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阎纲先生为《壮美昭陵优秀作品选》题写书名作序

阎纲先生为《壮美昭陵优秀作品选》题写书名作序

壮美昭陵文化艺术平台

| 文学 | 书画| 摄影| 朗诵 |音乐|

︱第 2044 期︱

阎纲先生为《壮美昭陵优秀作品选》题写书名作序

阎纲先生为《壮美昭陵优秀作品选》题写书名作序

阎纲老师为《壮美昭陵优秀作品选》题写书名

阎纲先生为《壮美昭陵优秀作品选》题写书名作序

《壮美昭陵优秀作品选》序

阎 纲

历经七年,《壮美昭陵优秀作品选》出版了!

记忆没有被关进岁月。满园记忆关不住,美文朵朵挂枝头。

《壮美昭陵优秀作品选》像是一个玲珑宝盒,一当打开,五彩缤纷,群莺乱飞,散文诗歌,戏曲评论,书画摄影,音乐曲艺、朗诵视频,目不暇给,倾刻回到童年,回到母亲怀抱,回到地域文化的根。

看看王海的《村子》:这个村子很传统,这个村子依然保留着秦人的品性。村子在一夜间夷为平地。谁还会记得这个村子?谁还记得他们?还有那个“拾娃老婆”黄鼠腰湾。作家王海,对土地一贯饱含着缱绻深情。

看看张彦文《南寺最后一个和尚》:“我在赵村的南寺当过和尚,而且可能是南寺的最后一个和尚!”说什么小铜佛是玄奘法师(唐僧)从西天(印度)带回来的,高宗皇上下诏将六尊小铜佛分别送到各大寺院供奉,其中肆号小铜佛就供奉在昭陵山下的广济寺中,是为太宗祈福的。1966年文化大革命,红卫兵抄家,三寸佛被抄走了……一桩曲折回旋引人入胜的故事,最后笔头一转,“本故事我姑妄说之,你姑妄听之。茶余饭后消遣而已,大可不必为它的真伪费神。”

作者满腹经纶,文笔老到,也很妙。

看看廉振孝的《赵中往事》:从幼小到批儒评法学古典,到一封情书引风波,到同学情深似海,到师恩永远,囊括了一个人和一个时代。廉振孝退休前任《海南日报》总编,可见其熟练的文笔和丰富的阅历。

看看阎璞的《碾子沟拾秘》,稳步换景,深层探险。关于碾子沟,赵晓萍给我指指点点说,那是当年修建昭陵的民工歇息吃饭的地方,她去过,但是浅尝辄止。现在有了阎璞的《碾子沟拾秘》,碾子沟显灵了。

阎璞是阎景翰的小儿子,我的堂弟,其描摹之妙颇得几分侯雁北的遗韵,淡淡的、浓浓的,不知不觉地渐入佳境。

终于,看到了老人的石榴园,石榴火红火红的,石榴树越长越大,碾子沟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他们的老先人抛弃了老碾子,现在又抛弃了新碾子,这抛弃是一种时代的跨越。我想,碾子沟的下一代,一定不会忘记是碾子沟的石碾和山泉,养育了千年百代的碾子沟的人。

赵晓萍的《麦客》也耐读,麦客质朴的形象让人感到亲近。“他们背上晒裂了皮,浑身黝黑发亮,口袋不算多的劳苦钱带回家供孩子上学,给女人买件新衣裳。”

赵晓萍身背相机踏遍九嵕山区,她的记忆富有摄影记者的敏感,乐乐呵呵寻寻觅觅。她主持的网络平台“壮美昭陵”为乡土文学作者展示才华提供园地,充实了记忆的内容和细节。

看看高兆鸾《昭陵赋》,难度很大却负重若轻,铺采攡文而朗朗上口。

“中华上下五千年,时代更替;疆土九百六十万,桑海轮回。人生短暂,名留青史而万古;白驹过隙,星耀长空以永恒。规独峰为陵寝,携群臣而伴眠。伟大层出,风骚各异。历数黄河之水淘尽千古英雄,江山依旧;屈指长安之地遗留多少宫阙,古往今来。”

《醴泉赋》现镌刻矗立在迎恩门广场。知否知否,作者原来是布衣?

看看洪建武的《童年如歌》:“没有嘈杂声,没有车辆的吼声,那样清静,那样和谐,那是极有的情致,一种别具风格的乐趣。”

本集中还收有洪建武的《拉煤》:半夜时分,我被冻醒了,等于睡在水里。我们连夜拉车赶路。生活真难啊!

“我把拉车的故事讲给儿孙听,儿子半信半疑,孙子竟说爷爷真会编故事!”

洪建武阅历广,满肚子的故事,加之文笔老到,作品既多又好。堪可称道的,是他对“壮美昭陵”平台的支持。为了编选这部优秀作品集,力气,建武没有少出。

文艺就是文艺,书中所收录的大多是真正的诗文,好读,作者字斟句酌,争先展示自已的才艺。

……

悖论产生了。记忆带人们魂归故土、投入母亲温暖的怀抱,却毅然告别农村进城打工;农村还穷、农民还苦,精准脱贫,“城镇化”尚在路上。最大的悖论在于土地,土地是农民的命脉,大片田园撩荒。

赵晓萍在《后记》里写道:“世界很大《壮美昭陵》只是网络平台的一角。作者们用最接地气的文字为我们记录下故乡、故土,故人的昨天、今天、明天,让我们回首温馨,老去无憾。”

“昨天、今天、明天”,好啊,期待明天的《壮美昭陵优秀作品选》文学地正视土地问题,记忆和选择。

2022年春3月于醴泉永康

礼泉,我们生长的地方,我们的根。

阎纲先生为《壮美昭陵优秀作品选》题写书名作序
阎纲先生为《壮美昭陵优秀作品选》题写书名作序
阎纲先生为《壮美昭陵优秀作品选》题写书名作序
阎纲先生为《壮美昭陵优秀作品选》题写书名作序
阎纲先生为《壮美昭陵优秀作品选》题写书名作序
阎纲先生为《壮美昭陵优秀作品选》题写书名作序
阎纲先生为《壮美昭陵优秀作品选》题写书名作序
阎纲先生为《壮美昭陵优秀作品选》题写书名作序
阎纲先生为《壮美昭陵优秀作品选》题写书名作序
阎纲先生为《壮美昭陵优秀作品选》题写书名作序
阎纲先生为《壮美昭陵优秀作品选》题写书名作序
阎纲先生为《壮美昭陵优秀作品选》题写书名作序
阎纲先生为《壮美昭陵优秀作品选》题写书名作序

作者简介

阎纲先生为《壮美昭陵优秀作品选》题写书名作序

阎纲,陕西咸阳礼泉人,编辑家、评论家、散文家。1949年参加工作,1956年供职中国作家协会,1986年调中国文化部。参与编辑或主编的报刊:《文艺报》《人民文学》《小说选刊》《当代文学研究丛刊》《评论选刊》《文论报》《中国文化报》《中国热点文学》等八家。

出版的评论集:《文坛徜徉录》《阎纲短评集》《神·鬼·人》《文学八年》《余在古园》《文学警钟为何而鸣》《阎纲文化之旅》等13部。

出版的随笔杂文散文集:《冷落了牡丹》《哭笑不得》《惊叫与诉说》《座右鸣》《我吻女儿的前额》《三十八朵荷花》《文网·世情·人心》《爱到深处是不忍》《美丽的夭亡》《散文是和亲人谈心》等15部。

本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室内部出版《阎纲专辑》共三卷四册。

著作多次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学会“研究成果表彰奖”、中国新文学学会“优秀论文奖”。作品曾获“《红旗》杂志首届优秀论文奖”“首届冰心散文奖”“感动中国的爱情故事奖”“徐迟报告文学大奖”“老舍散文奖”。

曾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现为二会顾问,中国散文学会顾问。

本期编辑

编辑|| 张克俭 审稿|| 陈美贤

精彩链接分享转发

阎纲先生为《壮美昭陵优秀作品选》题写书名作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