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神品|比米芾有过之而不及:他的书法更浑厚、更雄强、更遒丽

《书法课程》

见诸笔墨 | 达于心灵

不可一日无此君

文化核心 | 中国书法 | 最高艺术

神品 | 比米芾有过之而不及:他的书法更浑厚、更雄强、更遒丽

吴琚行书《伏自帖》纸本,30.2×51.2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伏自帖》,又名《观使开府帖》,行书信札一则,分为前后两页。观使开府相公疑是梁克家(1128-1187),《宋史》有传:淳熙八年(1181年),知福州,召除醴泉观使。淳熙九年(1182年),拜右丞相,封仪国公。淳熙十三年(1186年),拜罢右丞相,授观文殿大学士,进封郑国公。帖云“开府”,则知自福州归来未久,故此帖可系于淳熙九年。

【释文】

琚伏自廿二日具禀报之后,深虑旨挥未到,势不容留。遂将牌印牒以次官权管,姑作急难给假起发。方登舟间,忽领尊染,宠示省扎,如解倒悬。感佩特达之意,无以云喻,即星夜前迈矣。

瞻望钩光在迩,兹得以略,切匃炳照。

琚皇恐拜复。

观使开府相公尊兄钧席。

吴琚,约公元1189年前后在世,南宋书法家,字居父,号云壑,汴(今河南开封)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淳熙末前后在世。主要活动于孝宗、光宗和宁宗三朝。太宁郡王、卫王吴益之子,宋高宗吴皇后之侄。性寡嗜,日临古帖以自娱。习吏事。乾道九年(1173)以恩荫授临安通判。其后历尚书郎,镇安军节度使。复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宁宗时,知鄂州,再知庆元府。尝使金,金人重其信义。位至少师,判建康府兼保守,世称“吴七郡王”。卒谥忠惠。

吴琚性淡泊好古,工诗词,尤精翰墨,其书法明显特点是酷似米芾,后人认为南宋著名书法家中,得米襄阳笔墨神韵者,应首推吴琚。

南宋吴琚行草《寿父帖》纸本,纵22.5厘米横48.7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帖书法行笔自然流畅,结体用笔均习米芾,且颇得神似,正如安岐所言:“初视之以为米书,见款始知为云壑得意书”。

细看后,发现“字体虽类米芾”,但更细腻,用笔十分精到纯熟,甚至比起米芾有过之而无不足,起承转合灵活多变,牵丝引带,笔断意连。吴琚是米芾忠实的追随者,据说他日摹古帖,得米书精髓,与另一米芾传人米友仁相比,同样继承了八面出锋、灵活多变的特点外,吴琚的作品更浑厚、雄强、遒丽。

帖中所称“阅古”,应是韩侂胄,侂胄有“阅古堂”。吴琚在《焦山题名帖》中称其于绍熙三年(1192)辛亥“解组襄阳”,而此帖是官襄阳任上所作,故当书于淳熙末年。

鉴藏印记有“安仪周家珍藏”(朱文)、“仪周珍藏”(朱文)、“心赏”(朱文)、“朝鲜人”(白文)、“安岐之印”(白文)等。《平生壮观》、《大观录》、《墨缘汇观》、《三希堂法帖》等皆有著录。

吴琚行书《伏自帖》超清欣赏

神品|比米芾有过之而不及:他的书法更浑厚、更雄强、更遒丽
神品|比米芾有过之而不及:他的书法更浑厚、更雄强、更遒丽
神品|比米芾有过之而不及:他的书法更浑厚、更雄强、更遒丽
神品|比米芾有过之而不及:他的书法更浑厚、更雄强、更遒丽
神品|比米芾有过之而不及:他的书法更浑厚、更雄强、更遒丽
神品|比米芾有过之而不及:他的书法更浑厚、更雄强、更遒丽
神品|比米芾有过之而不及:他的书法更浑厚、更雄强、更遒丽
神品|比米芾有过之而不及:他的书法更浑厚、更雄强、更遒丽
神品|比米芾有过之而不及:他的书法更浑厚、更雄强、更遒丽

书法 发现心灵的美好

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 心游万仞 精骛八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