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换条赛道多条路,滴滴能否站在造车的风口上起飞?

换条赛道多条路,滴滴能否站在造车的风口上起飞?

文/宝拉

现在除了有车一族,更多的是像我这种无车游民,我们的出行除了公交外就是打车,可以说,滴滴开启了新的打车时代,让我们的生活更便捷。

随着汽车智能化时代的开启,互联网企业跨界开始造车似乎成了一种流行趋势,从华为到小米,从美团到360,电动汽车时代,造车的门槛被大大降低。如今,滴滴也开始了自己造车帝国的构建,试图全面“包揽”我们的出行生活。

造车将成滴滴扭转亏损的新思路

负面新闻缠身直接导致了滴滴的主营业务收入的下滑,净亏损日益增多,各方对滴滴的看法也开始不乐观了。当搜索滴滴财报这个关键词时,就出现了以下内容。

换条赛道多条路,滴滴能否站在造车的风口上起飞?

根据官方发布的数据,仅2021年第三季度,滴滴的净亏损就达到306亿元。从昔日的网约车霸主,沦落到仅在美国上市150来天后就退市,滴滴的处境离不开自己的作死。

2021年对滴滴来说无疑是被重创的一年,由于滴滴咎由自取,最终因涉嫌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被国家网信办强制下架了“滴滴出行”APP。

由于“滴滴出行”APP,导致平台的网约车司机大量流失,滴滴亏损加剧。就算之后多次进行整改APP,但是对于挽回摇摇欲坠的口碑用处不大,消费者对滴滴的信任度从此跌入谷底,司机群体由此减少了平台的接单量,最终带来亏损的恶性循环。

换条赛道多条路,滴滴能否站在造车的风口上起飞?

在市值蒸发千亿后,对于业务比较单一的滴滴来说,造车是滴滴的被迫和必然选择,不仅能够拓展新的业务增加营收,还能够对未来的市值上升产生积极的影响。

造车三大优势

滴滴造车相比于百度、恒大等其他的跨界新势力,还是有一定的优势。优势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对汽车行业熟悉,进入壁垒更低。

通过滴滴涉及的产业我们就不难发现,滴滴涵盖了很多跟汽车行业相关的业务,包括大众最熟悉的出行和共享单车。

换条赛道多条路,滴滴能否站在造车的风口上起飞?

两个多月前,滴滴旗下自动驾驶公司与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的合作官宣落地,这表明滴滴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布局也已经开始取得进展,未来能够助力自身造车业务的发展。另外滴滴已在充电桩、金融板块等汽车后市场领域有所布局。

2.产业链优势。

在2018年,滴滴就已经与来自汽车制造、零配件制造、新能源、数字地图、车联网等领域的31家汽车产业链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了“洪流联盟”,滴滴已经打通了造车上下游产业链。

3.数据优势无人可敌。

三大优势中最重要的就是司机、乘客的数据,虽然滴滴现在流失的司机和乘客较多,但是这些年累计下来的数以百万的用户资源数据,都能够成为滴滴造车最好的学习资源,比如司机驾驶习惯、乘客对乘坐空间的需求等。

换条赛道多条路,滴滴能否站在造车的风口上起飞?

不难发现,汽车智能化时代,造车的门槛已经变低了,更考验的是谁能够更加精准把握用户需求。综上,滴滴在这方面的优势是其他新势力无法复刻的。其实每一位车主都是司机,都是乘客,滴滴已经掌握了用户的一手资料,如果能将司机和乘客的习惯、需求转化在汽车设计上,滴滴能掌握发展的先机。

造车两大劣势

滴滴造车固然存在自己的优势,但是它的造车前景也不容乐观。

1.人才不足

上至领导层面,下至普通员工,滴滴造车的人才严重不足。据媒体报道,滴滴造车的负责人为滴滴副总裁、小桔车服总经理杨峻,但是翻看之前的履历发现,杨峻基本没有汽车行业的相关背景,如果让没有相关经验的领导主持大局,这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根据媒体此前的报道,滴滴造车业务代号为"达芬奇",目前团队规模约为 1700 人。但是根据招牌信息显示,滴滴造车的人手缺口还很大,仍然在大力招兵买马。

2.资金紧缺

上文我们已经提到了滴滴的净亏损每况愈下,具体来看,滴滴2021年去年第二季度净亏损额达242.71亿元,第三季度净亏损额达303.75亿元。据业内人士估计,按照现在的亏损情况,滴滴账上仅剩486.49亿元现金,顶多两年花光。众所周知,造车是一件烧钱的事,即使滴滴仍有足够的现金储备,但是能否能在造车上投足钱,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写在最后:

造车对滴滴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在连续亏损和市值的蒸发下,滴滴另谋出路能多一种盈利模式。分析滴滴的现状,滴滴的优势明显,但是相比其他新势力,滴滴的资金缺口或许是最大的问题。滴滴能够把握好这一风口,6月份我们或许就可以知道了,据媒体报道,滴滴或将在6月发布造车计划,到时候我们可以重点关注一下造车的核心团队的资金情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