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离婚数较过去下降四成,大家是又相信婚姻了?

离婚数较过去下降四成,大家是又相信婚姻了?

图:堆糖(侵删) 文:小梦

【夜行梦话,小梦倾听】:全网同名,欢迎关注,转载请授权,抄袭必究!期待您的故事。

在网上看到一组数据:根据相关部门公布的数据来看,截止到去年年底,全国共有213.9万对夫妻完成了离婚登记手续。

离婚数较过去下降四成,大家是又相信婚姻了?

较前年的数据来看, 下降了将近四成。而这个数据的出现,大多数是由于‘离婚冷静期‘出台的功劳。

在经历过30日的离婚冷静期后,有不少人还是选择了继续维持这段婚姻生活。

1.你又相信爱情了么?

离婚数较过去下降四成,大家是又相信婚姻了?

曾经听过一个朋友的故事,她和自己的另一半结婚3年多,两个人当初就是为了不被催婚,而选择了结婚。

从认识到步入婚姻的殿堂,总共不到一年的时间。可前两年的居家办公阶段,让他们本就脆弱的婚姻,更加的岌岌可危。

对于男生来说,他的生活习惯就是每天下午起床,凌晨休息,而女生偏偏是个早起派,每天五点起床,是自然生活习惯。

过去是因为他们会出门工作,所以没有多少时间可以用来相处,而如今,他们必须每天面对对方。

这样的环境下,让他们都无法适应对方的生活节奏,也讨厌自己的生活节奏被对方干扰,为此吵了很多次。

离婚数较过去下降四成,大家是又相信婚姻了?

其实,这件事对于当代很多为了结婚而结婚的夫妻来说,也算是一个常态,因为他们本身就没有很强的情感基础。

大家本就是为了搭伙过日子而在一起,所以对于对方的迁就和体谅,自然而然的就会变得薄弱,争吵的次数也会增加。

相较于那些因为爱情结婚的夫妻来说,这些夫妻,更容易选择离婚。虽然他们本身都不存在任何的问题。

所以说,离婚冷静期其实并不适用于所有的人,那些过不到一起去的人,不一定会因为结了婚,就一直迁就对方,选择生活下去。

2.人们都不敢结婚了

离婚数较过去下降四成,大家是又相信婚姻了?

有人说:“离婚数据下降不能代表什么,看看过去的结婚登记人数就知道了。”

的确,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大陆登记结婚的人口约为763.6万对,相较于2019年跌破1000万对,这已经是第三次跌破,数据来到了不足800万对。

这个数据本身的意义就在于,现在的适婚人口,其实更多的人都不相信婚姻和爱情,他们更愿意享受自己的生活。

其实,现代人不结婚的理由,无非是两方面,一方面,是觉得自己目前的收入和各项情况,不足以对别人负责;

另一方面,就是在看过很多别人的经历,和自己尝试之后,对于婚姻,已经心灰意冷。

离婚数较过去下降四成,大家是又相信婚姻了?

当代人的婚恋观念,其实就像曾经看到过的一位独居女性的发言:

“我觉得我是一个很懒的人,我讨厌没完没了的争吵,讨厌处理婆媳关系,更讨厌回到家还有数不清的家务活等着我去完成的这件事情,所以,我不恋爱,不结婚,最起码,这让我目前过得很开心。”

的确,有人会考虑,如果不结婚,那么等到父母百年之后,一个人注定生活会变得十分清苦,可是,这世界上本就没有完美的生活。

你选择了婚姻,不代表你会幸福,同样的,你不选择恋爱结婚,也不一定都是不幸的。

任何一条路,都是一柄双刃剑,既然你想要选择了,那么,你就要接受你以后将要面对的一切。

3.不要为了结婚而结婚

离婚数较过去下降四成,大家是又相信婚姻了?

《剩者为王》那部电影的评分不高,但是,里面金世杰扮演的那位父亲说过的那句话,却戳中了很多人。

婚姻这件事,从来都不是为了父母,为了亲戚,为了朋友,而是为了你自己,是你自己选择了你后面的生活。

那个人,可以不高不帅,可以在人群中很普通,但是,希望他能够在你的眼中是闪闪发光的。

你可以满脸骄傲地,充满自豪地,领着这个人来到你父母的面前说:“这就是我认定的那个人。我非他不行!”

离婚数较过去下降四成,大家是又相信婚姻了?

这和时间无关,和是谁无关,只和你的选择,和你的笃定有关。因为,你即将要过的,是你的下一段人生。

不管它是在你20多岁,30多岁,还是更大的时候才开启的,至少,你要是幸福的,充实的,为自己做了个决定。

就像你当初报考了自己心仪的院校,你取得了你最想要的工作机会,希望你的爱情,也不是由别人为你做主的。

永远,不要为了结婚而结婚,不要为了凑合而爱上某人。爱情是很虚无,但是,找到一个人,牵起他的手,真的可以抵御很多未知的可能。

4.人生,要学会及时止损

离婚数较过去下降四成,大家是又相信婚姻了?

总有人在刚开始的路上,因为一时头热选错了路,没关系,高架上会有下一个出口。

婚姻有时候,就像是一辆行驶在高速路上的汽车,若方向不对,即使离开也没有错。

你的人生,如果连你自己都将就凑合,那么,没有人可以帮得了你。

为了未来不后悔,请你学会,及时止损。

离婚数较过去下降四成,大家是又相信婚姻了?

以上,祝您好梦,晚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