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人世间》原著:周父死前那“227字的遗言”,究竟诛了谁的心

《人世间》原著:周父死前那“227字的遗言”,究竟诛了谁的心

小凡情感读书

发布时间:2022-03-2220:48

关注

原著和电视剧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电视剧中,周志刚临死前对三个儿女都做了叮嘱。他肯定了周秉昆和郑娟对周家的贡献,又委婉指出周蓉的毛病。他怕周秉义心里难过,还特意解释了冬梅妈的事情。他让周秉义当一个好官,否则,周家也会一起被骂。

在原著中,周志刚临死前只说了一段话。还是对着小儿子周秉昆说的。

人嘛,各有各的命。一代又一代当老百姓本没什么不好,习惯了,也能过出些滋味儿。当光字片的老百姓太懊糟了,如果也过得有滋有味儿,除非天生的猪脑子。看起来啊,不脱胎换骨,光字片哪一户人家的下一代也没好日子过。老百姓家的儿女,除了上大学没别的出路。比如你哥你姐,要是都没上过大学,都和春燕她姐她姐夫似的,工作不好,没住的地方,自己都有孩子了还得与爸妈挤住在光字片的小土屋里,那咱家的日子还有法过吗?我今天还不如死过去算了。咱们周家的下几代,可都要尽量考上大学啊!

周志刚这段227字的遗言透露出他半生的遗憾和不甘。

他说人各有各的命,当老百姓没什么不好,但是不脱胎换骨,下一代也没有好日子过。他对周秉昆说你哥你姐要是没上大学,也要跟春燕她姐姐姐夫那般挤在光字片的小屋里。那他还不如死了算了。

周志刚看似是说了两件事,一是各人有各人的命,一是鼓励后代都要考大学。这两件事都是一个父亲叮嘱儿子很正常的话。

对于在场的周秉义来说,父亲这段227字的遗言却字字诛心。可他不知,周志刚说这话同时揭开了父子俩埋藏半生的隐痛。

《人世间》原著:周父死前那“227字的遗言”,究竟诛了谁的心

1倒插门女婿成为父子俩心中的隐痛

周志刚对冬梅很满意,冬梅不仅形象好,嘴也甜,虽说当时冬梅爸妈被打成了“走资派”,但周志刚认为好人一定会沉冤得雪。

在冬梅爸妈平反前,周家每个人都和冬梅相处融洽。自从冬梅爸妈被平反后,一切都渐渐变了。

《人世间》原著:周父死前那“227字的遗言”,究竟诛了谁的心

先是周秉义住进了冬梅家那幢两层小楼里。周志刚再也不能像从前那样时时见到儿子。

周志刚感到窝火。他和老伴含辛茹苦把一个小娃娃捧在手心里养大,盼着他成才,盼着他出息。结果就是,儿子真的有出息了。结婚后却住进丈母娘的家。自己和老伴辛苦付出,却替别人做了嫁衣。冬梅妈没养过儿子一天,却坐享其成地享受着儿子对她的照顾。

周志刚一想到这个就心里不爽,但他虽然窝火,却也能劝慰自己,让他受不了的是周秉义渐渐被冬梅家驯化,秉义每次从冬梅家回来,总是忍不住跟自己说他丈母娘,说就说呗,还要一口一个“我妈”,周志刚终于发火,他冷冷地问周秉义:你说的是哪个妈?

《人世间》原著:周父死前那“227字的遗言”,究竟诛了谁的心

周秉义回过神来,赶快说是冬梅

。于是周志刚摆出父亲的姿态训斥儿子:

那就是冬梅他妈呗。你以后说妈时,要分清楚你

再说

谁的妈。岳母她就是丈母娘,在她家你当然应该叫她妈,正如冬梅在咱家她得叫我爸。但你跟我说到你丈母娘,要不说岳母,要不说冬梅他妈,别一口一个“我妈”“我妈”

叫着。我

着呢,你一共说了5个“我妈”,生你养你的亲妈,她在炕上躺着呢,你别把自己的妈和丈母娘搞混了。

周秉义立刻红着脸说,爸,我记住了。

他看了看父亲的脸色,小心翼翼地说:您是不是对冬梅有意见了?

周志刚沉着脸说道:

好好的一个儿媳妇,我对人家有什么意见?我是对你有

意见

。我提醒你别忘记了,你只不过是暂时住在丈母娘家,这和倒插门不同。如果你是倒插门女婿,那你当然就是丈母娘的半个儿子了。可我同意你去当倒插门女婿了吗?从来没有吧?那么,你周秉义完完整整就是我们周家的儿子。所以你就只能有一个妈。你回来了就是我们周家一个完整的儿子回来了。在这个家里,妈就是妈,丈母娘就是丈母娘,混着说它就不对,这是原则问题明白吗?

因为一个“妈妈”的叫法,周志刚对儿子发了好大一通火,还上升到原则问题上。他真的是这么小心眼斤斤计较的人吗?他不是。

《人世间》原著:周父死前那“227字的遗言”,究竟诛了谁的心

他生气的真正原因还是周秉义长期住在丈母娘家,身份不伦不类的。

他辛苦养大儿子,自然想让儿子堂堂正正地住在周家。如果不是因为冬梅妈提出让秉义住到她家。以儿子的资历,完全可以分得一套房子。也不至于落到现在这样。既让邻居笑话,又让儿子委屈。

如果儿子分得房子,那么他和老伴也可以去儿子家里看看。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儿子都要寄人篱下。他和老伴自然不能去了。

谁都不是神仙,可以有着超越常人的心态。周志刚更不是,他是大多数老百姓中的一个,他养大儿子,儿子成才,儿子给他脸上长光,可做父母的一辈子都未曾去过儿子家,说起来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懂得的说是阶层有别,不懂的还以为他们老周家自降身份去巴结人家?

一想到儿子可能遭受的风言风语,周志刚心里就不是滋味。对周志刚来说,哪怕自己受委屈,他也不愿意让孩子受委屈。

《人世间》原著:周父死前那“227字的遗言”,究竟诛了谁的心

周志刚的心思和天下大多数父母一样。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一生顺遂。如果有苦,做父母的愿意替孩子们承担起这些苦。

所以周志刚才会在临死前说出那句人各有命的话。

周志刚因为儿子倒插门一事心中难受,虽然他并没有承认儿子是倒插门,但他心里清楚,儿子这样就和倒插门无异。

但周志刚不知道,他的隐痛同样也是周秉义的隐痛。在电视剧中,周秉义和冬梅吵架,也曾经抱怨过此事,两人为此还提到过离婚。

《人世间》原著:周父死前那“227字的遗言”,究竟诛了谁的心

在原著中,父亲去世后,周秉义哽咽着对周秉昆说:

秉昆,咱们三个儿女中,你是最对得起爸妈养育之恩的。哥现在简直就成了倒插门的女婿,但这不是哥愿意的。

周秉义同样因为没有对父母尽孝感到难受,结婚后他住进冬梅家,每天陪着冬梅妈聊天。不可否认,冬梅妈在政治上和生活上都给予他极大的帮助。他在冬梅家可以住好的,吃好的。但换做一个热血男儿,谁又愿意这样呢?

父母生养他兄妹三人,并把他和周蓉供到了北大。父母都是弟弟在照顾。他身为长子和长兄,却没有尽到一点义务,反而让弟弟承担了他的责任。

父亲说的那番话,对他来说,比痛骂一顿还狠。

《人世间》原著:周父死前那“227字的遗言”,究竟诛了谁的心

2替儿子委屈是周志刚半生的心病

周志刚一生中的三个遗憾都是长子周秉义造成的。周秉义成为冬梅家的上门女婿,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周志刚为自己优秀的大儿子感到委屈。

冬梅妈从不到周家来,他嘴上不说,其实心里是在乎的。儿子在冬梅家的境况如何,也是他能想象出来的。他心疼儿子,怕儿子受委屈。他对儿子说:

你丈母娘没来过,我挑理了吗?没有!我才不挑那个理,我并不希望你丈母娘坐的小车开到咱们周家这破房子前,何况那也不是容易的事。她若真来了,待会儿就走,我没面子。待时间长了我没那么多时间跟她聊。我也从没想过去看她。你都住到她那边去了,我去不去看她有什么呢?我这辈子没往大干部家去过一次,我不愿为你这个儿子破坏了我的例。所以两边不见也罢。你这么传话给她。我对这个儿媳妇很满意。冬梅一点也没有高干女儿的毛病,证明她教育的很好,我向她表达敬意。周家很有出息的长子做了她女婿,我认为也是他们母女俩的光荣。

周志刚为大儿子感到骄傲,他从来不认为是周家高攀了冬梅家。相反,他认为周家很有出息的长子做了冬梅家的女婿,也是冬梅母女的光荣。

《人世间》原著:周父死前那“227字的遗言”,究竟诛了谁的心

这不是周志刚自傲,事实的确如此。周秉义不论是在外形上还是在学习上,以及其他方面,在同龄人中都是最优秀的。事实上,周秉义从小学到初中,到兵团再到北大,他都是人群中最显眼的那一个。周志刚也有资格骄傲。

周志刚原本没有这么骄傲的。是冬梅妈的行为给了他这样的认识。他认为冬梅妈不来周家看望一是怕周家给她找麻烦,二是觉得她们太高贵。周志刚在外多年,对人情世故很通达,他认为这样的丈母娘一定也牢牢压住自己儿子。为了让儿子在冬梅家不那么低三下四,他才对儿子这么说,他要儿子记住,你也是最优秀的,你不需要在她家低人一等。

《人世间》原著:周父死前那“227字的遗言”,究竟诛了谁的心

周秉义嫌这句话不好听。为难地说:爸,最后一句免了吧。

周只刚坚持自己的意见:

不能免,我周志刚是工人阶级中的先进模范,论革命资历我比不上她,但要是比奖状,我得的肯定比她得的多。你也很优秀,冬梅嫁给你也是她的福气。自己不要在高干两个字面前矮半截儿,那不就成下贱了吗?就照我的话说。

周志刚也有他自己的骄傲,他一辈子都是劳模,得了很多奖状,他的儿子女儿都优秀,他不能允许自己儿子被轻看,他之所以这么坚持,也是因为那个叫做阶层的东西一直横隔在心中。

这段跨越阶层的婚姻不仅给冬梅妈带来困扰,给周志刚夫妇也带来很大困惑。

《人世间》原著:周父死前那“227字的遗言”,究竟诛了谁的心

在周志刚朴素的认知中,他觉得,不管是干什么的,只要儿女结为亲家,那就是亲家了。按照他们当地的风俗,女方的父母一定要先到男方家拜访一次,这样以后亲家之间才有走动的前提。可是冬梅妈却始终未曾到过家门。这让周志刚觉得在街坊四邻跟前特别没有面子。

秉义听周蓉说,他们的父亲,其实特别希望冬梅母亲能屈尊光临一次。高干亲家母从没礼节性地拜访一次他这位亲家公,这让他觉得在街坊四邻跟前很没面子。如果让他没有前提主动去看望冬梅她妈,他会大为光火的。

周志刚知道,亲家一次也没来,不仅是看不起他,更是没把女婿放在眼里。但凡冬梅妈顾忌到秉义的感受,她会二十年不登周家门吗?

周志刚一想到自己如此优秀的大儿子在冬梅家里看别人脸色过日子,就心疼不已。可他没有办法。他在临终前交代周秉昆,让周家后代都要自立自强,靠自己改变人生。同时也把他埋藏半生的隐痛也都说出来了。

作为一个父亲,他所求的不外乎是儿子事业有成,儿子儿媳夫妻恩爱,儿孙满堂,他可以在家里享受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可惜这些,周志刚永远也求不到。儿子儿媳倒是恩爱,可秉义这一生永远也不会有自己的孩子。永远也不会有自己单独的家,而自己永远也不能去儿子家里看看。

这是周志刚此生最大的遗憾和不甘。

《人世间》原著:周父死前那“227字的遗言”,究竟诛了谁的心

3给秉昆的三个朋友各送去3000元,揭开周秉义的愧疚和隐痛

对周秉义来说,不能侍奉双亲是为不孝,所以他才会说秉昆对得起爸妈的养育之恩。周秉义不能有孩子,他把给周家传宗接代的压力都推给了周秉昆。所以电视剧中郑娟怀孕后,周秉昆急着让她去普陀寺看看是男是女。

周秉义对父母唯一的尽孝,是他总会抽时间回来陪父亲下棋,然后极其认真地每一盘都输给父亲,把周志刚乐得笑哈哈的。事实上,他也能赢周秉昆,但他觉得能把担任省委副巡视员的长子杀得一败涂地特别有成就感。

在下棋时故意输给父亲,让他开心,这是周秉义能为父亲做到的孝心。

有很多人说周秉义凉薄,在孝敬父母上他确实做得不够好。但其实他内心一直饱受着折磨。

《人世间》原著:周父死前那“227字的遗言”,究竟诛了谁的心

父亲死在板车上,临终也没住上新房子,是周秉义这一生最大的隐痛。

原著中,周秉义一共哭过两次。这两次痛哭彻底暴露他埋藏半生的心酸和隐痛。

在知道周志刚去世后,周秉义和周秉昆以及郑娟的反应各自不同。

秉义摸了摸父亲的脉,试了试父亲的鼻息,卷起父亲的秋衣,耳贴父亲胸膛听了片刻,抬头对秉昆说:爸走了。

他说完,双膝往炕前一跪,泪如泉涌。像后颈被砍断了似的,垂下了头。

郑娟也双膝跪下,掩面哭泣。

秉昆半晌才明白过来,伏在父亲身上嚎啕大哭……

如果说郑娟和秉昆的哭是因为舍不得父亲,周秉义的哭则含有多重意味在里面,他不仅舍不得父亲,他还有深深的愧疚,后悔和自责。他知道父亲临走前那番话是说给他听的,父亲那些话听在他耳中,简直字字诛心。他知道父亲的愿望,更知道父亲的遗憾,身为周家长子,让老父亲带着遗憾离开人世,是他这辈子都忘不掉的痛苦。但父亲那两个遗憾他无法做到,他唯有做个好官,让光字片老百姓都住上好房子,才是对老父亲最大所的告慰。

《人世间》原著:周父死前那“227字的遗言”,究竟诛了谁的心

所以,即将退休的周秉义坚持要从北京中纪委调回家乡担任副职,他就是想趁自己还在位时把老父亲临终遗愿给圆了,他要改造光字片,让光字片的人都脱离穷窝。而他也真的做到了。

周秉义刚刚回家时,曾经叫秉昆陪着去给赶超,吴倩和常进步家各送去3000元。赶超两口子和吴倩都很意外,说从来都没有这么大的官来他们家。

周秉义说:他不是代表党和政府来看望大家,谁也没有交给他这样的任务。他不是访贫问苦,那不属于他分管的工作。根据民间长兄为父的说法,他是代表周家代表父母来感谢他们。当年,他到兵团下乡,周蓉到贵州,父亲远在“大三线”,母亲患病,正是他们给予了弟弟秉昆无私的帮助,这乃是人间最可宝贵的情谊。他早前就想来看望他们,却无法给予他们实际帮助,心中有愧,希望他们原谅。

当年,周母中风,秉昆和郑娟为家里做的一切,周秉义一直牢记在心,他甚至连秉昆的兄弟们都想回报,只是他不想做个嘴上说说的人,所以他一直等到自认为合适的时候才来找他们。

我们常说,人情债是最难还的。它会成为一个人心里的负担。周秉义生生把这份债背负那么多年,他这些年内心是何等煎熬,我们可以想象得到。

《人世间》原著:周父死前那“227字的遗言”,究竟诛了谁的心

周秉义跟着又去了常进步家,在常进步家,他哭了。

他看到常进步他妈,喊了声嫂子,眼泪就夺眶而出。他说:

“对不起,太对不起了,嫂子,我本该经常来看你们的啊!”他侧转身,一手掩面,泣不成声。

常进步他妈让周秉义进屋,周秉义却哭得禁不住声,他看着眼前的烈士遗孀,内心五味杂陈。

看原著,我们会更深刻地了解每一个人,每个人都有他的好,有他的无奈。

周秉义仕途还算顺遂,他从一个副巡视员做到军工厂党委书记,成功把一家濒临破产的军工厂转成由中方控股的合资公司。

因为他在军工厂的贡献,他被委派为全省第二大市的市委书记,且连任三届。最后又做了北京中纪委干部。他一生做了三十多年正厅级干部。改造了吉春市三处危房,招商引资全靠他自己的个人魅力才引来的。

《人世间》原著:周父死前那“227字的遗言”,究竟诛了谁的心

周秉义改造光字片,完成了父亲周志刚的遗愿。

他在周家三兄妹中可谓是拔尖,很多家庭中也难得出现一个这样的周秉义,他和冬梅夫妻恩爱,岳母又是高干。在旁人眼里,周秉义这一生很圆满。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周秉义心中的遗憾和不甘大概只有他自己知道。

《人世间》原著:周父死前那“227字的遗言”,究竟诛了谁的心

他和冬梅无子女,终生不能享受做爸爸的快乐,他身为周家长子,未能给周家留下一男半女。没有在父母身前尽孝。更让老父亲带着遗憾和不甘离开。

他之所以在即将退休时申请要调回老家,就是要圆老父亲的临终遗愿。

读原著,我们会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周秉义的情感,他对父母的,对妻子的,对弟弟妹妹的,以及对党和老百姓的。他的正义,他的悲怆。我想,正是由于许多周秉义这样的好官,才有了我们这美好的人世间。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是非黑白,尽在人心!

江苏卫视《人世间》正在热播,继续追剧中

《人世间》原著:周父死前那“227字的遗言”,究竟诛了谁的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