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重拾信心的店主带着复旦旧书店回来了!

重拾信心的店主带着复旦旧书店回来了!

“你让我再花个10年或者20年的时间,来重新去打造这样的一个文化学角落的话,我也没那种精力和信心了。”这是去年闭店时,店主张强神情落寞留下的话。去年年底,为配合区域楼栋整改规划,曾在一代又一代读者心中留下深深烙印的复旦旧书店正式关张。

而如今传来好消息,宝藏小店即将“回归”,新址就在伟德路88号,大学路附近,目前正准备设计装修,是什么让店主重拾信心老店新开?

带着这样的疑问话匣妹走近了店主张强。

重拾信心的店主带着复旦旧书店回来了!

店关了,但张强万万没有想到,网上对于这家店的思念却越来越长,“60多平方装了5万多册藏书的‘宝藏小店’”“老式木楼梯和电风扇嘎吱作响”“闭店前最后打卡,结账排队要“金鸡独立”,最高频的留言是“等你回来”齐刷刷地列了几十层楼。

读者的期待使张强下定决心“继续经营”,但落地选址成了眼前的实际困难。原址所在楼宇消防安全不合格要整修;而外面陆续有企业和机构发来免场租费邀约,他也都婉拒了,因为杨浦承载了这家书店太多记忆。从摆地摊开始张强就在复旦周围,他“怕”离开这里,“是五角场街道在帮助我,开车带着我出去找店铺。”

重拾信心的店主带着复旦旧书店回来了!

开着私家车陪张强一圈一圈找店面的是五角场街道社区管理办副主任郁磊,他的工作本上清晰列出了选址定位:贴近大学,离消费者要近,租金比较敏感。就算是摸清街道区域的“老司机”找这样一家心仪店铺也并非一帆风顺,他陪张强前后谈了6、7家铺子。

郁磊回忆,“往往碰到离消费者近的地方,旧书店租金接受不了;租金能接受的地址,又远离消费者,的确蛮难调和的。但我们街道也没有放弃,一直搭建平台,终于找到了满意的选址。”

重拾信心的店主带着复旦旧书店回来了!

新址位于大学路支路上的伟德路88号,路旁的两排粉樱已含苞待放。和原址相比,新店面积翻了一倍,挑高4.4米,张强执意要保留原来的楼梯设计格局,“我最满意的一个地方其实是二层,很多读者特别怀念就是我们原来这种格局。原来的地方就是乱,这里以后乱中要加点有序,大体上进行一个分类,这对好多读者来讲是件好事,因为他们一直在提醒我这件事情”。

重拾信心的店主带着复旦旧书店回来了!
重拾信心的店主带着复旦旧书店回来了!

条件环境比原来更好、更安全,张强想要开好店的劲头也更足了“真的是得到了很多很多支持的声音,给我的信心太大了,能够重新把这个地方打造成一个大家乐意来的文化栖息地。”

读者、五角场街道、杨浦商贸……这一路张强感谢了很多人和单位,这些名字让曾在闭店时说“没有精力和信心”的他重拾了热情。也谢谢张强还这座城市一个约定,春暖花开季,书香萦绕大学路。

重拾信心的店主带着复旦旧书店回来了!

记者手记:

一直以来,五角场周围集聚着很多爱书之人,包括辖区复旦、财大等7所高校的师生,8个科技园区的青年知识工作者。除了复旦旧书店之外,五角场还有书城、大隐书局、学悦风咏书社等约10家实体书店,那为什么我们还是希望它留下呢?

因为在读者眼里,复旦旧书店是一种选择。学生们踩着单车而来,白领们带着工作了一天的疲倦而来。除了新书、网购,我们可以用更实惠的价格在线下不期而遇淘书的惊喜。那些书的年龄或许比自己都大,加持了前人密密麻麻的读书笔记,旧书店寄予了人们内心的情怀与希望。

而在张强心里,复旦旧书店是一种坚守。教授们是这里的常客,常常在放学或者下课后,跟张强高喊,“不让你下班的人又来了!”这些片段,定格下学者们爱书如珍宝的光阴,也是张强一直坚持下去的原因。他中意旧书可以在时光的痕迹里看到历史的大浪淘沙。

从街道来看,旧书店是大学周边应有的一道风景线。五角场的书香气质和商业繁荣是融为一体的,每一家书店都各有千秋,人民需求的多样性会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

对这座城市而言,我们会尊重每个群体的需求,以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城市治理实效的标准。这家旧书店的回归,能让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体会到“人民城市”的温度,会让大家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格”。

-本文完-

版权声明:转载前请联系后台授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