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记住乡愁之消失的手工业|终南山下的石匠

终南山下的石匠

终南山北麓,东西一线的黄堆村、宋村、丈八寺村,都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了石斧、石刀、石镰、石凿、石锛等先民生产生活的石器。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了青铜器与铁器时代的演进,以至于进入现代社会,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终南山下的农户,几乎家家还有捣蒜的石窝、礭辣子的石臼、喂猪的石糟、捶布的石头。石门墩、石磨、石碾也遍布村落,更不用说数十年前可见的石牌坊,坟茔的石碑、石兽等等,真可谓石制器具随处可见。

记住乡愁之消失的手工业|终南山下的石匠

提及纵贯古今石器的传承,必然呼唤出终南山下,千百年来一代一代的石匠们。他们用有限的人生,将大山里沉睡的岩石,用原始的工具开采、錾打、锻磨成各种器具,延续着古老的文明,演绎着石匠生涯悲壮刚烈的生存形态和自强不息的生命意识。

进入21世纪,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石制器具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成了社会角落的遗弃,而曾经活跃于山间乡里的石匠们,也成了这一古老行业的孑遗。但不可否认,昔日辉煌,仍然回映着他们的人生,触动着世人的记忆。

马营村年届耄耋的老石匠姚贵堂,骨骼硬朗,思路清晰,言谈中不时流露出以石匠为业,没有虚度人生的自豪。黄堆村的李超贵,年过古稀,那饱经风霜的紫铜色肌肤,告诉人们这一职业的艰辛,然而其豪壮的谈吐和自信不减当年。

记住乡愁之消失的手工业|终南山下的石匠

石匠姚贵堂(右)、李超贵(左边)

记住乡愁之消失的手工业|终南山下的石匠

近80岁的石匠李超贵表演抛、接40斤的石锁

20世纪70年代,姚贵堂、李超贵和马营村的荆德厚、步浮水、范青春,石井村的范生义、王崇智、王山民,大屯的刘稳厚,李伯村的杜明义,唐旗寨的胡海清及白云村的宋祖,吴家寨的侯德广,腊家滩的周广福等一大批石匠,为一系列水利和建筑工程,开采了数量巨大的石料。

他们八人一灶,三人一组,先后在涝峪的八里坪、祥峪的黑龙沟、太平峪的煤场等与世隔绝的深山里,一住就是几个月。

取大料时,先选择质优坚硬的山体,根据石头纹理用墨斗画出边线。然后顺线每隔20公分,錾出一排10公分深的梭子形石窝。錾石窝时脸迈向一边,不敢用眼睛看(防止石渣伤眼),全凭感觉作业。窝子錾好插入钢楔,用小锤砸稳,然后就丢掉上衣,光着膀子,抡起26镑的大铁锤,按顺序依次砸五个钢楔(名曰双下锁)。每个楔子用力相等,才能保证山石顺墨线开裂。

记住乡愁之消失的手工业|终南山下的石匠
记住乡愁之消失的手工业|终南山下的石匠

工 具

记住乡愁之消失的手工业|终南山下的石匠
记住乡愁之消失的手工业|终南山下的石匠

此时,铁锤与钢楔的撞击声响彻山谷,叮叮咣咣,万山呼应,也算是一种天籁之音。抡锤者晒得油黑发亮的身上,豆大的汗珠往下滚,双手震裂的口子向外渗血,也无暇顾及。每人一次抡一百多锤,硬是把一排钢楔砸入石中,使山体断裂。

姚贵堂抡锤左右开弓,远近闻名。在祥峪黑龙沟开采一块17方的大料时,李超贵抡大锤挣断了四条皮裤带。他们绘声绘色地讲述着昔日的“辉煌”,冥冥之中使人联想起山体上,那一尊尊形态奇崛的石匠雕像……

采出的大料,再用同样的方法,一分为二,二分为四……直至变成60厘米的见方,用扁錾削平六个面,再錾出条纹。两人抬起300多斤的石块,穿沟过河装车运往工地。修咸阳两寺渡大桥时,每天30多辆拖拉机从涝峪往外运石料。

石匠们开采石料,必须用坚硬锋利的錾子。当年工地上三人一组,盘一个淬火炉。每天晚上把一百多根錾头,一一放到炉火中烧到粉红色,放到钢砧上用铁锤锻打锋利,在旁边石槽中蘸水(淬火),然后靠槽沿墩着使其冷却。

这被称作“铉錾”的过程,最能考验一个石匠的水平:火候过了,錾尖脆而易折;火候不到,錾尖软而易卷。百十把錾头第二天上午就全用钝了,中午再锻打一两个小时,天天如此。可见一个好石匠,还必须是一位出色的铁匠。

早晨从工棚去采料场,每人腰间别一把三斤多重的小榔头,肩上搭着用绳子捆好的30多把錾子,负重40多斤。每三人还得带一把26镑的大铁锤。李超贵取出当年用过的工具演示着:往肩上一扛,给腰间一别,不时发出“过去了都是好年景”的感慨!

记住乡愁之消失的手工业|终南山下的石匠

姚堂贵长叹一声:哎!当石匠没有不受伤的。脸上身上被石渣打破那都不算,胳膊腿骨折也是常有的事。有一年在太平峪采石,打三米高、三米宽、百米长的山洞,点导火索的人(1米燃3分钟)跑出洞就是一嘴的血(洞中缺氧)。张永林在涝峪采料时被石头打瞎了右眼,荆德厚在咸阳修立交不幸遇难,姚堂贵至今脚踝上还有小孩拳头大的伤疤。

那年月,他们先后为咸阳两寺渡大桥、西藏民族学院立交、周至金盆黑河引水导流洞、户县太平河大桥等工程采料,同时参与修建。这些工程中有他们辛勤的汗水,同时也体现了石匠的价值。

人类进入农耕时代后,一直以原粮饱腹,诸如黍、稷、粟、粱等,都是蒸煮而食。先秦时麦子从西亚传入中原,人们仍然蒸煮着吃,觉得粗粝难咽,但产量相对可观,也就小面积种植着。直到隋唐时期,发明了石磨、石碾,麦子被加工成面粉,才显现出它特有的特质,逐渐成为中原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可见石磨、石碾功不可莫。于是,终南山下就出现了以磨子(硙)、碾子命名的村庄。诸如孙家硙、谷子硙、碾庄等。

记住乡愁之消失的手工业|终南山下的石匠

随着磨子、碾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终南山下石匠的祖辈们,大部分曾以制石磨、石碾为职业。他们常年住在北山的“磨沟”,开采出“穿山石”锻造磨扇、碌碡,用下角料造石滚、石糟等。

在没有起重机械和车辆运输的年代,千斤重的磨扇和碌碡出山前,先在沿途路面上泼水,等结水成冰后,从冰溜子上推下山,再“四人联杠”抬到主家或集市销售。另一部分石匠则常年住在南山,开采坚硬的青石(花岗岩)制作碾盘。运送碾盘出山,须在碾盘下铺上数根滚木,用三头牛拉着,依次置换滚木滑动着前行。每天走四五里,一个碾盘运到黄堆村,也需要十余天。早年也有石匠,肩背装有工具的褡裢,走村窜乡,为人锻磨子、刬碾子。

据姚贵堂讲,解放前锻磨子很是吃香。磨子因为终日转动,一月左右就磨平了石齿,碎不了粮食,主人就请石匠前去锻磨。为使石匠用心做工,走到先给烧个大烟泡(鸦片),让抽上几口再动手。石匠揭开磨子上扇放于一边,左手握錾,顶住磨扇的齿缝,右手拿小锤击打錾子,錾尖起掉磨齿的石砾,用笤子扫去,名曰“溜渠”。等九拐九齿八十一道渠,全錾到一公分深后,用平錾修平磨面,然后用同样的方法锻上扇。最后一道工序则是石匠们的秘密,也是关键的一步,行话叫“浮清”。即在每条齿的右边用平錾刬去齿的大部分,留一个窄窄的小梁,用以裹挟粮食,出面率会大大提高。如果磨主人慢待了石匠,这一步也就被无言地省去了。

记住乡愁之消失的手工业|终南山下的石匠
记住乡愁之消失的手工业|终南山下的石匠

打钢楔 分裂石头

磨扇周边多次锻錾后就会变薄,中间部位就高于边沿,上下扇无法咬合,这时还要起膛:铲去高的部分。下扇的龙口(把粮食推向周边的石棱)高出磨齿,也要錾去。锻一合磨子一般要用十多个小时。20世纪60年,锻一合磨子或刬一台碾子,也就挣得一块五到两元钱。

有时也能遇到特殊的,令石匠们引以为骄傲的活计。说是有一年涝峪庙沟要在山顶上錾字,将姚贵堂用卷扬机送上山顶,在一棵树上拴好绳子,人吊在望不到沟底的空中,一锤一錾地在悬崖上凿出字迹。虽然许多年过去了,今天看到那些字的人,仍会赞不绝口。李超贵用一个废弃了的碾盘,为西安福莱电工合金公司錾出直径两米,厚25公分,中孔60X60公分的“开元通宝”石钱,背面还錾有两个福字,至今还竖于厂院内。

记住乡愁之消失的手工业|终南山下的石匠

石牛槽

石匠,这一石器时代的主人,从人类感知世界开始,就打磨工具;闲暇时在坚硬的岩石上刻画狩猎场面和生活图案,形成最早的象形文字文,到后来为人们生活生产釆料锻造器具,为帝王建造宫殿,为功德者竖碑立石,创造着不朽的石器文明。他们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传承着人类的历史。在现代化的今天,石匠已寥寥无几,幸存者也步入了耄耋,原始的劳动工具成了古董。但年近八旬的李超贵,还能轻易举起40斤重的石锁,在胸前左手抛出,右手接住;右手抛出,左手去接。让人感叹他的老当益壮,同时也不禁对终南山下石匠们肃然起敬!

作者简介

记住乡愁之消失的手工业|终南山下的石匠

沈秀芳:语文教师。退休后笔耕不辍,很多散文见诸于报刊及网络平台。文风质朴自然,生活气息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