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插混PHEV与增程式:并非竞争关系

插混PHEV与增程式:并非竞争关系

总编 | 张克环

编辑 | 张俐

作者 | 关宇航

来自汽湃(GREATAUTO)的报道

近来,随着比亚迪DM-i系列PHEV插混车型和理想、岚图、天际、AITO四家的增程式车型大卖,消费者间关于“以DM-i为代表的插混技术与增程式技术谁好谁坏”争论日益甚嚣尘上,甚至还有不少所谓“品牌粉丝”站出来以实际油耗说话,在维护自身车型的产品利益的同时,试图抹黑增程式技术的客观优势。

插混PHEV与增程式:并非竞争关系

这就大可不必。诚然,如今新一代的插混PHEV技术确实非常先进,以比亚迪DM-i、长城DHT为代表的混联式逻辑,能够带来非常优异的馈电油耗表现,再加上大容量电池带来的长距离纯电续航优势,表面看起来增程式确实已经开始落伍。

但是,这种脱离实际使用场景,脱离消费诉求出发点的“雷军式对比法”,本身却没有任何存在意义。

插混PHEV与增程式:并非竞争关系

因为增程式与插混PHEV,本身就不是一类的竞争关系,也并非可以简单的以馈电油耗论高低,他们的设计诉求和产品特性,完全就是两个不同的方向。

插混PHEV与增程式:并非竞争关系

以DM-i为代表的插混

内燃机驱动依然是核心

是传统车企的主阵地

如果你有仔细观察,肯定已经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点,在目前四大增程式品牌中,只有岚图汽车是有传统车企背景,但它独立运营,而其余三家都是如假包换的真正“新势力”品牌。

而采用插混系统的车型,清一色出自传统车企。

传统车企相比新势力,最核心的竞争优势在于内燃机动力总成,包括发动机、变速箱的研发、调校与制造环节。

插混PHEV与增程式:并非竞争关系

而PHEV插混系统,不管是采用哪一种架构形式,都“可以在纯油纯机械驱动的同时,融入电驱能力”。

PHEV插混最初的设想,就是通过电驱的加入,改善内燃机和变速箱的工况以降低油耗,同时部分电驱能力也能够保证在“城市范围”内尽可能的纯电行驶。

换言之,包括如今畅销的比亚迪DM-i、长城DHT在内,都是基于燃油逻辑的电驱混动化,在系统结构上,虽然他们都有串联驱动的工作逻辑,理论上也具备增程式的工作形式,但除此之外,它们还有混合发力的并联与串并联,有基于曲轴直接驱动的机械结构,这也使得他们更像是“基于燃油车基础的电驱化演进”。

插混PHEV与增程式:并非竞争关系

因此,更高热效率的引擎、更完善的混动工况匹配,自然也为他们带来了更低的“不充电使用油耗”,这也是目前普遍还在采用二线小厂内燃机作为增程器,且单档变速电驱导致高速行驶能耗较大的增程式车型,无法企及的水准。

但“始终存在机械直驱”也导致插混车型们,在馈电行驶也省油的这一优点之外,还必然会存在NVH质感问题。

相比起纯电EV车型始终如一的高品质NVH质感,包括比亚迪DM-i,长城DHT-PHEV、合资的丰田THS双擎E+,本田i-MMD锐混动e+在内的插混车型,都会“有两套质感表现”,高电量低负荷时,感受就是纯电车的高品质感,而一旦电量低负荷大,系统切换的瞬间你就能感受到燃油车们特有的东西,包括震动和噪音都会直观表现出来。

插混PHEV与增程式:并非竞争关系

虽然解决方案也有,比如像长城选择加入ANC主动降噪,加入更多档位降低转速。比亚迪选择加大电池,增加电驱能力等等;但无一例外,都会带来成本和售价的提升。

而增程式车型,在质感表现上,就相对更好,除了增程工作时有噪音之外,大部分时候NVH表现都始终如一。而如果消费者有一定充电条件,并且能够理解“纯电优先”和“增程优先”这两个工作逻辑该何时使用的话,可以说质感层面完全碾压插混。

插混PHEV与增程式:并非竞争关系

增程式,纯电才是核心诉求

内燃机增程器只为解决“补能焦虑”

很明显,相比起插混是在燃油基础上“加电”的做法,增程式本质是反过来的;任何时候都100%纯电驱动,内燃机增程器与车轮之间没有任何物理硬连接——本质上,增程式车型就是一台纯电动车,内燃机只是一台发电机而已。

插混PHEV与增程式:并非竞争关系

没有物理直驱,内燃机只负责发电,没有了结构复杂且会产生震动与噪音的混动变速箱,增程式车型唯一会导致NVH恶化的源头就只剩下了那台烧油的增程器。

换用更好的机脚胶、降低增程器转速、增加隔音材料,就已经能够极大程度的缓解NVH问题;而如果将增程器从三缸换成主流的、运转更平衡的四缸机,那么其即使馈电,整车运转时的NVH质感也能超过99%以上的同工况插混车型。

可以说,如果您买车第一诉求考虑的点并非“绝对省油”能力的话,那么增程式是远比插混更好的选择,我们可以看到的是,现阶段在售的增程式车型均支持直流快充,在城市环境下,完全可以当纯电动车型来使用,而即使是出远门,选用“增程优先”模式,主要加油,并在有充电条件时尽可能的多充电。这就能保证增程器时刻以低负荷运转。油耗很低,续航很长,也完全不会有任何“质感”层面的苦恼。

插混PHEV与增程式:并非竞争关系

增程式车型,才是真正意义上“没有任何补能焦虑”的纯电动车型。

当然,缺点它和插混车型自然也就完全相反,在高速连续高负荷工况下,如果您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给车辆外接充电,那么车辆电能的来源就只有“自我发电”,而纯电驱自身在高速工况下,能耗表现又不及内燃机直驱;这就导致油耗相对会较插混略高。

有消费者终端数据显示,中型SUV的理想ONE,在这种环境下是9升百公里的油耗,而紧凑级的天际ME5,也有6-7升的百公里油耗,相比主流插混车型连续高速行驶5-6升左右的油耗而言,确实是高了一些,不过差别不算太多。

最后总结:

所以结论很明显了。插混偏向于“油车的使用方式”,而增程偏向于“电车的使用方式”,两者真心没必要比高低。

而从消费者的购车建议来说,如果您不是那么的在意油耗,并且主要场景也是城市代步的话,其实NVH质感更好的增程式车型才是最好的选择;当然,如果您的主要用车场景里没有什么充电条件,即使买绿牌车也是当油车开的话,还是建议您购买插混车型。

两类车,对应的只是不同的使用场景与需求,仅此而已。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

如需转载请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

法律顾问

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 姜磊律师

官方网站

入驻媒体平台

今日头条 | 一点资讯 | 网易新闻 | 搜狐号

汽车头条 | 趣头条 | 易车号 | 新浪新闻

百度百家号 | 汽车之家 | 腾讯企鹅号

车友头条 | 有车号 | 爱咖号

入驻视频平台

央视频号 | 哔哩哔哩 | 优酷视频 | 腾讯视频

西瓜视频 | 爱奇艺 | 微视APP | 抖音APP | 快手APP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