸福

对待弟媳冯晓琴的态度,撕开了顾清俞的伪装,一个人身上的优越感,是藏不住的,所以施源会感到压力;施源冷眼看着顾清俞在娘家撒泼,他又何尝不对初恋女孩感到失望呢。

周国平说:“在爱情中,也是当你体会到你给你所爱的人带来了幸福之时,你自己才最感到幸福。”

顾清俞觉得经营这段婚姻很疲惫的同时,施源也是一样的感觉,两人很显然走不到白头偕老。

《心居》3次冤枉冯晓琴,才知顾清俞这种女人,嫁给谁都不会幸福

结语

《心居》结婚后的顾清俞,变得更加咄咄逼人了,结婚前她好歹可以理性分析,有正常的思维;婚后反而说话像吃了炮仗,看谁不顺眼就炸。

顾清俞对冯晓琴不依不饶,连顾士宏都看不下去,忍不住提点女儿,顾士宏对顾清俞说:

“无凭无据的事情,宁肯把人往好处想,也不要往坏处想,以前老大气的一个人,现在搞得越来越爱钻牛角尖了。”

顾士宏劝顾清俞放开胸怀,多想些开心的事,做人要大度,不要太斤斤计较。

顾清俞如此针对冯晓琴,不仅仅是因为她和冯晓琴的积怨已久,也和顾清俞的婚姻状态有关系,她过得不幸福,心里不痛快,才要找人发泄。

《心居》3次冤枉冯晓琴,才知顾清俞这种女人,嫁给谁都不会幸福

顾清俞以自我为中心惯了,自觉高人一等,总想把别人拿捏在手心里,所以她会调查冯晓琴的背景,也会监视施源。

当事情不受她的控制,她就慌了。

婚姻对顾清俞的情绪影响很大,其实顾清俞不懂,爱情和婚姻是两码事,爱情是浪漫的交响乐,婚姻则是没有美感的柴米油盐。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

“太用力的爱,是一场灾难。无论是行动上的爱、还是语言上的在乎,都需要适度,否则过犹不及。”

二十多年沉迷于初恋的美好里,顾清俞偏执的爱情观,注定会伤到施源,也会让自己大失所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