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百公里3升油,主流混动做不到,吉利甲醇混动大概怎么造?

百公里3升油,主流混动做不到,吉利甲醇混动大概怎么造?

汽车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车只是从A点到B点的交通工具,用的是汽油、电驱或者任何能源他们都不是很在意。只要这个方式足够便宜快捷,那就是最优的选择。

吉利最近发布的一款帝豪醇电混动版,用的是甲醇发动机+混动系统这样一套动力总成。官方给的信息不多,但这应该是吉利第四代甲醇动力,1.8L醇电混动发动机配3档混动电驱变速箱。

甲醇驱动的汽车真会是未来主流能源?这种能源让我们提早看到了什么?

甲醇是什么,又能做什么?

百公里3升油,主流混动做不到,吉利甲醇混动大概怎么造?

对于我们大众消费者来说,甲醇相比汽油、电池和氢气都显得更陌生。关于甲醇,有几个事实我们先了解一下。

中国是甲醇产能大国,2020年甲醇产量六千万吨,去年已经破亿万吨;吉利汽车从2005年开始研发第一代甲醇技术,到现在应该是第四代甲醇动力;西南城市前几年开始用的甲醇出租车,应该是第二代甲醇动力。

以上是甲醇的一个市场现状,产能多而且早就有试点城市开始了甲醇动力汽车上路。

那么甲醇相比现在主流能源的优点是什么?首先是经济上的优势,这件事很好解释,甲醇主要来源是煤制取,而中国又是产煤大国用劣质煤就能提取甲醇,来源广泛之后价格优势就会非常明显。

以甲醇作为能源的几个使用途径:

甲醇燃料内燃机,吉利代号JLC-4M18的发动机就属于这种甲醇燃料内燃机;甲醇汽油,将一定比例的甲醇掺入汽油中,全球都有推广,大陆标号是M15、M85;甲醇燃料电池,目前这种电池能量密度很低,短期内技术突破很难。

百公里3升油,主流混动做不到,吉利甲醇混动大概怎么造?

甲醇燃料内燃机和甲醇汽油,是目前两种主流的应用方式。吉利这次推的甲醇混动系统底层逻辑,就是在原有的雷神混动系统中把1.5L汽油内燃机换成了1.8L的甲醇内燃机,让甲醇以燃料的形式参与动力的输出。

吉利官方给出的数据,热效率41.5%、最大功率132马力、最大扭矩495牛·米;醇耗是9.2L/100km,折合成汽油是3L/100km(比星越L混动低0.6L)。甲醇内燃机+吉利GHS2.0混动系统的组合,是不是比市面上现有丰田THS-II、本田IMMD、长城DHT等混动(HEV)产品表现都要好?

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从环保和经济角度出发,甲醇混动这套系统的表现确实比市面上的混动系统做的都好。从使用方便程度和成本上看,不一定,甲醇加注站只在试点城市铺设;没有形成大规模应用之前,成本控制也是一个问题。

为什么一定是甲醇,通电之后是突破?

百公里3升油,主流混动做不到,吉利甲醇混动大概怎么造?

在新能源的选择上,是具有多样性的,例如氢能源、锂电能源。而且氢能源被业界认为是新能源最终的解决方案,但面临的困难时氢气的储运实在太难,所以在氢能的推广上一直进展缓慢;动力电池更不用说了,能量密度的提升没有带来质的改变,反而由于原材料包含各种稀缺金属元素,原材料价格一直飘忽不定。

甲醇的优势明显,甲醇的化学公式是CH3OH或者CH4O。它所包含的是氢、氧、碳三种元素。燃烧以后生成的仅仅是二氧化碳和水而已,相比燃油车型会更环保。甲醇汽车产生的PM2.5排放比同排量传统汽油车要低80%。更重要的甲醇经济性突出,从储量丰富的煤炭中极易获得,又便宜污染又低。

关键点,甲醇内燃机的技术储备已经完成。

相比于汽油,甲醇燃料本身的自燃性能很差、甲醇对金属具有腐蚀性需要配置专门的储存器和传输管、甲醇内燃机低温启动效果差。经过从05年到现在,这些痛点已经逐渐被克服,吉利汽车、宇通汽车等品牌都在研发甲醇内燃机汽车,产品经过了多年的市场检验。

拿吉利汽车最早在西安等城市推广的甲醇汽车来看,早期的发动机技术是甲醇和汽油都能烧,在甲醇加注站没有铺开时提供了一套能源冗余,加不了甲醇就加汽油。

现在甲醇内燃机推广的难点是什么?

百公里3升油,主流混动做不到,吉利甲醇混动大概怎么造?

吉利从2005年开始着手甲醇内燃机的研发,到现在应该是第三代或第四代甲醇动力,其中需要对发动机进行特殊处理让它变得更耐用,还得面对比汽油差的能量密度低。除了经济、环保两个明显的优点之外,甲醇燃料与汽油燃料相比仍存有劣势;另外,在没有形成规模之前,甲醇加注的补能环节是最大难点。

当然,也有好的一面。技术发展到今天,是甲醇+电能的混动系统,很容易让人产生一个“美好”的联想,用甲醇制氢,氢能给电池充电。暂且不过多讨论吉利这套醇电混动能不能做到,咱们先分析一下这套方案的可行性。

百公里3升油,主流混动做不到,吉利甲醇混动大概怎么造?

甲醇制氢技术,甲醇和水蒸汽在高于200℃的温度条件下,通过专用的催化剂会发生转化反应,可以产生一定比例的氢气和二氧化碳。氢不好存储、运输,这是氢能源推进缓慢的一个难点;那么1升甲醇可以存储(制)2升液氢,比直接存储氢的效率更高也更安全。举例,一台醇电混车上储备着几十升甲醇,电力不足的时候用甲醇释放氢、用氢给电池充电。如果这套方案落地,对续航里程、寒区启动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上都带来了一定的好处。

总结

这台1.8L甲醇混动发动机应该是以吉利在市场验证多年的那台代号JLC-4M18做的混动处理,早期的技术发展应该已经解决了甲醇发动机气缸压缩更高、低温启动这些痛点。关于文末的联想,只是一种较为理想化的方案。

我更愿意相信吉利甲醇混动的工作原理是以甲醇替代汽油燃料,发动机会进行相应改进、小型化处理;同样会有串并联模式、纯电模式、能量回收模式,整体逻辑与星越L的那套雷神混动系统本质上没有太大的技术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