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閻綱先生為《壯美昭陵優秀作品選》題寫書名作序

閻綱先生為《壯美昭陵優秀作品選》題寫書名作序

壯美昭陵文化藝術平台

| 文學 | 書畫| 攝影| 朗誦 |音樂|

︱第 2044 期︱

閻綱先生為《壯美昭陵優秀作品選》題寫書名作序

閻綱先生為《壯美昭陵優秀作品選》題寫書名作序

閻綱老師為《壯美昭陵優秀作品選》題寫書名

閻綱先生為《壯美昭陵優秀作品選》題寫書名作序

《壯美昭陵優秀作品選》序

閻 綱

曆經七年,《壯美昭陵優秀作品選》出版了!

記憶沒有被關進歲月。滿園記憶關不住,美文朵朵挂枝頭。

《壯美昭陵優秀作品選》像是一個玲珑寶盒,一當打開,五彩缤紛,群莺亂飛,散文詩歌,戲曲評論,書畫攝影,音樂曲藝、朗誦視訊,目不暇給,傾刻回到童年,回到母親懷抱,回到地域文化的根。

看看王海的《村子》:這個村子很傳統,這個村子依然保留着秦人的品性。村子在一夜間夷為平地。誰還會記得這個村子?誰還記得他們?還有那個“拾娃老婆”黃鼠腰灣。作家王海,對土地一貫飽含着缱绻深情。

看看張彥文《南寺最後一個和尚》:“我在趙村的南寺當過和尚,而且可能是南寺的最後一個和尚!”說什麼小銅佛是玄奘法師(唐僧)從西天(印度)帶回來的,高宗皇上下诏将六尊小銅佛分别送到各大寺院供奉,其中肆号小銅佛就供奉在昭陵山下的廣濟寺中,是為太宗祈福的。1966年文化大革命,紅衛兵抄家,三寸佛被抄走了……一樁曲折回旋引人入勝的故事,最後筆頭一轉,“本故事我姑妄說之,你姑妄聽之。茶餘飯後消遣而已,大可不必為它的真僞費神。”

作者滿腹經綸,文筆老到,也很妙。

看看廉振孝的《趙中往事》:從幼小到批儒評法學古典,到一封情書引風波,到同學情深似海,到師恩永遠,囊括了一個人和一個時代。廉振孝退休前任《海南日報》總編,可見其熟練的文筆和豐富的閱曆。

看看閻璞的《碾子溝拾秘》,穩步換景,深層探險。關于碾子溝,趙曉萍給我指指點點說,那是當年修建昭陵的民工歇息吃飯的地方,她去過,但是淺嘗辄止。現在有了閻璞的《碾子溝拾秘》,碾子溝顯靈了。

閻璞是閻景翰的小兒子,我的堂弟,其描摹之妙頗得幾分侯雁北的遺韻,淡淡的、濃濃的,不知不覺地漸入佳境。

終于,看到了老人的石榴園,石榴火紅火紅的,石榴樹越長越大,碾子溝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他們的老先人抛棄了老碾子,現在又抛棄了新碾子,這抛棄是一種時代的跨越。我想,碾子溝的下一代,一定不會忘記是碾子溝的石碾和山泉,養育了千年百代的碾子溝的人。

趙曉萍的《麥客》也耐讀,麥客質樸的形象讓人感到親近。“他們背上曬裂了皮,渾身黝黑發亮,口袋不算多的勞苦錢帶回家供孩子上學,給女人買件新衣裳。”

趙曉萍身背相機踏遍九嵕山區,她的記憶富有攝影記者的敏感,樂樂呵呵尋尋覓覓。她主持的網絡平台“壯美昭陵”為鄉土文學作者展示才華提供園地,充實了記憶的内容和細節。

看看高兆鸾《昭陵賦》,難度很大卻負重若輕,鋪采攡文而朗朗上口。

“中華上下五千年,時代更替;疆土九百六十萬,桑海輪回。人生短暫,名留青史而萬古;白駒過隙,星耀長空以永恒。規獨峰為陵寝,攜群臣而伴眠。偉大層出,風騷各異。曆數黃河之水淘盡千古英雄,江山依舊;屈指長安之地遺留多少宮阙,古往今來。”

《醴泉賦》現镌刻矗立在迎恩門廣場。知否知否,作者原來是布衣?

看看洪建武的《童年如歌》:“沒有嘈雜聲,沒有車輛的吼聲,那樣清靜,那樣和諧,那是極有的情緻,一種别具風格的樂趣。”

本集中還收有洪建武的《拉煤》:半夜時分,我被凍醒了,等于睡在水裡。我們連夜拉車趕路。生活真難啊!

“我把拉車的故事講給兒孫聽,兒子半信半疑,孫子竟說爺爺真會編故事!”

洪建武閱曆廣,滿肚子的故事,加之文筆老到,作品既多又好。堪可稱道的,是他對“壯美昭陵”平台的支援。為了編選這部優秀作品集,力氣,建武沒有少出。

文藝就是文藝,書中所收錄的大多是真正的詩文,好讀,作者字斟句酌,争先展示自已的才藝。

……

悖論産生了。記憶帶人們魂歸故土、投入母親溫暖的懷抱,卻毅然告别農村進城打工;農村還窮、農民還苦,精準脫貧,“城鎮化”尚在路上。最大的悖論在于土地,土地是農民的命脈,大片田園撩荒。

趙曉萍在《後記》裡寫道:“世界很大《壯美昭陵》隻是網絡平台的一角。作者們用最接地氣的文字為我們記錄下故鄉、故土,故人的昨天、今天、明天,讓我們回首溫馨,老去無憾。”

“昨天、今天、明天”,好啊,期待明天的《壯美昭陵優秀作品選》文學地正視土地問題,記憶和選擇。

2022年春3月于醴泉永康

禮泉,我們生長的地方,我們的根。

閻綱先生為《壯美昭陵優秀作品選》題寫書名作序
閻綱先生為《壯美昭陵優秀作品選》題寫書名作序
閻綱先生為《壯美昭陵優秀作品選》題寫書名作序
閻綱先生為《壯美昭陵優秀作品選》題寫書名作序
閻綱先生為《壯美昭陵優秀作品選》題寫書名作序
閻綱先生為《壯美昭陵優秀作品選》題寫書名作序
閻綱先生為《壯美昭陵優秀作品選》題寫書名作序
閻綱先生為《壯美昭陵優秀作品選》題寫書名作序
閻綱先生為《壯美昭陵優秀作品選》題寫書名作序
閻綱先生為《壯美昭陵優秀作品選》題寫書名作序
閻綱先生為《壯美昭陵優秀作品選》題寫書名作序
閻綱先生為《壯美昭陵優秀作品選》題寫書名作序
閻綱先生為《壯美昭陵優秀作品選》題寫書名作序

作者簡介

閻綱先生為《壯美昭陵優秀作品選》題寫書名作序

閻綱,陝西鹹陽禮泉人,編輯家、評論家、散文家。1949年參加工作,1956年供職中國作家協會,1986年調中國文化部。參與編輯或主編的報刊:《文藝報》《人民文學》《小說選刊》《當代文學研究叢刊》《評論選刊》《文論報》《中國文化報》《中國熱點文學》等八家。

出版的評論集:《文壇徜徉錄》《閻綱短評集》《神·鬼·人》《文學八年》《餘在古園》《文學警鐘為何而鳴》《閻綱文化之旅》等13部。

出版的随筆雜文散文集:《冷落了牡丹》《哭笑不得》《驚叫與訴說》《座右鳴》《我吻女兒的前額》《三十八朵荷花》《文網·世情·人心》《愛到深處是不忍》《美麗的夭亡》《散文是和親人談心》等15部。

本縣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室内部出版《閻綱專輯》共三卷四冊。

著作多次獲中國當代文學研究學會“研究成果表彰獎”、中國新文學學會“優秀論文獎”。作品曾獲“《紅旗》雜志首屆優秀論文獎”“首屆冰心散文獎”“感動中國的愛情故事獎”“徐遲報告文學大獎”“老舍散文獎”。

曾任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新文學學會副會長,現為二會顧問,中國散文學會顧問。

本期編輯

編輯|| 張克儉 審稿|| 陳美賢

精彩連結分享轉發

閻綱先生為《壯美昭陵優秀作品選》題寫書名作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