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败涂地!中国男足和文娱界的骂战,至少犯了三个致命错误

最近中国足球最火的话题,就是前国脚冯潇霆与著名相声演员巩汉林之间的“口水战”,并且在著名相声演员冯巩莫名其妙“被加入”之后,更是已经呈现出三足鼎立的局面。而男足与文娱界的“跨界之争”持续到今天,胜负可谓十分明显:无论是在舆论还是气势上,男足都颓势尽显,输得一败涂地。

一败涂地!中国男足和文娱界的骂战,至少犯了三个致命错误

粗略算来,中国男足在这场口水战中,至少犯了三个致命错误:

其一、絮絮叨叨,又臭又长。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社交平台写“小作文”的风气,被中国男足的球星们给学去了。遗憾的是,这帮大老爷们在球场上展现雄性力量还行,写起小作文还真不怎么得心应手。以冯潇霆深夜“卖惨”的小作文为例,全篇说得好听是了无新意;说得难听点就是“又臭又长”,状同怨妇,强行拉着看客们的袖子,一遍又一遍哭诉:“我好惨,真的好惨。”

问题是,冯潇霆这套话术一次可能还会引起外人的同情和思考;但用的次数多了,而且还是长篇大论,只能令外人更加厌烦。

而巩汉林和冯巩对于男足的嘲讽就有力得多。巩汉林用一个提案,冯巩用一个短视频段子,顺手就把男足给踩下去了,点到为止,这才是真的高明。从这个角度来看,最开始冯潇霆回应网友评论时的那句“让位给巩汉林了”,其实讽刺意味更足,也更简洁有力,但不知为何后来偏要写小作文,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坑。

一败涂地!中国男足和文娱界的骂战,至少犯了三个致命错误

其二、逻辑混乱,适得其反。

因为中国男足这方的长篇大论太多,引经据典太多,就容易出现逻辑混乱。比如杨程的小作文,前面分析中国足球的现状还头头是道,后面突然来一句“中国足球确实给球迷添堵,但巩汉林也没冲出亚洲啊”,这就纯属多余。因为如果偏要较真,那巩汉林“冲出亚洲”的标准到底是什么?作为资深小品演员,巩汉林可没少去世界各地表演,这算不算是“冲出亚洲”?相比之下,男足二十年年无缘世界杯,这才是真正的没冲出亚洲。

再比如董路,先是讽刺冯巩靠国足“蹭流量”,又提醒对方“中国女足”也吃海参。且不说冯巩身为中国相声界最有名的演员之一、靠国足蹭流量这个话题是否成立;单说用“女足也吃海参”来给男足当挡箭牌,这就等于是在给全国球迷搓火,原因不言而喻:女足好歹出成绩了,男足有什么?

反观男足的对手们:巩汉林说自己“从事表演三十多年,没给大伙丢过脸”;冯巩说男足“看着像海参,浑身是刺但是软”。这些都可谓是“精确制导”,直接轰在了男足的痛点上,最容易引起大众共鸣。而且讽刺就是讽刺,没那么多废话,也不东拉西扯,逻辑清晰明确。相比男足这方的选手们,高下立判。

其三、以己之短,攻彼之长。

这可能是中国男足这次最大的败因。巩汉林、冯巩这一批语言类表演艺术家,可能是中国最懂得讽刺艺术的人,招惹了他们,就等着以后被编排吧,而且编出来的段子绝对不带重样的。

一败涂地!中国男足和文娱界的骂战,至少犯了三个致命错误

至于中国男足这边,别说球员们的技能点本身就都加在了身体素质上,打嘴仗的能力先天不足;就算是几个以文笔犀利见长的“媒体人”,在挤兑人这件事上也远不如靠嘴吃饭的人。就好像前些年,郭德纲就曾把一批媒体记者喷得狗血淋头,观众看着也过瘾;而那些媒体人,别看平时也舞文弄墨,真遇到耍嘴皮子的专家,也只能败下阵来。

因此,男足这次硬着头皮就跟笑星们抢占舆论阵地,最终结局只能是让自己沦为笑话。有这个闲工夫,还不如想想怎么在专业上让人挑不出理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