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地平线、第四范式等 AI 独角兽老板都有个共同的来处——

来源:IT桔子(itjuzi521)

作者:李新新 编辑:Judy

地平线、第四范式等 AI 独角兽老板都有个共同的来处——

IT 桔子追踪到的数据显示,截止到 2021 年底中国 AI 公司创业者曾就职的前 20 公司中,百度出现最多——中国有 141 位 AI 公司核心创始人曾在百度工作过。

与其他国内公司相比百度在 AI 领域上探索和布局颇早。2010 年百度即成立「自然语言处理部门」,2012 年百度 AI 战略初步成型,2014 年百度开始涉足智能驾驶领域,到 2016 年百度已经形成了以 AI 为核心的生态布局。

在此过程中,百度培养了大批 AI 人才。能与百度一较高下的就是微软了——中国当下有微软背景的创业者有 135 人——早在 1998 年,微软就设立了微软亚洲研究院,吸引了大量 AI 人才。此外来自阿里巴巴、腾讯、华为、IBM、谷歌等的中国 AI 创业者也都有 50 甚至 100 人以上。

IT 桔子数据显示,截止到 2021 年创始团队出身百度并发展成独角兽的公司共有 11 家,分别为汽车智能芯片公司地平线、汽车自动驾驶系统研发商文远知行、人工智能软件公司第四范式、自动驾驶型解决方案提供商小马智行、人工智能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Aibee、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商嬴彻科技、滴滴分拆的自动驾驶业务公司滴滴沃芽和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商毫末智行、基于生物计算的严肃精准生命科学平台百图生科、互联网综合金融服务商度小满金融、百度旗下芯片设计和制造商百度昆仑芯片。

地平线、第四范式等 AI 独角兽老板都有个共同的来处——

本文我们介绍几个出自「中国 AI 黄埔军校」百度的创业者及其公司。

1

地平线:前百度研究院执行院长创办

AI 芯片公司地平线创始人余凯,此前为百度研究院执行院长,百度高级技术总监,曾领导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 (IDL)、自动驾驶等业务的发展。2015 年余凯从百度离职后,创办地平线,凭借个人在人工智能行业的影响力和技术实力,地平线备受资本关注。截止到 2021 年地平线前后融资 11 轮,获得了来自云锋基金、五源资本、高瓴投资、红杉资本中国、金沙江创投、真格基金、创新工场等在内的多家顶级投资机构的投资。根据 IT 桔子记录,地平线当前已公布的投资机构数量超过 35 家。

同时涉足芯片和自动驾驶两大风口地平线在 2017 年(成立约两年)就成为独角兽,如今最新估值为 50 亿美元。根据介绍,地平线自主研发兼具极致效能与开放易用性的边缘人工智能芯片及解决方案,可面向智能驾驶以及更广泛的通用 AI 应用领域提供全面开放的赋能服务。一直以来,其与国内外整车厂和一级供应商保持着紧密合作,例如长安、红旗、奥迪、上汽、广汽、比亚迪、理想、佛吉亚、博世等。

2

第四范式:前百度凤巢系统的负责人创办

第四范式创始人兼 CEO 戴文渊,也出身百度。戴文渊 2009 年加入百度,不过两年他就晋升为当时百度最年轻的高级科学家,并成为凤巢系统的总架构师,职级 T10,此外他还曾负责指导百度大脑等多个百度核心产品。

2015 年戴文渊创办第四范式,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研究科学家陈雨强,曾在百度担任架构师;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架构师胡时伟,曾在百度担任资深研发工程师。凭借创始团队的实力,第四范式在成立 5 个月后,便得到了红杉资本中国数百万的天使轮融资。

2022 年 2 月,第四范式已向港交所递交过申请书。据招股书,申请 IPO 前,第四范式共完成 11 轮融资,累计融资超过 10 亿美元,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松禾资本、交银国际、博裕景泰等多家头部机构。其中,红杉中国是第四范式 IPO 前的最大机构股东,持股比例达 7.37%。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国有大行也曾参与投资第四范式。

第四范式属于人工智能赛道中的决策类细分,即通过知识图谱、机器学习技术等为企业或个人提供大数据分析、辅助决策服务。第四范式专注 to B,主要通过提供以平台为中心的人工智能服务,为企业提供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据招股书,第四范式已覆盖金融、零售、制造、能源电力、电信及医疗等行业,2020 年,服务了 47 家 500 强企业及上市公司。

3

百度自己打造出 3 个独角兽企业

除从百度离职创业的人,其公司成长为独角兽企业外,百度自身也创立了不少人工智能公司,如今也成为独角兽企业。例如,度小满金融原为百度金融,2018 年 4 月百度宣布旗下金融服务事业群组正式完成拆分融资协议签署,拆分后百度金融将启用全新品牌「度小满金融」,实现独立运营。度小满金融现任 CEO 朱光,为原百度高级副总裁。2018 年,度小满获得来自凯雷亚洲基金、TPG 德太资本泰康人寿和农银国际战略投资的 19 亿美元融资。获投后度小满被评为独角兽企业,现最新估值为 36 亿美元。

百图生科由百度创始人李彦宏牵头发起,依托原 BV 百度风投生物智能团队及其 50 家全球被投企业的生态基础组建。该公司计划投入上百亿元建设自主可控的生物计算平台,利用前沿算法、智能传感器、智能芯片、微纳机器人等 AI 能力解决生命科学问题。百图生科 CEO 由原百度副总裁、百度风投 CEO 刘维担任。

2021 年,百图生科获得来自 GGV 纪源资本(领投)、百度、君联资本、襄禾资本、蓝驰创投、真知资本和李彦宏投资的数亿美元 A 轮融资。获投后百图生科被评为独角兽企业,如今最新估值为 12 亿美元。

百度的另一家独角兽企业为昆仑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是由百度旗下昆仑芯片业务剥离出来独立成立的新公司,公司 CEO 由百度芯片首席架构师、技术总监欧阳剑担任。2021 年 3 月成立,同月就获得了来自 CPE 源峰(领投)、IDG 资本、君联资本、元禾控股、华兴资本(财务顾问)战略投资的数亿元融资,获投后公司估值约 130 亿元人民币。

除此之外,从百度出身的创始团队中还走出一个上市企业。专注于医疗大数据的医疗人工智能公司医渡科技于 2021 年 1 月 15 日在港交所上市,该公司联合创始人兼 CTO 邓侃,曾担任百度搜索高级总监;联合创始人兼联席 CTO 徐济铭,曾就职于百度,获百度最有价值员工、百度最佳经理人等多项荣誉。截止到 2022 年 3 月 11 日,医渡科技总市值 94.14 亿港元。

于百度而言,AI 是其长期战略布局,而 AI 仍处在发展的中早期,这个产业还有很远的路要探索。那么,人才的聚拢、培养与离开,离开后再创立 AI 产业重要的公司——哪怕是竞争对手,当下阶段对于百度都谈不上多大的弊端——共建茂盛的产业森林,才能让各家都活得更好、更久。

根据官方介绍,截止目前,百度已经培养超过 100 万人工智能人才。李彦宏在百度 Create 2021 大会上表示,未来百度还将持续推动 AI 人才培养,五年内为社会培养 500 万 AI 人才。在李彦宏看来,「创造者们是我们科技梦想的同路人,更是推动人类进步的伟大力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