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方放书法为何连入3届国展?

方放书法为何连入3届国展?

方放

自古以来女性书法家就少,所以当出现一个形象也好,字也写得好的女书法家,被大家广泛关注,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北京书协副主席方放,就是一位被广大网友关注且好评颇多的书法家。方放出生于书香门第,这在经历过文化断层的年底,是殊为珍贵的。这样的背景,让方放自小就打下比较好的基本功。

方放书法为何连入3届国展?

方放书法

方放的书法,真正被大家瞩目,还是在书法国展上。虽然当今的书法展览被人诟病很多,但在促进青年书法家成长的作用上,国展仍是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方放曾获得第五届、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优秀奖,也连续入展过全国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书法篆刻展。这说明方放的书法创作,既有较高的水准,又保持得比较长久。

方放书法为何连入3届国展?

在书法国展上,也曾出现过一种现象,某位书家突然获奖,成为万众瞩目的明星书家,然而在短时间内却销声匿迹了,这并不是因为他成名后隐遁起来了,而是再投稿连入展都难。

当今书法创作风尚多变,审美也没有十分固定的标准,所以才出现了获奖后不能入展的现象。以此来反观方放的经历,恰好可以证明她的书法走的是比较中庸的路子,这也是中国书法数千年以来一直引以为经典的路子。

方放书法为何连入3届国展?

方放的书法有一股静气,这在崇尚艺术性表达的书法大环境下,显得尤其难能可贵。书法虽然是一种视觉艺术,但它需要书法家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所谓的“书为心画”“字如其人”,都是指一个人的书法,是其审美眼光、知识修养的外在表现。

方放的书法宛转悠扬中又显出笔力的劲健与柔韧,仿佛冲破了笔与纸,但又很好地控制在法度之内,妍美淡雅,秀逸飘荡。无论是外在,还是内在,方放的书法都展现出美好的特质。

方放书法为何连入3届国展?

如果按照取法来看,方放的书法主要是沿着二王一路的行草展开的,既有二王的典雅,又有赵松雪的端庄,另外还有苏轼、黄庭坚、米芾的用笔特征。

我们常说学书法要“入古出新”,然而有的人入得了古,却困囿在古中;更有人连古意的门还没入,便着急忙慌地出新,最终成了狂怪、低俗的江湖字。

方放的书法明显是从古人中来,又能融汇多家经典,最后写出了自我面目。说她的书法能够入古,是因为有古典的气质——用笔流丽,结体俊朗;说其书法能够出新,是因为写出了现代情感——善于对线条做大幅度处理,起伏跌宕,一气呵成。

方放书法为何连入3届国展?

除了行草书以外,方放还擅长楷书,依然是以二王一路的赵松雪为取法对象,尤其是对《三门记》涉猎较多。赵松雪的楷书,平正停匀、清秀婉约、意态闲适,自带一种风流气质。

方放的楷书吸收了赵松雪楷书的优长,写出来宁静优雅,但又一点也不虚滑柔弱。更难得的是,她能够将楷书写得极为活泛。现场看方放写楷书,即便是蝇头小楷,都写得慢慢悠悠、笔笔到位,这让她的书法在清丽的面貌下多了厚重之气。

方放书法为何连入3届国展?

笔者有个不成熟的看法——当代书法家,女性的作品比男性的作品要耐看。方放毫无疑问是女性书法家中的佼佼者,既能守正,又能出新。她的作品既没有声嘶力竭,又没有摆弄取巧,展现的是一派自然天机。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