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相公庄,“相公”辈出美名扬——襄阳有趣的地名29

作者:襄事襄史
相公庄,“相公”辈出美名扬——襄阳有趣的地名29

在现代人的印象中,“相公”一词是戏曲中的丈夫,是打麻将时不能胡牌的戏称。然而,在晚明至清初,“相公”一词却多用来指称有教养又不乏气节的读书人。在襄州区双沟镇有一个村庄叫相公庄村,村庄得名是因为读书人多吗?

从“客落湾”到“相公庄”

传说明朝初年,由于长年战乱,中原荒芜,朝廷多次组织将山西之民移往翼鲁豫皖等地。其中有郭氏两兄弟,迁移到现在的相公庄村所在地,见这里地势平坦,土地丰饶,便在此住下,勤劳躬耕,繁衍生息。 后来,村里陆续搬来了其它姓氏的居民,人口和经济日益发展壮大。因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是古代来往商客落脚的驿站,故名为“客落湾”。目前,村内现存光绪年间襄阳府尹题名的“客落湾”石碑遗址。

相公庄,“相公”辈出美名扬——襄阳有趣的地名29

郭家祖辈尊师重教,家教严明,村里不管男娃女娃,从小都要接受诗书和礼仪的教育。相传在每年县试中,村里必会考出几名秀才,遇上三年一次的乡试,村里考中举人的也不在少数。村里有个巷子考出去的文人才子最多,如今村民将这个巷子取名贤德大道。据村民口述,清朝末年,相公庄最后一任秀才郭伯家就住于此。

据考证,在清朝乾隆年间,村里有一位叫郭思贤的大人在朝中任高官,他学识渊博,不仅做官清廉,还乐善好施,经常帮助贫困的乡亲,资助孩子们读书识礼。 当地有习俗,对有学问、有名望的人尊称为“相公”,“郭相公”的仁义和美德被远近各村的人们称颂。村里自古德才之人辈出,“相公庄“便由此得名。

为纪念这段佳话,特立相公雕像,建设相公广场。村民们始终秉承尊师重教、知书识礼、孝贤仁义的传统家风,勤劳奋进,守望相助的优良传统延续至今,根植于相公庄人的文化基因代代相传,成为相公庄人自强不息的内生动力,从民国时期就读于国立武汉大学的郭休清,再到现在的华中科技大学博士黄炎一,南京理工大学博士郑琦琛,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宋月,中国地质大学硕士郑运杰,近年来,相公庄村还走出了郭浩、郭蕾、郭欣、郭灿等一大批名校优秀毕业生……相公庄代代出“相公”的美名成为相公庄人的骄傲。

美丽乡村“示范村”

相公庄村位于双沟镇西5公里处,交通便利 ,东邻郑万高铁,西临白河,与张湾镇隔河相望,北与郑张营村相邻,东与胡庄村接壤。相公庄村版图面积209.1公顷,全村共有4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共1680人,365户。外出务工人员较多,村内以老年人居住为主。相公庄村现有耕地2235亩,农田集中分布在村庄四周,视野开阔,以村民自种为主,种植种类较多,以土豆、花生为主,培育木槿树苗10亩。

相公庄,“相公”辈出美名扬——襄阳有趣的地名29

近年来,相公庄村借助有利时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体任务,服从镇党委政府安排,以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为重点,实行了新农村建设“一般村”到“示范村”的转变。走进相公庄村,一排外观简洁大方,统一仿古风格庭院的农房就是变化的见证。村里抓住美丽乡村建设契机,将整条贤德大道进行改扩建,经村两委提议并用以奖代补的形式得到村民一致支持,完成房屋整改16户,道路拓宽100米,并实现了弱电入地,既优化了环境,也减少了安全隐患。配套建设了可停车20辆的生态停车场,同时,织密了路网,推倒路旁高台,种满花果绿植,把条条“交通线”变成道道“风景线”。修建污水管网1030米,改造旱厕60余户,新建公厕1座,配套170个垃圾箱,14个转运箱,按照“一组一个”的配置,共聘请6名保洁员,通过“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区处理”的常态化机制,高效转运生活垃圾,并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加大垃圾入桶的宣传力度,营造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相公庄,“相公”辈出美名扬——襄阳有趣的地名29

“塘里都是杂草垃圾,晚上路边儿也没个亮光”“刮风的时候还能闻到阵阵恶臭”……谈起过去的干堰塘,村民们总有不少抱怨。相公庄村对堰塘进行清淤疏浚、岸坡整治等一系列工作,使群众脱离了污水横流,蚊蝇遍飞的生活环境,改扩建了以两个堰塘为中心的休闲文化广场。如今,小桥水色,绿草茵茵,垂木黄鸭的景象令人惬意,新修广场成为村民傍晚散步的好去处。广场以桃李湖为中心,两个小花园相互映衬,种有美人蕉、紫薇、月季、栀子花等绿植,湖上设有一座观光桥。作为相公庄村绿化亮化的重点项目,休闲广场的新面貌让村民们连连点赞。

未来愿景更加美好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相公庄村有一面笑脸墙。整块墙面记录了相公庄人一张张淳朴的笑脸。每年,村李进行“十星级文明户”和“六好”的评选,村里出了好妻子马贵梅、好媳妇吕文、好婆婆吴玉改、好丈夫郑奋超等优秀楷模。村里氛围融洽,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每一张朴实的面孔都透露着对近年来村里美丽蜕变的满意之喜。

相公庄,“相公”辈出美名扬——襄阳有趣的地名29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村还利用地势平坦,土地丰饶的地理优势发展高效农业,村内现种植有1000多亩地膜土豆,2000多亩起垄花生,流转土地50多亩用于栽植绿化苗木,充实了群众的腰包,也提高了土地集约利用。通过积极探索,摸索出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桃李湖和右手边的堰塘已经放入鱼苗,发展小规模垂钓旅游。同时,打造农耕文化,留住传承。在6组新建农耕文化博物馆,并扩展设立农耕劳作的实践体验馆,推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融合。

相公庄,“相公”辈出美名扬——襄阳有趣的地名29

盘活闲置空地,让原本“荒废”的公共资源再次焕发生机,这样的建设在相公庄也随处可见。两个小花园由原来的荒地统一规划,改建而来,等到周围的果树长成,将又是一个村民议事、民主评议的好去处。除了这两个小花园外,截至目前,村里还修建了30个“小三园”,拥有与此造型相同的瓦罐、坛子等简加工装饰,种植桃树、梨树、桂花树等绿植,安装路灯200盏,进一步完善了村内绿化亮化。

如今,相公庄景色独有、乡风文明、产业多元、乡愁情浓,相信能够吸引更多的乡亲父老回村建设,未来愿景也将更加美好。(崔瑞波根据双沟镇提供的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