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2万提了大众朗逸,换开逸动PLUS,没想到长安、大众的差距这么大

大众朗逸是我人生的第一台车,所以买车的时候听取了家人的建议选择了合资品牌,说实话,从我自己的理解也是能选合资不买国产,毕竟合资车能卖的贵肯定是有一定道理的,于是在去年年底入手了2022款大众朗逸1.5L自动视野版,指导价为13.69万元,落地大概在12万。恰好前前段时间朋友10.8万元提了一台长安汽车逸动PLUS的1.4T DCT旗舰版型(指导价10.39万元),说是个头比我的车还大,价格却更低,出于好奇心,我便提出跟朋友换开两天,就是这两天的换开经历,让我看清楚了两台车有着巨大的差距。

12万提了大众朗逸,换开逸动PLUS,没想到长安、大众的差距这么大
12万提了大众朗逸,换开逸动PLUS,没想到长安、大众的差距这么大

先来说说设计吧,大众朗逸属于烂大街的车型,各方面看上去都是中规中矩,没有太多犀利的线条,整体以简洁大气为主,唯一让我不满意的是大众家族化的前脸都是一个模样,走在大街上真的容易产生错觉:到底哪台车是我的?长安逸动PLUS的设计走的是年轻动感的路线,硕大的进气格栅和LED大灯融合在一起,占去了整个前脸大半的面积,视觉冲击力更强,尾部贯穿式的灯组样式也是现今流行的模样,更讨年轻人的喜欢。

12万提了大众朗逸,换开逸动PLUS,没想到长安、大众的差距这么大
12万提了大众朗逸,换开逸动PLUS,没想到长安、大众的差距这么大

外观上我认为两款车都还算优秀,只是风格有所不同,长安逸动PLUS让我意外的是它的内饰,两块10.25英寸的连体大屏科技感满满,搭载的inCall3.05智能交互系统很智能,可以轻松识别我的语音指令,我可以操控它打开空调和天窗,这一点是朗逸所不具备的,而且它的内饰设计错落有致,用料也是以软质材料为主,配上红色的元素搭配和平底的真皮方向盘,带来了不错的精致感,再想想我的朗逸中控台还是硬塑料材质,顿时心里有了不小的落差。

12万提了大众朗逸,换开逸动PLUS,没想到长安、大众的差距这么大
12万提了大众朗逸,换开逸动PLUS,没想到长安、大众的差距这么大

逸动PLUS的长宽高分别是4730*1820*1505mm,比朗逸的4670*1806*1474mm要大上一些,2700mm的轴距也比朗逸的2688mm略微占优,两款车的实际内部空间表现相差不多,我1米75的身高,坐在两台车的后排都能有2拳的腿部空间,头部空间也都充足,不会觉得压抑,只是我这台朗逸的后排凸起实在太高了,中间并不适合坐人,逸动PLUS虽然也有凸起,但并不算高,而且它的座椅柔软度也更好一些,此外,它还配有全景天窗、自动空调以及皮质座椅,乘坐起来感觉会比我的车子更舒适。

12万提了大众朗逸,换开逸动PLUS,没想到长安、大众的差距这么大
12万提了大众朗逸,换开逸动PLUS,没想到长安、大众的差距这么大

如果说以上都还能接受,那么两台车动力上的巨大差距真的让我酸了,我的车子是1.5L自吸发动机,最大113马力,逸动PLUS的1.4T足足有160马力,实际开起来后逸动PLUS十分轻快,无论是起步还是中后段加速,油门轻点,车子就有源源不断的动力输出,而且它的变速箱平顺度也不错,几乎感受不到什么顿挫,本以为逸动PLUS的动力强油耗也会更高,经过实际测试,百公里油耗也就在7.5L上下,和我的朗逸一个样。更气人的是逸动PLUS还配备了车道偏离预警、主动刹车以及全速自适应巡航,这个功能在快速路和高速上行驶确实很好用,不用让我的神经时刻处于紧绷着的状态。#十全十美国民家轿#

12万提了大众朗逸,换开逸动PLUS,没想到长安、大众的差距这么大
12万提了大众朗逸,换开逸动PLUS,没想到长安、大众的差距这么大

换开的这两天让我对国产车有了重新的认知,也让我对合资车有了重新的审视,长安逸动十年来经历了三次改款,总共卖出125万辆的成绩靠的不是运气,它“高品质”、“低油耗”、“动力强劲”、“配置丰富”的品牌精神真不是说说而已,国产车在品质上已经不输合资。车子换回来的那一刻,说没有落差那是假的,好在朗逸家用也算称职,我也只能接受它的缺点,此刻我在想,如果当初不是买了朗逸,我真的愿意去买台国产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