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传习录》4句经典,读懂的,少走很多弯路!最后一句少有人知道

作者:悦文书舍
《传习录》4句经典,读懂的,少走很多弯路!最后一句少有人知道

01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正德十一年,王阳明奉命剿匪,这个地方是四个省的交界处,这里是个什么地方呢?

这里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土匪。王阳明来这个地方就是奉命剿匪,当他圆满完成剿匪任务后,又有了新的想法。

他要开办书院,和他同行的官员弄得一脸懵圈,朝廷可是派你来剿匪的,不是来传道的,你这么一整,我们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回去领赏。

可是阳明先生心里很清楚,剿灭了土匪,只是治标不治本,要想治本就得让人们有良知,知善恶。

于是就有了他这句千古名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传习录》4句经典,读懂的,少走很多弯路!最后一句少有人知道

那“心中贼”是什么呢?

用佛家的话说就是我们的贪嗔痴慢疑。也就是我们的欲望和习气。贪心就是,看见好的东西就想着拥有得越多越好,不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

在小说《喜宝》中有这么一句话:“我要很多很多的爱,如果没有爱,那么就要很多很多的钱。

”物质永不满足,爱永远都缺。

好吃好玩的东西越吃越停不下来,只恨一个肚皮装不下,每天24小时不够用。漂亮的衣服,永远都差一件。

嗔恨心最典型的就是今天的路怒症,开车在路上,过马路的时候太慢,心里估计就已经开始有火了,前车开慢了,害我多等了一个红灯,脏话就到嘴边了。

痴心最直观的就是电视剧情里的爱情片,各种虐心,不是早了,就是晚了,总是爱不到一个时候去,明明都被渣了,还傻傻的幻想有一天他会踩着七彩祥云来接你。

明明心都碎了一地,自己还卑微的捡起来用双面胶粘好,自己骗自己,盼望着浪子回头金不换。

《传习录》4句经典,读懂的,少走很多弯路!最后一句少有人知道

慢是什么呢?傲慢之心,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我只是没有机会而已,在这群鸡里面,总觉得自己是鹤,看谁都觉得不如自己。觉得自己定非此中之物。人一旦有了傲气,就会变得眼高手低,干啥啥不行,和老爸斗嘴第一名。

疑是什么呢?就是怀疑,总是不相信别人,你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他不信,非要给你说某某以前怎么样,现在还不是过好好的。总是用那些小概率的特例来反驳你。“好吧,你说得都对”。

这些都是心中之贼,人要想消除掉有形的困难是很容易的,但是要消除心中这些无形的过分欲望和习气,是很难的。因此也有“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说法。

02

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

这句话出自王阳明的《传习录》。向下,就是自己的姿态放低些,谦让些。向上,就是把自己抬高,互相的争强斗富。

就是说朋友之间的交往,要互相谦让,这样就大家就可以走得下去,如果互相向上攀比,就很快心有芥蒂,慢慢就走远了。比来比去,不会在自己的内心下功夫,最后什么也没有得到,反而失去了朋友。

经常听见每次孩子考完试,朋友圈就会有人问孩子考了多少分,其实主要是自己想说自己的孩子考了满分,然后就是不停的说自己的孩子有多么优秀,多么自觉,多么自律,一般问别人孩子的,都是成绩好的家长,成绩不好的,从来不问这个问题。

比如我就从来不问别人家的孩子考多少分。比完孩子,比老公,最后成了塑料姐妹花。除了满足脆弱的虚荣心和优越感之外,不知道能得到个啥。

03

当下即去消磨,便是立命功夫。

王阳明被贬官去贵州龙场的途中,遭到了刘瑾派人追杀,虽然侥幸逃脱,但是也会常常担心刺客会不会再来,刚到龙场的时候,环境艰苦,到处都是毒蛇,还语言不通,吃饭都成问题。

每天都在担心和焦虑中度日,不知道明天会不会饿死,天天感叹:“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一天王阳明的焦虑到达了极点,所谓物极必反,就在这个时候突然就顿悟了,发现这些问题都是自己的心没有安顿好,要解决这些困扰,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活在当下。

渴了就喝水,饿了就吃饭,平时学习劳作,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当下就去消磨,当下就去用功。

《传习录》4句经典,读懂的,少走很多弯路!最后一句少有人知道

活在过去,就会从过去的经验和痛苦记忆中不断的去焦虑和担心,活在未来又总会不断的憧憬和幻想,希望越是美好,越容易让自己患得患失,害怕不能实现。

心就会在这过去与未来中不断的拉扯,耗费了精神,蹉跎了岁月。只有专注当下,用心耕耘,才能安心立命。

当我们陷入困境的时候,总是会绝望焦虑,害怕这个无底洞越陷越深,但是却忘记了一个词叫做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相反,我们一帆风顺,蒸蒸日上的时候,又会不断的膨胀,认为事情会不停的变得更好,于是傲慢心就来了,得意忘形,目中无人,我们也忘了物极必反,世事无常,能做的就是活在当下,当下就去消磨,磨掉自己困难的事,磨掉傲慢的心,磨掉懒惰的心,磨掉恐惧的心,磨掉浮躁的心。

04

只怕镜不明,不怕物来不能照。

王阳明说:圣人的心要像明镜一样,遇到什么东西都能照得清清楚楚,而我们平常人的心就是蒙上灰尘的镜子,很多东西都照不明。

为什么昏暗呢?因为欲望和习气太重。比如自己喜欢的人,就算有明显的缺点,也能自己合理化,找个合理的理由,选择包容。

同一件事情,自己喜欢的人做,叫做任性,自己不喜欢的人做了,叫做人品太差。爱喝酒的,就会说,不喝点酒人生就没有情趣了,爱抽烟的,就会说,连烟都戒了,生活还有什么乐趣。自己不喜欢的那个人做了一些好的事情,就不愿意承认,说别人不过是运气好吧了。

《传习录》4句经典,读懂的,少走很多弯路!最后一句少有人知道

别人赚了点钱,就会有人说,他不过是运气好,要是我有这个运气,肯定比他牛。就是我们的欲望和习气,让我们看不清别人,也看不清自己,看不清事物的本质。

只要心里的这面镜子能照见真相,就能做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还怕遇不到好人,做不成事业吗?

人不可能预知未来,很多的困难和机会都是在混沌的世界中缠绕不清的,看的见事情的本质,照得见事物的真相,自然能把握关键的节点,四两拨千斤,事半功倍。

《教父》中有这么一句话:“花半秒钟能看透事物的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情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