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自然感染实现“群体免疫”靠谱吗?三大顶刊发布震撼结果

感染新冠病毒后,对预防下一次感染有多大作用?近日,三大顶刊的重磅研究提示,效果可能有限。

撰文 | 凌骏

来源 | “医学界”公众号

3月23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布了奥地利学者的文章,结果显示仅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但未接种疫苗的人,可能无法充分防止感染其他变异株。

自然感染实现“群体免疫”靠谱吗?三大顶刊发布震撼结果

无独有偶,《柳叶刀·传染病》和《细胞》分别在3月17日和3月18日刊出的两项研究也得出类似结论。后者的研究人员发现,奥密克戎突破性感染带来的抗体滴度上升,仅为接受加强针的1/3。这或可揭示,奥密克戎突破性感染的免疫原性较低,降低了对再感染或对未来变异株感染的保护作用。

未接种疫苗的感染者

几乎检测不到中和抗体

先来看看奥地利学者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文章。

研究共四组(图1):

A:之前未感染过新冠病毒的疫苗接种者(15人);

B:之前未感染过新冠病毒且未接种疫苗(18人);

C:接种过疫苗,曾感染过新冠病毒的患者(11人);

D:未接种疫苗,曾感染过新冠病毒的患者(15人)。

B组感染奥密克戎后,血清中主要只有针对奥密克戎的抗体,对其他变异株也仅有少量。其中2人针对其他变异株则完全没有中和抗体,表明仅感染奥密克戎无法充分提供对其他变异株的保护。

同时,感染奥密克戎后,A组受试者血清中和抗体滴度明显高于D组,提示接种疫苗可能比既往被感染更“有效”。

自然感染实现“群体免疫”靠谱吗?三大顶刊发布震撼结果

图1 研究分组及结果

在《柳叶刀·传染病》中,瑞典研究者得到相似结论。

研究者收集了26名医务人员的血清样本,他们均在2020年4月或5月确诊新冠病毒感染。其中,9名医务人员在两个月后进行了血清采样(接种疫苗前),另外17名则在此后接种了疫苗。

在9名感染但未接种疫苗的医务人员血清中,对野生型SARS-CoV-2仍保持一定的中和活性,但对奥密克戎的中和活性几乎检测不到。

自然感染实现“群体免疫”靠谱吗?三大顶刊发布震撼结果

图2 9名感染但未接种疫苗者的中和抗体情况

接种疫苗的医务人员情况则要好得多。无论是针对野生型SARS-CoV-2还是奥密克戎变异株,均体现出较高的中和抗体活性。

这17名医务人员对野生型SARS-CoV-2的平均ID50滴度为495,对奥密克戎毒株则为105,其中2人针对两种毒株中和抗体活性没有差异(图3)。

自然感染实现“群体免疫”靠谱吗?三大顶刊发布震撼结果

图3 17名接种疫苗者的中和抗体情况

“尽管免疫系统的其他成分也有助于预防严重疾病,但中和作用敏感性显著降低,可能会转化为疫苗介导的抗感染保护作用下降。”瑞典研究者表示。

同时,研究者认为,感染后再接种疫苗能显著提升针对变异株的中和抗体活性,再次提示,单纯的感染后获得性免疫作用有限,接种疫苗的效果不可替代。

感染后的抗体滴度仅为加强针的1/3

相比于瑞典学者的研究,美国学者发表在《细胞》上的研究则要复杂得多,分别分析了德尔塔突破性感染和奥密克戎突破性感染,且单独纳入了接种加强针的对照组。

这些人都接种了疫苗,种类为mRNA疫苗或腺病毒疫苗,共4组:

a:48名接种两针疫苗,但未被感染的人;

b:15名接种加强针,但未被感染的人;

c:39名接种疫苗(未区分是否接种加强针),被德尔塔突破性感染的患者;

d:14名接种疫苗(未区分是否接种加强针),被奥密克戎突破性感染的患者。

假病毒实验中,比对a、b两组显示,接种两针疫苗后,随着时间推移,对奥密克戎的中和抗体活性下降至非常低的水平(17),而在接种加强针后得到大幅提升(635)(图4)。

自然感染实现“群体免疫”靠谱吗?三大顶刊发布震撼结果

图4 a组(图左n=48)和b组(图右n=15)的结果

再来看看d组数据,在被奥密克戎突破性感染后,针对野生型、德尔塔、奥密克戎的中和抗体滴度分别为1524、467、387。

这表明,被奥密克戎突破性感染后,对不同变异株中和抗体活性虽然有所上升,但仍远不及加强针的效果。针对祖代野生型毒株,感染后中和抗体滴度仅仅为加强针的1/3(1524对4272)。即便针对奥密克戎毒株自身,也仅有3/5(387对635)。

德尔塔突破性感染则不同。真病毒试验比对b、c两组显示:

德尔塔毒株突破性感染后获得的抗体滴度上升,与接受加强针相似;

但面对奥密克戎免疫逃逸能力提升,提示这种中和作用广谱性不强,效果不如接受加强针。

反过来,奥密克戎毒株感染后对德尔塔的交叉中和能力也有限,真病毒试验中,针对原始野生型毒株和德尔塔毒株,效力差异是2.2倍。

而在a组没感染过奥密克戎的人中,这一差异反而是3倍。

文章因此得出结论:

对于德尔塔和奥密克戎突破性感染,除了针对祖代野生型毒株的中和活性增加外,患者所获得的交叉中和免疫程度是有限的。

奥密克戎不能代表“大流行终结”

美国研究人员还专门“面对面”比较德尔塔和奥密克戎毒株突破性感染的差异。

55例突破性感染,35例德尔塔、20例奥密克戎。

对所有患者来说,与奥密克戎相比,德尔塔突破性感染导致针对野生型的中和抗体滴度升高3.5倍(19806对5682)。研究者认为这种差异不显著,估计加强针在其中起到了很大作用。

但是,当仅分析未接受加强针的患者时,与奥密克戎相比,突破性德尔塔感染对祖代野生型的中和抗体滴度高出10.8倍(20481对1905,P=0.037,图5)。

自然感染实现“群体免疫”靠谱吗?三大顶刊发布震撼结果

图5 不同毒株突破感染的中和抗体滴度比较

进一步分析发现,无论是哪一种病毒感染,没有接受加强针的情况下,中、重症患者的抗体滴度是轻症患者的12.3倍,接受加强针则为5倍。

这很好地解释了德尔塔突破性感染后抗体滴度较高的一部分原因:

因为奥密克戎感染后多为轻症(28.6%)和无症状(55%),而症状越重,可能产生的中和抗体越多。

研究者认为,在奥密克戎毒株大流行的当下,尽管其已被证明引起的疾病程度较轻,不少人还认为它是大流行结束的标志,但奥密克戎突破性感染所产生的中和抗体水平非常有限。

“因此,如果未来出现另一种更具致病性的变异毒株,在预防感染方面,来自奥密克戎突破性感染带来的免疫,可能没有来自其他变异株(如德尔塔)那样持久。”

研究者也再次强调了接种疫苗加强针的重要性。

“靠感染没办法进入‘群体免疫’”

针对上述研究结果,病毒学专家常荣山回应了“医学界”的置评请求。

“对比历史上各种病毒,新冠病毒本身的变异速度没那么快,但目前频繁发现变异株,究其原因是感染基数太大了,造成病毒不断‘进化’,在传播力显著增强的同时,免疫逃逸能力也与日俱增。”

“面对这些免疫逃逸能力很强的新冠病毒变异株,靠自然感染无法形成‘群体免疫’,上述瑞典的研究就可以证明。”

“感染祖代新冠病毒后,体内的中和抗体滴度初始较高,但几乎都在4个月后显著下降,当新变异株来袭时,上一代自然感染产生的中和抗体以及细胞免疫不足以预防新一轮的感染,上述情况已经发生了三次,分别是阿尔法变异株、德尔塔变异株和奥密克戎变异株。”

“国外目前貌似的‘群体免疫’,其根本原因是依靠较高的疫苗接种率以及加强针。虽然自然感染获得的保护不能排除在外,但作用非常有限。”

“归根结底,国内的疫情进入下半场,最重要的策略还是进一步提升加强针接种率,同时加速对现有疫苗的改良和深入研究。”

参考资料:

[1]Neutralization Profile after Recovery from SARS-CoV-2 Omicron Infection,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c2201607?query=featured_home

[2]Neutralizing immunity in vaccine breakthrough infections from the SARS-CoV-2 Omicron and Delta variants,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92867422003294

[3]Neutralisation sensitivity of the SARS-CoV-2 omicron(B.1.1.529)variant:a cross-sectional study,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inf/article/PIIS1473-3099(22)00129-3/fulltext#fig3

来源:医学界

责编:郑华菊

校对:臧恒佳

制版:薛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