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证实了,这两种疫苗打3针能预防重症和死亡,保护力超97%!

防疫面临二选一抉择

撰文 | 燕小六

来源 | “医学界”公众号

新冠疫苗的有效性得到最新且有力的真实世界数据支持。

3月22日,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召开新闻发布会,报告“香港特区第五波疫情后的前瞻性规划”(以下简称“前瞻性规划”)。

在会上,院长梁卓伟分享一组疫苗接种数据。结果显示,在奥密克戎亚系BA.2广泛传播下,无论年龄,接种3剂灭活(科兴“克尔来福”)或mRNA(复星“复必泰”)新冠疫苗,都能有效预防重症或死亡,保护力均超过97%。

证实了,这两种疫苗打3针能预防重症和死亡,保护力超97%!

图片来源于youtube HKUMed

2剂到3剂,保护力显著提升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相关研究就疫情下,不同病情程度、年龄组、接种剂次展开讨论。

香港特区主流接种的就是灭活(科兴“克尔来福”)疫苗和mRNA(复星“复必泰”)疫苗。

结果显示,无论接种二者的哪一种,3剂都能提供绝佳保护。

针对20-60岁者,打第3针mRNA新冠疫苗后,防重症和防死亡的保护力,分别为98.5%和99.4%。若第3针接种灭活疫苗,防重症的保护力达98.5%。防死亡数据不足。

对60岁以上人群而言,打第3针mRNA疫苗,防重症和防死亡的保护力分别为98.0%和98.1%。若接种的是灭活疫苗,相关保护力达97.9%和98.3%。

就预防轻症/普通型感染看,20-60岁者接种3剂mRNA或灭活疫苗,保护力分别为71.5%和42.3%。对于60岁以上人群,相关保护力分别为71.6%、50.7%。

若是完成2剂接种,疫苗也有不俗表现。

就预防重症/危重症而言:

20-60岁者接种2剂mRNA新冠疫苗,保护力能从85%(1剂)升至95.2%;该年龄段者接种2剂灭活疫苗,保护力可从60.9%(1剂)升至91.7%。

在60岁以上人群中,接种2剂mRNA新冠疫苗或灭活疫苗,保护力分别为89.6%和72.2%。

在预防死亡方面:

20-60岁者接种2剂mRNA新冠疫苗或灭活疫苗,保护力分别为96.4%和94%。

在60岁以上人群中,接种2剂mRNA新冠疫苗或灭活疫苗后,保护力则是92.3%和77.4%。

证实了,这两种疫苗打3针能预防重症和死亡,保护力超97%!

图片来源于HKUMed

研究进一步比较了接种3剂和2剂的“相对疫苗效力”。

以灭活疫苗接种3剂:2剂为例,在20-60岁人群中,防重症的保护力会提高81.8%。对60岁以上人群而言,防重症/死亡的效力增加92.5%和92.6%。

这意味着,面对传播力、免疫逃逸双强的BA.2,接种3剂mRNA和灭活疫苗在防重症/死亡方面,皆效果显著。

这也提示,完成3剂疫苗接种是应对奥密克戎疫情的必要手段。它能明显降低病死率,降低疾病负担,减少医疗挤兑。

证实了,这两种疫苗打3针能预防重症和死亡,保护力超97%!

特区防疫下一步:面临二选一

梁卓伟身兼特区政府专家顾问。在22日的发布会上,他着重讨论“特区防疫下一步”。

他表示,特区政府和社会应在4月下旬前,在“前瞻性规划”列出的2个选项中做出选择,是继续“动态清零”还是“走向风土病(地方性流行病)”。

证实了,这两种疫苗打3针能预防重症和死亡,保护力超97%!

如果坚持“动态清零”,就需要做全民检测。这有助于发现大量具有传播力的“隐性患者”。

梁卓伟称,“动态清零”的好处是可以令社会返回第五波疫情前的状态。但难点之一在于,全民检测的最佳时机已过。最好的时机是2022年1月底至2月初,做3轮以上全员检测。

同时,要考虑“全员检测”后的确诊者隔离,密切接触者及次密切接触者检疫,以及如何应对一部分核酸检测长阳者。此外,还要考虑升级机场、防疫酒店的检验检疫,做到滴水不漏,避免再次出现防疫酒店“走漏”致疫情大暴发。

另一个选项是“走向风土病”。做出这一选择,要依赖较高的“混合免疫”。

“混合免疫”是指人群中有已打疫苗者、也有感染康复人士,他们拥有免疫保护,能预防(再次)感染病毒,以及防住院、防死亡。其先决条件是足够多的人打够3针或至少接种2针。

根据香港大学医学院模型,截至3月20日,香港特区已有约六成民众、即440万人感染新冠,第五轮疫情高峰期已过。与此同时,疫苗接种不断提升,目前12岁以上者1针接种率已超九成,打2剂者占总人口80%以上。这使得“混合免疫”具有实现可能。

如果选择“走向风土病”,最大的防疫目标将聚焦在“三减”,即减重症、减死亡及减医院负荷,确保入院人数不超过医院管理局的承载量。要将死亡率降到最低,死亡例数尽可能减至零,“永远是床等人,不是人等床”。一旦出现医疗系统将超负荷的端倪,就要加强或收紧防疫措施。

“选择哪一种策略,都会有争议,我都留意到了。但在科学上,这两个不过是早与迟之分。全世界科学家几乎都同意,新冠病毒一定会长久留在人类世界,第6波疫情不能避免。”梁卓伟说,基于科学及公共卫生理论,在疫情可控的情况下,逐渐“走向风土病”,可能会比较安全。

证实了,这两种疫苗打3针能预防重症和死亡,保护力超97%!

图片说明:疫情之下,香港特区民众出现抗疫疲劳、抑郁、焦虑等情况。2022年1月,特区民众抑郁率达到1/10。焦虑症状比率达13%至14%。/HKUMed

“前瞻性规划”数据显示,如果没有新型变异株侵入、数据不出现大规模反弹等,到4月21日,香港特区每日新增数会降至3位数,即千人以下。届时,香港特区第五轮疫情感染数约为450万例,死亡数为8,383人。

梁卓伟强调,自己的发言并非为特区政府做选择,只是希望尽早决策,社会凝聚共识,提前做好两大准备,包括第一,提升疫苗接种率,60岁以上者鼓励打3剂疫苗、70岁以上者两剂接种率至少超90%;第二,确保抗新冠病毒口服药的有效供应。数据模型显示,抗新冠病毒口服药的覆盖率达56%,每日入院人数约521人,接近医疗系统承受力的上限;若覆盖率达80%,每日住院人数约为377人。

根据“前瞻性规划”,假设6月1日起特区全面开放,第6波疫情高峰期或于6月初首个星期出现,维持约2个月。该轮疫情累计感染数或达221万人,累计死亡1540人。

“只要终有一日决定、要慢慢放宽措施,就一定会有新一波疫情。”梁卓伟说。

参考文献:

[2]Updates on Modelling the Omicron Fifth Wave.youtube HKUMed.

来源:医学界

责编:郑华菊

校对:臧恒佳

制版:薛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