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走近巨匠丨年仅34岁的一代音乐宗师——黄自

黄自为《百年巨匠》音乐篇拍摄的巨匠之一。黄自1904年诞生于江苏,2022年是其诞辰118年。

黄自(1904—1938),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人,中国30年代重要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被誉为“中国音乐的一代宗师”。早年在美国欧伯林学院及耶鲁大学音乐学校学习作曲。1929年回国,先后在上海沪江大学音乐系、国立音专理论作曲组任教,并兼任音专教务主任,热心音乐教育事业,培养了许多优秀音乐人才。1937年辞去教职,专事编写专业教材。他倡导音乐创作走民族乐派的道路,探索音乐的民族风格。他的音乐创作以声乐为主,作品的作曲技法娴熟,表现情感细腻,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百年巨匠——黄自》精彩片段

宗师,是指能培育出众多杰出大师的人物,如武林中的叶问。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中的一代宗师,则非黄自莫属。1904年3月23日,黄自出生于江苏省川沙县(现属上海市浦东新区),1916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清华学校”是清华大学的前身,始建于1911年,最早名为“清华学堂”,“清华”二字源于校址“清华园”地名,是清朝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为“清华大学”。黄自在“清华学校”积极参加学校音乐社团,并通过钢琴和声乐的学习开始接触西方音乐。1924年秋,黄自以优异成绩毕业赴美留学,进入俄亥俄州欧伯林学院学习心理学,同时选修了乐理、视唱听写、键盘和声等音乐课程。1935年11月1日,黄自发起创办了第一个由中国人组成的上海管弦乐团,由黄自、谭小麟任正、副团长,吴伯超、李惟宁任正、副指挥。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黄自辞去教务主任之职务,集中精力从事教学和编写《音乐史》《和声学》两部论著。1938年5月9日黄自因患伤寒病逝于上海红十字会医院,终年34岁。临终前,他对夫人汪颐年女士说:“你快去请医生,我不能就此死去,还有半部音乐史没有写完呢!”黄自创造了不少中国音乐史上的“第一次”:中国第一部交响乐《怀旧》、中国第一部清唱剧《长恨歌》以及中国第一部具有专业水准的电影片头曲《都市风光幻想曲》。

走近巨匠丨年仅34岁的一代音乐宗师——黄自

在黄自的众多创作中,艺术歌曲是非常耀眼的存在。他的歌曲情感细腻、曲调优美动人,如《春思曲》《思乡》《玫瑰三愿》《花非花》等都具有久唱不衰的生命力。《玫瑰三愿》是黄自抒情歌曲的代表作,由著名词人上海国立音专文学教授龙七作词。歌曲直抒胸臆,像一幅素描勾勒的白描,充满高雅的贵族气息,超凡脱俗,其旋律的优美和精致是迄今为止国内歌曲创作的最高典范。歌曲非常短小,不足三分钟,但这首艺术歌曲在曲式结构、和声色彩、旋律织体和整体音乐氛围上受着德国艺术歌曲传统的滋养,若把它放到西洋艺术歌曲的宝库中去也一定不会逊色。但同时,这曲词所传递的意境,这旋律跌宕起伏所表达的细腻情感,却又真真切切的是中国的、东方的,是“小园香径独徘徊”式的寂寞与忧伤,与温婉的宋词意境默然相通。

歌曲为两段式结构,前十二小节为第一乐段,全曲在钢琴低缓、沉静带伤感的简短序奏中开始。第一乐句起首“玫瑰花玫瑰花”,有如简素的白描,有如质朴的宣叙,气韵清雅,格调高远。第二乐句在第一乐句的基础上提高了音域,旋律线的起伏更为丰富,情绪的表达也更为炽烈。这时,钢琴伴奏似乎也受到了情绪的感染,变得活泼生动起来。一段简短的连接句之后,乐曲直接进入到第二乐段。经过第一乐段的情绪渲染,心中的愿望喷薄而出——“我愿那妒我的无情风雨莫吹打/我愿那爱我的多情游客莫攀摘/我愿那红颜常好不凋谢/好教我留住芳华”——拟人手法和排比句式的使用,辅以旋律的模进发展,伴随着心潮的翻涌,一浪胜一浪地将情绪推至全曲的高潮。三个乐句,分别在“妒”、“爱”和“红”字上达到了音域和力度的高潮,但随即又回落。再涌起,又回落,凡三次。在简练而富幻想气质的钢琴尾曲声中,一切复归于宁静。

走近巨匠丨年仅34岁的一代音乐宗师——黄自

黄自的艺术歌曲是中国艺术歌曲史上的经典之作,一方面他按照我们民族的艺术气质将西方的技法量体裁衣,为己所用,以求中国的艺术歌曲与世界音乐同步;另一方面他深入挖掘传统音乐的精华,从而提升中国艺术歌曲的审美价值,并把这种中国化艺术歌曲推向世界,为中国典型化的艺术歌曲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

来源 | 文旅海淀

声明 | 文章和图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公众号已标明来源,如有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即作处理。

监制 | 厚轩

美术编辑 | 神奇海螺

陈寅恪的三重悲剧:最是文人不自由

▲▲《百年巨匠》入选庆祝建党100周年重点纪录片

97岁古典诗词专家叶嘉莹先生为《百年巨匠》题字

关于我们

大型文化项目《百年巨匠》是中国第一部聚焦20世纪为中华文明作出突出贡献的大师巨匠的大型系列人物传记纪录片,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新影集团、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百年巨匠(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摄制。

《百年巨匠》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宣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连续两年入选中宣部(国务院新闻办)“纪录中国”传播工程,是国家广电总局“十四五”纪录片重点选题规划项目、庆祝建党100周年重点纪录片、“记录新时代”纪录片精品项目和纪录片重点项目(2018),还是中央电视台重大主题主线宣传暨重点选题项目,也是国家艺术基金、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华艺文基金会、北京市政府文化创新发展基金、北京文化艺术基金、北京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发展基金、北京市西城区文化艺术创作扶持专项基金的资助项目。已获得12项纪录片大奖。

2013至2017年,《百年巨匠》第一季43位大师的拍摄已全部完成,分为美术篇、书法篇、京剧篇、话剧篇、音乐篇、文学篇。《百年巨匠》第二季57位大师的拍摄已于2018年启动,增加了科技篇、教育篇、国学篇、建筑篇、中医篇、戏曲篇、电影篇,计划陆续完成,届时将以“百年·百人·百集”纪录片、“百位大师特展”、“百部图书出版”献礼。

拍摄完成的《百年巨匠》纪录片,陆续在中央电视台(一套、三套、四套、九套、十套、十五套、发现频道、国际频道)、中国教育电视台、各省级卫视、海外电视台等国内外157家电视台播出,受到广泛好评,屡创同类纪录片收视率新高。《百年巨匠(国际版)》启用8种语言向全球播出。

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CTR)2020年7月根据CSM全国测量仪统计结果,《百年巨匠》累计触达受众共102亿人次。

《百年巨匠》系列丛书已连续三年被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作为“高雅艺术进校园”学习读本,发放到全国近千所高校。

《百年巨匠》已成为文化领域最高端的现象级品牌之一,并以其独特优势搭建起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诠释和展示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