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第700万辆量产车下线,本田e:NS1来了,售价18万元起

第700万辆量产车下线,本田e:NS1来了,售价18万元起

文/土木

3月18日东风本田宣布迎来了本品牌的第700万辆量产车下线,这是东风本田品牌的又一个里程碑。同时作为东风本田第700万辆下线的车型,本田e:NS1也在当天开启了预售。将推出e型版(预售价18-19万元)和e动版(预售价20-21万元),它的出现表示着东风本田迈入了崭新的电动化战略时代。

第700万辆量产车下线,本田e:NS1来了,售价18万元起

新车基于本田开发的e:N Architecture F平台进行打造,整体造型脱胎于本田e:Prototype原型车。

第700万辆量产车下线,本田e:NS1来了,售价18万元起

在前脸部分,新车采用了纯电车型中较为常见的封闭式进气格栅搭配狭长大灯组的设计,而LOGO采用了e:N品牌的标志设计,为可以点亮的“H”字样。

第700万辆量产车下线,本田e:NS1来了,售价18万元起

新车的充电接口隐藏在LOGO后方,通过方向盘左侧的开关即可打开盖板。大灯还配有“Heart beat心动交互灯语”功能,在充电过程中以多样的灯语表情,让用户能清楚了解当下的充电状态。

第700万辆量产车下线,本田e:NS1来了,售价18万元起

在车身侧面,采用了一条长直的腰线,由前翼子板处直接贯穿至尾灯前端,C柱有着比较大的斜度,相比于前脸的未来感而言新车侧面细节比较传统。

多辐式的轮辋造型,搭配18英寸轮圈,为新车带来了更具冲击力的视觉效果。新车的后门与缤智、XR-V类似,采用了隐藏式的门把手,而前门依然是传统的造型。

具体尺寸来看,新车的长宽高分别为4390*1790*1560mm,轴距为2610mm。

第700万辆量产车下线,本田e:NS1来了,售价18万元起

来到车尾部分,设计非常简洁干练,将本田传统的“H”字样LOGO替换为了“Honda”字样的英文标识。贯穿式尾灯设计与前LED灯遥相呼应,夜间效果醒目,辨识度更高。

第700万辆量产车下线,本田e:NS1来了,售价18万元起

在内饰方面,新车采用了全新的设计风格,区别于燃油车以及本田的其它车型。在中控屏附近的区域,取消了繁杂的物理按键,配置了一块15.2英寸的纵置液晶屏,同时还安装了10.25英寸全液晶仪表盘,保证车内科技感的同时,提升人机交互系统的功能性。

第700万辆量产车下线,本田e:NS1来了,售价18万元起

在配置方面,新车配备DMC驾驶员状态感知系统,可有效识别驾驶员状态。辅助驾驶功能方面,新车提供自适应巡航、车道偏离预警、盲区监测、车道保持功能和自动泊车。

新车还搭载了纯电专用版本Honda CONNECT 3.0,行驶过程中能轻松使用AI智能语音、AR导航、车家互联以及车辆能量管理功能。配备手机无线充电功能,还引入了BOSE音响系统。

第700万辆量产车下线,本田e:NS1来了,售价18万元起

车辆空间方面,作为拥有2610mm轴距的紧凑型SUV,整体空间变现不差,同时新车座椅选用了皮革拼接材质,在颜值以及舒适性方面也不错。

第700万辆量产车下线,本田e:NS1来了,售价18万元起

在动力方面,动力方面,新车基于e:N Architecture F平台打造,采用前置电机布局,e:NS1将会提供两款动力,e型版电动机最大功率134千瓦,e动版电动机最大功率150千瓦,峰值扭矩均为310牛·米。续航里程也有两种版本,在CLTC工况下分别为420公里和510公里,均搭载三元锂电池。

第700万辆量产车下线,本田e:NS1来了,售价18万元起

作为e:N Architecture F智能高效纯电架构。电机的控制程序集成了20000多种场景算法,可实现对驱动电机的精密控制,让e:NS1在各种工况下都能享受到与燃油车类似的驾驶体验。

第700万辆量产车下线,本田e:NS1来了,售价18万元起

同时在运动模式下,e:NS1还配备Honda EV Sound声浪系统。可以看出本田在电动革新时代下,让对燃油车有情怀的车主还能找到慰藉。

在市场竞争方面,本田e:NS1的价位区间选择较多,合资的大众ID.4车型等,如果加上国产品牌,选择可以有比亚迪宋PLUS EV、广汽埃安AION V、威马W6等车型。

第700万辆量产车下线,本田e:NS1来了,售价18万元起

作为日系品牌,本田在国人的眼中依然还是那个买发动机送车、省油小能手的印象。在纯电领域,本田的能力称不上“能打”,竞争力有所欠缺。

总结:作为本田旗下真正意义上的纯电SUV车型,本田e:NS1的各个方面也确实做出了比较大的努力,但我们不难发现,国人对于本田的纯电车型一直兴致不高,再加上自主品牌的强势发展,对本田的压力也是越来越大的,那么势必要求本田放下孤傲的态度,拿出更大的诚意和态度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