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夜市书店”闯难关

“夜市书店”闯难关

“老板,最新的《国家人文历史》到货了吗?”

“到啦。”说话间,书店老板王正合就把书递到了读者手上。

周末来临,位于金水路文化路交叉口西北角的“书刊报经济生活书店”也一派繁忙。这些天,王正合每天都穿梭于书店和书城之间,为进到最新的期刊、杂志忙活着。

书店不算大,书刊大都随意堆放在夜市书店入口的地面、台阶、或者朝向街边的木头架子上,散发着浓浓的“夜市”和“地摊”气质,也正因此,书店也有另一个名字——“夜市书店”。又因店面位于新通桥,也被书友叫做“新通桥夜市书店”。

“夜市书店”闯难关

《读者》《意林》《青年文摘》《第一财经》《新周刊》《GQ》《ELLE》……在书店并不宽敞的空间里,却被塞进了近千种杂志、书刊,涵盖时尚、设计、艺术、新闻等领域,是郑州书友发现出版物、看见新奇世界的小小窗口。

今年,书店就迎来了25岁生日。这家郑州资历最老的书店之一,曾是一代郑州人心中买书、淘杂志的第一选择。也正是靠着这家书店,王正合一家才在郑州扎下了根。

王正合说,生意最红火的时候,光是店内工作人员就有八九人之多,逛书店的时候差不多都要侧着身子挪步。可近年来,随着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消费方式的更迭,进店买书刊的读者越来越少,书店也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

“夜市书店”闯难关

好在,王正合坚持了下来,书店艰难而顽强地生存着。

可天有不测风云,去年7月20日,特大暴雨突袭郑州,“书刊报经济生活书店”差点遭遇灭顶之灾,接着,疫情反复来袭,对于这家书店来说,无疑更是雪上加霜。接二连三的打击,王正合蒙了,“不知道还能不能跨过这一道道坎”。

书店陷入至暗时刻,在这紧要关头,郑州市以及金水区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企业经营发展的举措,书店终于迎来了曙光。

“夜市书店”闯难关

政策帮企业纾困,王正合自己也没闲着。今年开年,他便在店里竖起了“合租或转让”的广告牌,努力“自救”,“最坏的打算就是转让,但我会尽最大的努力让书店存活下去,哪怕是租出去一部分空间,让书店变得更小。”

更让王正合倍感温暖的是,有一些老顾客始终在默默支持着书店。王正合的手机里,不少顾客使用微信付款的次数都已经超过400次了,每当看到顾客拎着一捆捆的书刊离去,他心里都涌动着感动。

王正合说,如今,书店虽然经营仍然不容易,但好在已经步入正轨,这让他对未来仍抱有希望与期待。

“夜市书店”闯难关

曾经,“夜市书店”在经历暴雨和反复的疫情后元气大伤,现在,在一系列的扶持、老顾客的支持和悉心经营下,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也许,接下来它依然要面临着市场的惊涛骇浪,但至少在此刻,王正合和他的书店已经获得了继续前行的动力。

“书香广溢”——这是悬挂于书店正中的牌子,也是书店一直致力于实现的目标,更可能是即将迎接的未来。

(正观新闻记者 秦华 文/图)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