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相公莊,“相公”輩出美名揚——襄陽有趣的地名29

作者:襄事襄史
相公莊,“相公”輩出美名揚——襄陽有趣的地名29

在現代人的印象中,“相公”一詞是戲曲中的丈夫,是打麻将時不能胡牌的戲稱。然而,在晚明至清初,“相公”一詞卻多用來指稱有教養又不乏氣節的讀書人。在襄州區雙溝鎮有一個村莊叫相公莊村,村莊得名是因為讀書人多嗎?

從“客落灣”到“相公莊”

傳說明朝初年,由于長年戰亂,中原荒蕪,朝廷多次組織将山西之民移往翼魯豫皖等地。其中有郭氏兩兄弟,遷移到現在的相公莊村所在地,見這裡地勢平坦,土地豐饒,便在此住下,勤勞躬耕,繁衍生息。 後來,村裡陸續搬來了其它姓氏的居民,人口和經濟日益發展壯大。因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是古代來往商客落腳的驿站,故名為“客落灣”。目前,村内現存光緒年間襄陽府尹題名的“客落灣”石碑遺址。

相公莊,“相公”輩出美名揚——襄陽有趣的地名29

郭家祖輩尊師重教,家教嚴明,村裡不管男娃女娃,從小都要接受詩書和禮儀的教育。相傳在每年縣試中,村裡必會考出幾名秀才,遇上三年一次的鄉試,村裡考中舉人的也不在少數。村裡有個巷子考出去的文人才子最多,如今村民将這個巷子取名賢德大道。據村民口述,清朝末年,相公莊最後一任秀才郭伯家就住于此。

據考證,在清朝乾隆年間,村裡有一位叫郭思賢的大人在朝中任高官,他學識淵博,不僅做官清廉,還樂善好施,經常幫助貧困的鄉親,資助孩子們讀書識禮。 當地有習俗,對有學問、有名望的人尊稱為“相公”,“郭相公”的仁義和美德被遠近各村的人們稱頌。村裡自古德才之人輩出,“相公莊“便由此得名。

為紀念這段佳話,特立相公雕像,建設相公廣場。村民們始終秉承尊師重教、知書識禮、孝賢仁義的傳統家風,勤勞奮進,守望相助的優良傳統延續至今,根植于相公莊人的文化基因代代相傳,成為相公莊人自強不息的内生動力,從民國時期就讀于國立武漢大學的郭休清,再到現在的華中科技大學博士黃炎一,南京理工大學博士鄭琦琛,中國政法大學碩士宋月,中國地質大學碩士鄭運傑,近年來,相公莊村還走出了郭浩、郭蕾、郭欣、郭燦等一大批名校優秀畢業生……相公莊代代出“相公”的美名成為相公莊人的驕傲。

美麗鄉村“示範村”

相公莊村位于雙溝鎮西5公裡處,交通便利 ,東鄰鄭萬高鐵,西臨白河,與張灣鎮隔河相望,北與鄭張營村相鄰,東與胡莊村接壤。相公莊村版圖面積209.1公頃,全村共有4個自然村,6個村民小組,共1680人,365戶。外出務勞工員較多,村内以老年人居住為主。相公莊村現有耕地2235畝,農田集中分布在村莊四周,視野開闊,以村民自種為主,種植種類較多,以洋芋、花生為主,培育木槿樹苗10畝。

相公莊,“相公”輩出美名揚——襄陽有趣的地名29

近年來,相公莊村借助有利時機,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生産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總體任務,服從鎮黨委政府安排,以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為重點,實行了新農村建設“一般村”到“示範村”的轉變。走進相公莊村,一排外觀簡潔大方,統一仿古風格庭院的農房就是變化的見證。村裡抓住美麗鄉村建設契機,将整條賢德大道進行改擴建,經村兩委提議并用以獎代補的形式得到村民一緻支援,完成房屋整改16戶,道路拓寬100米,并實作了弱電入地,既優化了環境,也減少了安全隐患。配套建設了可停車20輛的生态停車場,同時,織密了路網,推倒路旁高台,種滿花果綠植,把條條“交通線”變成道道“風景線”。修建污水管網1030米,改造旱廁60餘戶,建立公廁1座,配套170個垃圾箱,14個轉運箱,按照“一組一個”的配置,共聘請6名保潔員,通過“戶收集、村集中、鎮轉運、區處理”的常态化機制,高效轉運生活垃圾,并充分發揮黨員帶頭作用,加大垃圾入桶的宣傳力度,營造上下關聯、齊抓共管的良好氛圍。

相公莊,“相公”輩出美名揚——襄陽有趣的地名29

“塘裡都是雜草垃圾,晚上路邊兒也沒個亮光”“刮風的時候還能聞到陣陣惡臭”……談起過去的幹堰塘,村民們總有不少抱怨。相公莊村對堰塘進行清淤疏浚、岸坡整治等一系列工作,使群衆脫離了污水橫流,蚊蠅遍飛的生活環境,改擴建了以兩個堰塘為中心的休閑文化廣場。如今,小橋水色,綠草茵茵,垂木黃鴨的景象令人惬意,新修廣場成為村民傍晚散步的好去處。廣場以桃李湖為中心,兩個小花園互相映襯,種有美人蕉、紫薇、月季、栀子花等綠植,湖上設有一座觀光橋。作為相公莊村綠化亮化的重點項目,休閑廣場的新面貌讓村民們連連點贊。

未來願景更加美好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在相公莊村有一面笑臉牆。整塊牆面記錄了相公莊人一張張淳樸的笑臉。每年,村李進行“十星級文明戶”和“六好”的評選,村裡出了好妻子馬貴梅、好媳婦呂文、好婆婆吳玉改、好丈夫鄭奮超等優秀楷模。村裡氛圍融洽,村民們臉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每一張樸實的面孔都透露着對近年來村裡美麗蛻變的滿意之喜。

相公莊,“相公”輩出美名揚——襄陽有趣的地名29

鄉村振興,産業先行。在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村還利用地勢平坦,土地豐饒的地理優勢發展高效農業,村内現種植有1000多畝地膜洋芋,2000多畝起壟花生,流轉土地50多畝用于栽植綠化苗木,充實了群衆的腰包,也提高了土地集約利用。通過積極探索,摸索出了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的發展模式。桃李湖和右手邊的堰塘已經放入魚苗,發展小規模垂釣旅遊。同時,打造農耕文化,留住傳承。在6組建立農耕文化博物館,并擴充設立農耕勞作的實踐體驗館,推動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有機融合。

相公莊,“相公”輩出美名揚——襄陽有趣的地名29

盤活閑置空地,讓原本“荒廢”的公共資源再次煥發生機,這樣的建設在相公莊也随處可見。兩個小花園由原來的荒地統一規劃,改建而來,等到周圍的果樹長成,将又是一個村民議事、民主評議的好去處。除了這兩個小花園外,截至目前,村裡還修建了30個“小三園”,擁有與此造型相同的瓦罐、壇子等簡加工裝飾,種植桃樹、梨樹、桂花樹等綠植,安裝路燈200盞,進一步完善了村内綠化亮化。

如今,相公莊景色獨有、鄉風文明、産業多元、鄉愁情濃,相信能夠吸引更多的鄉親父老回村建設,未來願景也将更加美好。(崔瑞波根據雙溝鎮提供的資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