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当代年轻人不喜欢务农,会不会影响农业发展?

作者:渤海辍耕录

#为什么现在的人都不喜欢种地#

年轻人不喜欢务农,在历史上,也算是自古以来的事情。比如古代有“学而优则仕”的说法,意思是好好学习然后走仕途才是正道。至于说务农是非常不体面的事情。而到了前些年,年轻人也把读大学当白领、当工人、做生意,视为比务农有前途的事业。总之,自古以来,务农非常不受认可。

当代年轻人不喜欢务农,会不会影响农业发展?

而现代和古代的不同之处在于:现代的劳动力大多可以从事其他行业,避开务农,那么,农业的未来该如何发展?个人认为,这个问题,需要从为什么现在的人都不喜欢种地,来说起。

1、为什么现在的人不喜欢种地

其实不喜欢种地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回报率问题。

在过去,人们的选择余地不高,因此多数人之所以选择务农,是因为被迫的缘故:毕竟,走仕途、做大生意人人都想,但是能力不行,只能在家务农。也因此,很多教育机构宣传教育的重要性,也会说:农家子弟跳出农门的希望,就在于高考。这种说法,无形中歧视了农业人口、农业产业。而人们一旦有机会跳出农门,是绝对不会走回头路的。

务农不被认可,主要的原因在于两点:

当代年轻人不喜欢务农,会不会影响农业发展?

第一,回报率低。比如我家亲戚在山区种苹果,夫妇二人辛苦折腾一年,去除各项必要的成本,可能净利润就是二万块左右。并且,由于当下农业很大程度需要寄希望于自然条件,因此,很多天灾的发生,会导致农业人口出现血本无归的问题。这也导致了回报率低的同时,收入还不稳定。

第二,保障性。在城里找份工作,哪怕是进厂打工,最起码还可以有五险一金。而对于多数农业人口来说,他们如果在家务农的话,是很难有五险一金的——当然虽然农民可以购买农保,但是,购买农保的资金,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而没有保险,意味着养老、医疗都没有保障。

所以,从这些内容,可以理解,为什么年轻人压根不愿意参与农业劳动。

2、新农业

所谓强扭的瓜不甜。因此现代社会不可能强迫年轻人种地。不过,由于科技的发展,农业也会出现新的变革——那就是智慧农业。

其实这几十年,我们社会的农业已经出现了飞速发展——从80年代之前,种地需要耕牛,到80年代以后,很多经济条件不错的农村,都已经动用了水泵、拖拉机这些农业机械工具。农业生产效率也出现了一日千里的进步。

当代年轻人不喜欢务农,会不会影响农业发展?

而在未来,智慧农业,也会让农业成为很多人的白月光——也就是可望不可即的项目。因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智慧农业是不需要那么多的劳动力的。毕竟,将来的农业生产,都是机器人来进行。到时候,农场主,或者农业企业家,只需要几段代码,就可以驱动机器人,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并且,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数字经济的不断进步,农场产品的销路,也不会成问题。

不过,那时候,只有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的人,才有资格参与智慧农业的生产运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