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终于理解郎平重用受伤朱婷的原因,“朱婷不上谁上”或因别无选择

中国女排受挫东京奥运会至今已经多半年时间,但具体原因依旧扑朔迷离,唯一可以确定的原因就是朱婷旧伤复发导致的中国女排整体实力下降。不过在这个唯一可以确定原因的基础上,又引发了新的问题。那就是在已经确认朱婷旧伤复发实力衰减的情况下,为何还能得到郎平重用,而且还是在球队连战连败的情况下。是郎平抱残守缺,还是朱婷无可代替,或者是其他原因呢?

终于理解郎平重用受伤朱婷的原因,“朱婷不上谁上”或因别无选择

不可否认,健康的朱婷就是中国女排的“定海神针”,绝对的核心,有她在其他球员就有了信心和依靠,球迷也认为缺少了朱婷的中国女排就是一支二流球队。然而受伤后的朱婷还具备这样的能力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整个东京奥运会期间,朱婷打出了96扣,34中,16次失误、被拦,效率18.75%的效率。这个数据不仅是三大主攻手中最差的,而且较之于朱婷在里约奥运会中42.27%的效率,也是天壤之别,足见受伤后朱婷的能力与健康时根本不能同日而语。

终于理解郎平重用受伤朱婷的原因,“朱婷不上谁上”或因别无选择

另外在首战土耳其的比赛中,朱婷4分(15扣3中3失,1拦),效率为0。这样的数据不仅仅说明了中国女排集体不在状态,同时也说明旧伤复发的朱婷已经承担不起球队核心的重任。然而在随后的两场比赛中,朱婷却依然被郎平委以重任,继续扮演着球队核心的角色。对此不仅球迷不解,媒体也存在疑问,于是在采访郎平时抛出了这个疑问,没想到郎平的回答却是“朱婷不上谁上”。

终于理解郎平重用受伤朱婷的原因,“朱婷不上谁上”或因别无选择

听到郎平这个回答,几乎所有人都是一头雾水,不是还有李盈莹、刘晓彤、刘晏含吗,就算刘晓彤、刘晏含实力不及受伤后的朱婷,不是还有实力不俗的李盈莹吗,怎么就除朱婷之外就无人可用了呢?其中原因或许就在于郎平在培养李盈莹的方向上出现了失误,也是因为张常宁不胜任大主攻的位置。也可以说,在朱婷旧伤复发实力受限的情况下,不管是李盈莹还是张常宁,谁来替换朱婷打大主攻位置郎平都不放心。

终于理解郎平重用受伤朱婷的原因,“朱婷不上谁上”或因别无选择

众所周知,在李盈莹进入国家队四年的时间里,大多数时间都是替换张常宁出场,很少有机会替换朱婷。这不仅能说明李盈莹的进攻能力强于张常宁而弱于朱婷,也说明郎平对李盈莹的培养方向是小主攻。意图明显是最终实现大主攻渡轮,小主攻抢分的目的,以便比赛中李盈莹能分担朱婷在进攻端的压力。然而郎平的计划虽好,但也导致了李盈莹在国家队阵容里几乎没有任何打大主攻位置的经验。

终于理解郎平重用受伤朱婷的原因,“朱婷不上谁上”或因别无选择

至于张常宁,从进入国家队那一刻起,就是打小主攻位置,任务就是为朱婷提供后排保障,保证朱婷的进攻。进入东京奥运周期后,朱婷已经成为各个对手重点防范的对象,提高小主攻位置球员攻击力,分担朱婷的进攻压力已经势在必行。然而张常宁虽然是一名技术非常全面的球员,但进攻能力并不突出,调整攻能力更是一般。不但越来越不胜任朱婷对角的位置,而且根本不具备打大主攻位置的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郎平不得不选择把攻击力更强而防守能力较弱的李盈莹朝着小主攻方向培养。

终于理解郎平重用受伤朱婷的原因,“朱婷不上谁上”或因别无选择

郎平在把李盈莹培养成张常宁替补的同时,朱婷就没有了合适的替补人选,一旦朱婷出现闪失,便会陷入无人可替的窘境。然而当朱婷伤势出现反复,有可能影响到参加东京奥运会时,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于是才有了去年世联赛上张常宁和李盈莹都出现在大主攻位置的临阵磨枪。不过张常宁在大主攻位置上的惨淡表现让郎平对她彻底死了心。而李盈莹虽然表现亮眼,但她的整体状况却令郎平非常放心不下。

终于理解郎平重用受伤朱婷的原因,“朱婷不上谁上”或因别无选择

老将张常宁提不起来,小将李盈莹年龄最小,比赛经验最少,又没有多少打大主攻的经验,更重要的是李盈莹一直都是替补球员,突然让她打主力并承担球队核心的重任,郎平实在放不下心。此时郎平面临的局面相当于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用旧伤复发的朱婷首发出场,哪怕是输了比赛,也下不了决心让李盈莹替换朱婷首发出场。在如此煎熬的情况下,当有记者问及为何要用受伤的朱婷时,郎平自然会火冒三丈,少见地回怼了记者,“朱婷不上谁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