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位心怀作家梦的年轻人是如何收获八个奥斯卡奖项,成为现代电影教父的?

一位心怀作家梦的年轻人是如何收获八个奥斯卡奖项,成为现代电影教父的?

微信公众号推送规则变更

请将“探照灯好书”设为星标

不错过每一期好书推送

一位心怀作家梦的年轻人是如何收获八个奥斯卡奖项,成为现代电影教父的?

Book Review

探照灯好书评委 | 周立民(学者、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

《我们都是马戏团:伯格曼文集》所附的年表告诉我们:伯格曼曾收获八个奥斯卡奖项,然而,他却从未得过最佳导演奖和编剧奖,对于“自电影发明以来最伟大的电影艺术家”(伍迪·艾伦语)而言,这不是讽刺,而是提示我们任何评奖标准都无法改变艺术家的真正成就,传媒时代很多虚浮的假相更不足以构成对于一个人的真正认定,唯有他的电影才是高耸的纪念碑,恰如伯格曼自己所言:“艺术家参与辩论的唯一工具就是自己的作品。”

对于自己的作品,伯格曼有他的追求,在本书很多文字中明确表白过;对于看过很多他的电影的观众而言,此书无疑是打开这些电影的百宝囊——在“第三部分我和我的对话”中,他竟然化作另一身份采访自己,可见他急于剖白的心理是多么强烈。“聆听,发现,理解,再创造,一生如此”,伯格曼也需要我们这样来对待。

于是,我在他那富有质感的文字中获得感动,如他写小时候与父亲在一起,“我们一起在春光灿烂的田野上骑车,父亲教我识别路上的树木、花草和飞鸟的名字……”;如他嘲讽那些文学家和批评家,“这些人都有将语言的晦涩难懂发展到极致的本事,并都怀着将无聊进行到底的决心”,他们使用的语言“根本不是人话”;如他悟到的艺术经验:越具体越好,真正的艺术家是用心来对话的。……

我还特别喜欢这本书的编法,它不是整齐划一的某一类文体的纯洁集合,而是杂七杂八的大杂烩:散文、影评、剧评、电影宣发单上的解说词、剧本的前言、访谈……它以这种形态把伯格曼复杂而丰富的精神世界呈献给我们。

文 /英格玛·伯格曼

关于《第七封印》

在我小的时候,父亲有时候会准许我跟着他去斯德哥尔摩周边的农村教堂布道。我们一起在春光灿烂的田野上骑车,父亲教我识别路上的树木、花草和飞鸟的名字,我们一整天相伴同行,全然不去理会外面世界的苦痛。

对于一个小男孩来说,布道自然只是属于大人的事。当父亲稳重地站在教堂的宣讲台上,带领着整个教区的教民祈祷、唱诗和倾听的时候,我的兴趣就转向了教堂里面的神秘世界: 教堂的穹顶、厚实的墙壁和弥漫其间的永恒的气味。阳光透进花窗照在教堂天庭的中世纪壁画上,凿进墙里和天花板上的雕像,铺开通向幻想世界的所有道路:这里有天使、圣人、龙、教徒、魔鬼和人,还有各种神奇的动物 :伊甸园里的蛇、巴兰 (Balaam)骑的驴、约拿的鲸鱼和《创世记》中的神鹰。它们被描绘在天国、人间和地狱的风景中,看上去遥远神奇却又带着种我所熟悉的美丽。森林里,死神在与骑士下棋;一个光着身子的男人死死抓住树干,瞪大的眼睛中充满惊恐,在他身下,死神开心地锯着树桩;远处轮廓柔软的山峦上,死神正拉着人们跳舞,最后一支通往死亡国度的舞。

一位心怀作家梦的年轻人是如何收获八个奥斯卡奖项,成为现代电影教父的?

教堂另一侧的穹顶上画着圣母玛利亚,她站在玫瑰园里,怀抱耶稣。玛利亚长着农家妇女一样的手,面色严肃,飞鸟盘 旋在她的头顶。

中世纪的工匠们用敏感、技艺和喜悦创造了这个世界,我立刻被它深深地打动了,这个世界变得与我生活的有父母兄妹在身边的世界一样真实。可同时,我竭力想逃开教堂正中十字架上受难的耶稣,我的心感受着十字架上凝聚的强大暴力和巨大痛苦。多少年后,对于信仰的坚持和疑惑时刻追逐着我的思考。

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如何将儿时的这段经历和感受具体地表达出来,我一直在为这个问题寻求答案。

我的目的是像中世纪的工匠画画一样地创作,拥有同他们一样的普世观、敏感和激情。我的人物要哭,要笑,要喊,要 叫; 他们害怕,受苦,质问,不断地质问,他们怕的是鼠疫,怕的是末日审判,他们的星星是苦艾草。

我们的恐惧不同,但我们的言语相同。

我们的疑问从来没有得到过回答。

犹在镜中

我们在戏剧学院谈到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要做演员?大家谈得很深入,同时也感到很迷茫。老师和学生都像在一片几乎没有标识的田野上跌跌撞撞,前方一片混沌,地上还隐藏着危险的深渊。关于为什么做演员这个问题自然有相关的理论,可理论是理论家写的,是用特例在证明规律。

所以很多年轻人搞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演戏。如果你问他们,得到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门,有的客观,有的模糊,或者有的干脆回避。所幸老演员们无须回答这个问题,他们的经验,他们一辈子向观众倾注心血的投入,将答案刻在他们的意识深处:观众有在演员身上看到自己境况的镜像反射的需求,通过另外一个角度,用来自外部的光照亮自己的生活。演员就是满足这种需求的人。

艺术家就像创造世界的传教士一样,他的创造行为发生的地方 :舞台、工作室或排练室,也是具有精神性、仪式感的地方。这个简单的事实本该是每个投身舞台戏剧事业的年轻人应该首先了解的常识,但不幸它常常被忽略。

我自己的经验就是证明。如果有人早告诉我,我首先要负责的是观众而不是我自己,那我的个人感受不具有任何意义 ; 如果有人清清楚楚地给我解释过这样做的原因,那我或许会放下这么多年来在事业上折磨我的思想波动和情感起伏,放下那些没有实质意义的纠结,我可能会克服在创作中竭力取悦他人或恐惧失败的心理,不让它们发展成为驻扎在内心深处,不停地折磨我、羞辱我的无法灭绝的寄生虫。

一位心怀作家梦的年轻人是如何收获八个奥斯卡奖项,成为现代电影教父的?

“你的责任是保持镜面清洁!”然而镜子表面可能会蒙着面纱,光落在上面可能也很美,这都是我无法改变的,就如同镜子自带的边界和曲面,然而保持镜面清洁的方法有很多。电影的风格和技术固然有明显的价值,但在我看来,对它们的过度依赖具有污染影片实质的危险。作为演员,获得认可的喜悦和为表演奉献的决心是创造力的强大原动力;当然拥有自信和天赋也很好,不过长远而观,这些品质如果没有对观众的认知能力和稳定的技术支持也是无的放矢。

一个没有灵魂知识的传教士只是一个原始药师,一个没有技术功底的艺术家只是一名业余爱好者。

这两种类型的人都有风险,尤其是当他们还略有天赋的时候,这个社会到处游荡着这种人。在我们这个文化气候贫瘠的国家里,几个世纪来对灵魂问题教育的一贯排斥,催生出各种对艺术和宗教问题五花八门的误解。

然而我还只是说了一半真相,就像我的电影最多只是捕捉到我想展示给大家的庞大复杂的心灵世界的一角而已。通过笨重复杂的投影机,一个个瞬间消逝的图像,转化为体验传递给观众。

这想法让我感到恐惧和迷惑,这到底都是怎么回事?是不是每一次,都必须把镜子砸碎?

《婚姻生活》

为了不让有强迫症的读者们在阅读本文时迷失方向,我就违反一次常规,为剧本的每个章节写了一段评论。如果您认为这种参与是低估了您的智慧,请忽略以下文字。

第一幕:约翰和玛丽安代表着固定的思维方式和衣食无忧的理想生活,他们从未感到自己的小资生活有什么压抑感或虚伪性,也无心改变长期以来习惯的生活模式。这与他们年轻时参加过政治运动的经历并不矛盾,反倒进一步证实了他们的这种惯性生活方式。

影片一开场呈现一个近乎完美的理想婚姻画面,与地狱婚姻生活截然相反,但两者之间却有种关联。表面上,约翰和玛丽安相敬如宾,他们的眼睛中总是闪烁着幸福的笑意,相比另外一对疯子般的可怜夫妇——彼得和卡特琳娜,约翰和玛丽安就是这个世界上最美满幸福的夫妻。在这一幕接近结束的地方,两人之间出现了一点小小的摩擦,逼迫他们做出选择。这点小摩擦貌似无关紧要,伤口很快就会结痂,但结痂的皮肤下面已经开始感染。这是我的认识,诸位如果不认同也无妨。

一位心怀作家梦的年轻人是如何收获八个奥斯卡奖项,成为现代电影教父的?

第二幕 :完美婚姻的外表继续发扬光大,甚至更加壮观。所有的不愉快被报之以会意的莞尔而化解。这里交代主人公的职业和工作环境。玛丽安表现出一丝忧虑,她无法定义是什么让她萌生不安,但直觉让她感到在她和约翰之间某种巨大的错误正在发生,她试图去弥补那正在开裂的、无形的缝隙,但皆徒劳。约翰开始接听一些神秘的电话,晚上夫妻俩去看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他们还能在一起看什么呢?)两人之间的无言怨憎愈演愈烈,他们都想捅破窗户纸,但最终还是草草收兵,避而不谈。

第三幕:铡刀终于落下,约翰无情地向玛丽安坦白,他爱上了别的女人,完美婚姻破裂了。新鲜爱情的多巴胺让约翰变得果断、自信,玛丽安如同被晴天霹雳击倒,无备无助。我们眼睁睁地看着她顷刻间在羞辱和困惑中伤得鲜血淋漓。

第四幕:久别重逢。约翰的新生活开始出现危机,但他还全然不知。玛丽安终于开始康复,但还没有完全走出旧日生活的惯性:她依旧依附于约翰,依附于脆弱的孤独,她希望一切都会回到从前。两人的会面夹杂着和解的善意和攻击的恶意,痛苦而尴尬。彼此回避的一瞬间又是相互接近的一刻,一切都显得那么脆弱、易伤、易损。我必须承认,这一幕特别悲惨。

第五幕:大爆发。玛丽安开始趋向正常,约翰却越来越迷失于现实。两人想出一个绝妙的主意,他们用同一个律师一起递交离婚申请。初夏的一天晚上,约翰和玛丽安为了在离婚书上签字在约翰的办公室里见面。突然,如暴雨突至,多年积蓄的憎恶,被压抑的怒气,折磨双方的痛苦全都喷泻而出。两个体面的知识分子一点点地剥去人性的外套,变成了互相攻击的两个疯子,头脑中的唯一目标就剩下在身体上和灵魂上的相互折磨。在愤怒的驱使下,他们俩的吵架都赛过了第一幕中的彼得和卡特琳娜,毕竟这两人在婚姻地狱中已经修炼成仙,可以说在刻薄地对待彼此上更具有专业性,而这种技艺约翰和玛丽安还没有掌握。他们怀着的唯一目标就是摧毁对方,有时候他们几乎成功了。

第六幕:这里我决定让两个新人在毁灭的废墟中诞生,也许这样做有点过分乐观,但我还是没忍住。约翰和玛丽安经过了血雨腥风的洗礼,赚足了眼泪,现在他们开始探索新的知识领域,包括如何对待爱。玛丽安第一次坐下来听她母亲的唠叨,约翰也能自省其身,开始像个成年人一样善待玛丽安。一切还依旧混沌无序,盘根错节的各种关系依旧复杂,生活建筑在一堆彼此的妥协上,不过我认为,此刻至少他们俩的心理状态比起以前都更与现实接轨了。然而生活无解,故事到这里画上了一个并没有大团圆的句号。不过我还真想过做一个大团圆的结尾,不为别的,只是为了调侃那些品位高雅的艺术精英们。他们瞧不起这部戏,说它太日常、太通俗,早在第一幕的第一场戏他们就发出美学批评的干呕了。

还有什么要说的呢?我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写出这部戏,但花了大半辈子去体验这一切,我还真不知道如果把这个顺序倒过来会不会更好,至少会显得更高级吧。我在写作中常与我的人物发生共情,他们充满矛盾,有时候像些心急的孩子,有时候又很成熟。他们废话连篇,但不时有金句出口。他们焦虑、快乐、自私、愚蠢、善良、聪明、无私、顺从、温和、敏感,令人无法忍受,又让人心生爱意。就是这样乱糟糟的一团,现在就让我们看看他们怎么样吧。

(本文节选自英格玛·伯格曼 所著《我们都是马戏团:伯格曼文集》一书,由中信出版集团授权发布。)

一位心怀作家梦的年轻人是如何收获八个奥斯卡奖项,成为现代电影教父的?

人文社科 | 翻译 | 随笔集

《我们都是马戏团:伯格曼文集》

【瑞典】英格玛·伯格曼 著

王凯梅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22年1月

伯格曼:我的恐惧是关于被消耗的情感,那些沉寂中的人们隐藏的无言之苦。我相信——至少我愿意相信——电影的最大的使命就是为观众竖起一面镜子,让人们在里面看到自己和他人,看清人性中最隐秘的情感,那些我们社会中站在强势地位的人竭力想去否认的情感。

本文集收录伯格曼从20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发表的80余篇文章,囊括散文、私人信件、日记、电影批评、文学评论、讲座讲稿等,全方位地呈现了一位对电影和戏剧充满兴趣、博览群书、心怀作家梦的年轻人是如何成为史上重量级电影大师和戏剧家的心路历程。

伯格曼在书中以锐利的哲学思辨轻松地游走在不同题材中,无论是总结艺术的本质,还是解说电影工作的台前幕后,或是对社会议题的针砭时弊,他都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所思所想展现在读者眼前;对影评界、观众的嬉笑怒骂,对自我的诘问、嘲讽,也鲜活地展现出伯格曼鲜为人知的一面。

值班编辑 |小仙女

值班主编 |张 英

一位心怀作家梦的年轻人是如何收获八个奥斯卡奖项,成为现代电影教父的?

2022年好书评选征集中!

评选图书类型

图书主要以大众读者为对象,为中外类型小说、中外小说和中外人文社科三大类。

1、中外类型小说

长篇类型小说+中短篇类型小说集

2、中外小说

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

3、中外人文社科

思想、历史、科普、新知、艺术、文化、非虚构写作和特稿、人物传记、散文、随笔

出版社荐书标准

2022年1月至12月期间出版的图书(1月除外,补提上年12月、11月好书)

中国内地出版

再版、重印不在此列

2021年1月至12月期间出版的图书

Contact us

主编

张英

文化是国家的灯塔,阅读是文化的精神的象征。

我们仍然相信文化的力量,相信阅读的力量。

请您关注探照灯书评人好书榜,我们会为您推荐这个时代最优秀的书。

一位心怀作家梦的年轻人是如何收获八个奥斯卡奖项,成为现代电影教父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