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峰回路转,恒大造车要成功了?

峰回路转,恒大造车要成功了?

最近一年相对沉默的恒大汽车正在加速冲刺量产。

3月22日晚,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召开“大干三个月 实现恒驰5量产”动员大会,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现身露脸,提出6月22日一定要实现恒驰5的量产。

自2018年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以来,恒大造车的动机和能力一直备受外界质疑。而在房地产行业彻底进入冰冻期后,身负两万亿巨额债务的恒大似乎在无路可退的苍凉中坚定了造车的决心。

大干三个月,6月22日实现量产——许家印的迫切心情,被这种军令状似的口号展现得淋漓尽致。这背后,是房地产业务巨亏下恒大集团向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的迫切需求,也是当下电动车市场持续井喷带来的诱惑。

油价持续高走,新能源汽车疯狂热销,热门车型一车难求……欣欣向荣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给恒大电动车入市制造了绝佳时机,恒大造车会成功吗?

峰回路转,恒大造车要成功了?

恒大造车饱受质疑

2018年,恒大集团通过与法拉第未来(FF)的一场狗血纷争,正式接触新能源汽车行业。

在投资FF失败后,2019年,恒大宣布亲自下场造车,提出了“未来3年投入450亿,用3到5年时间把恒大打造为全球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的宏伟目标。

此话一出,业界震惊,毕竟现有的主流车企都不敢制定如此大的目标,一家毫无造车经验的房地产企业何德何能,不仅要做全球最强新能源汽车集团,而且是用3-5年的时间去实现?

质疑恒大造车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因为恒大造车的理念实在太简单粗暴,不仅前无古人,而且令人叹为观止。

许家印曾用15个字,非常形象地概括了自己的造车理念:“买买买、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通俗一点地说,就是“能买得起的都买,买不到的就合作,利用世界顶级的造车朋友圈,打造好品质、好造型、好价格的汽车产品”。

峰回路转,恒大造车要成功了?

古今中外,成百上千家汽车制造商,但凡能在市场留下些许口碑并长久立足的,谁不是踏踏实实地搞技术抓研发?更何况,即便恒大能靠收购与合作得到现成的技术、设备,这些技术要实现磨合匹配也需要大量时间和试验去沉淀。

除了这些内在因素,外部行业和市场环境也给恒大造车带来一定的阻力。

恒大正式下场造车的2019年,是造车新势力生存最艰难的一年。自燃起火、续航缩水、充电时间过长、基础设备不足等问题,让电动车好不容易积累的公众信任感几乎被毁于一旦,资本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追捧也进入冷静和反思期。资金匮乏、市场增长乏力,让新势力三强“蔚小理”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其他电动车品牌更是举步维艰。

这种情况下,恒大造车之心似乎并不坚定,许多人认为恒大其实是打着造车的幌子行圈地之实。

天时地利终于集齐

2020年的突发疫情,给本就进入存量市场的汽车行业带来重重一击。当许多车企对这一年的目标只剩“活下来”时,新能源汽车市场从7月开始迎来转机,并自此一发不可收拾,持续爆发直至现在。

2020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6.6万辆和136.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5%和10.9%,完美逆袭。2021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双双超过350万辆,同比均增长1.6倍,市场占有率达到13.4%,高于上年8个百分点。2022年2月,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19.2%,再创历史新高。

新能源汽车的大爆发,不仅仅体现在简单的产销数据,还表现在私人市场的高速增长上。

磷酸铁锂电池的回归,让电动车起火自燃问题得到了解决,加之动力电池技术难关的攻克,让续航里程得到明显增长,续航五六百公里的电动车在市面上的选择越来越多,电量从20%充至80%也只需半个小时,这些进步,让私人用户逐渐建立起对纯电动汽车的信心。

如果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这些质变属于“天时”的话,那么,油价近期暴涨则可以视为“地利”。

随着近期国际政治局势的紧张,油价持续暴涨,95号汽油已进入“9元时代”,为此,大量车主产生“加油焦虑”,很多人将目光转向新能源汽车。这种情况下,虽然新能源车企今年已经启动两轮涨价,仍难阻挡电动车的火爆热销,一些热门车型甚至一车难求。

外部行业格局和消费环境的变化,给恒大汽车量产带来了非常有利的外在因素。加上恒大金融爆雷,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2万亿巨额债务缠身,无路可退的恒大反而坚定了造车的决心。

打铁还需自身硬

3月8日,工信部发布的最新批次《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显示,恒大的首款电动车恒驰5位列其中,这意味着恒驰汽车已经拿到生产和销售环节的所有“通关批文”,可以正式公开销售。再结合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动员大会传出的消息,预计恒驰5最快将于6月底上市。

恒驰5定位A级SUV,售价在20万元以下,是恒驰汽车9款车型中定位最低、价格最便宜的车型,预计售价在15-20万元区间,直接竞品将是元PLUS、宋PLUS、哪吒U、AION Y等。

峰回路转,恒大造车要成功了?

上面讲到,如今纯电动车炙手可热,三个月内的两轮涨价都难以阻挡其热销的步伐,那么恒驰汽车上市后,能否享受到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红利呢?这取决于三个因素:

首先要给消费者一个买恒驰汽车的理由,也就是说要有核心竞争力,这决定了恒大能否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站稳脚跟。

特斯拉有优秀的品牌溢价能力,比亚迪有强大的产品实力,蔚来以服务著称,小鹏以科技见长,理想擅长精准营销,宏光MINIEV以超高性价比打开下沉市场。目前市面上受欢迎的电动车品牌/车型都有所长,在产品迟到的情况下,恒驰汽车要想成功打开市场,必须打磨自己的竞争力,让用户心甘情愿买单。

其次是视乎恒驰汽车的品控能力,这一点也是恒大最受质疑的地方。

峰回路转,恒大造车要成功了?

过去两年来,恒驰汽车偶有图片、视频被曝光,经常被人吐槽工艺粗糙。恒驰汽车高调现身2021上海车展,9辆展车被质疑是空壳模型车。

简言之,恒驰汽车自2019年8月诞生以来,从未拿出过能证明自己产品全面实力的证据,偶有公开露面,也只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离不开遮遮掩掩。

目前,恒大同步研发的车型多达15款,这对于一家毫无造车经验的企业来说难免有急功近利之嫌,其动员大会上的口号——大干三个月 实现量产——也有赶工之意。如此仓促赶出来的产品能否保证品质,要打个疑问号。

峰回路转,恒大造车要成功了?

再者,恒驰汽车的理念、制度、管理体系能否跟上行业的发展?

传统车企已经意识到,要创造有别于以往的良好用户体验,原有的体制,包括产品定义、销售模式、开发流程等都会成为掣肘,所以它们努力向科技公司和造车新势力学习,比如,新成立的电动车品牌岚图、极氪都绕过传统的经销商制度选择直营模式。传统车企尚能懂得思变,恒大更应与时俱进才对。

另外,造车是一门烧钱的生意,而且回报周期相当长,做房地产出身的恒大能否沉得住气?在身负巨额债务的情况下有足够的钱可烧吗?这也是对恒大和许家印的考验。

而眼下,就看恒驰5能不能拿出足够的诚意去打动消费者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