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威马对“锁电”沉默如谜,多元化电池供应商策略还走得通吗?

摘要:发酵数月,威马“锁电”问题牵动数百位车主,以及正在观望的消费者

▲ 图源IC

文 | 郭宇

编辑 | 赵成

这是威马从自燃召回事件以来面临最大的舆论风波。

超过500名威马车主发现自己的车辆在保养后续航降低,质疑威马在未告知用户的情况下限制电池容量,导致续航里程“腰斩”——原续航里程400公里的威马EX5,在保养后续航里程仅剩200公里左右。

电池容量限制导致续航里程缩短,也被称为“锁电”,通常是厂商通过调整电池管理系统(Batter Management System,BMS)实现的,该系统负责“掌管”车辆动力电池的电压、充放电上限以及速率。

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动力系统负责人杨良会表示,其实所有的电车都有“锁电”这个现象,区别就在于藏得多还是少,有的厂家锁5%、有的锁10%甚至更多,而这样操作都是为了保护电池的安全性、延长电池寿命。

去年以来,广汽丰田iA5、小鹏P7、北汽EX360、上汽荣威ERX5都曾被曝通过软件升级等方式“暗中锁电”。但如威马车主一般声势浩大的维权行动却并不多见,有车主更直接喊话威马CEO沈晖,想把威马“送上”3.15。

“锁电并不属实,截至上周,威马汽车已经邀约了247名用户进店检测,但受制于每个用户的时间和检测意愿不一致,目前完成检测的车辆有38台,均未检测出问题。”威马汽车方面向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表示。

但这并没有说服部分车主。“锁电”事件发酵数月,无论是100多位车主联名向威马汽车发送律师函,还是近600名维权车主要求威马汽车与被“锁电”全体用户对接沟通,威马汽车均未正面回应。

此外,威马一直以来采用多元电池供应商的策略也受到质疑。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了解到,自从威马推出第一款车型以来,与其合作的电池供应商至少有7家。能否“hold住”这么复杂的供应链,如何改善品控,都是这家企业未来发展路上必须要面对的难题。

续航腰斩,检查称电池很健康

1月10日,173名威马车主委托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向威马汽车发送律师函。

其中一名车主陈洪告诉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2021年6月,他发现自己的威马EX5在保养后续航里程减少到207公里左右。“2018年12月买的车,算上国家补贴后,车价25万元,只跑了3.5万公里,续航掉了一半合理吗?”

还有不少威马车主也在保养后发现续航减少。他们表示,威马汽车实际续航里程与宣传严重不符,为掩盖威马汽车自身重大安全缺陷采用隐瞒、欺骗手段缩减汽车电池容量。

威马对“锁电”沉默如谜,多元化电池供应商策略还走得通吗?

事件的核心在于,用户认为威马在未经用户同意的情况下,对车辆进行“锁电”,即将车辆电池容量降低,使续航里程降至原额定续航里程的三至四成左右。

威马汽车告诉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续航下降是冬季气温降低所致,并非威马刻意“锁电”。

但这一说法未能得到陈洪的认可,因为他发现车辆续航里程减半时正是在夏季。

对“锁电”更大的质疑来自2021年12月23日至2022年1月15日期间,威马举办的一次“迎新年用户特优”活动。

活动期间有1.8万名用户获赠了全面车辆检查服务,部分用户将车辆送去检查以后,发现自己的车辆续航里程大幅下降。“在保养后,车辆的满电电压从原来的408V降至400V以下。综合工况为400公里的车型,实际续航里程仅为180公里左右,缩减幅度超过50%。”一位车主表示。

针对这一次保养,威马汽车表示,没有在保养过程中“锁电”,并称该次维保不涉及BMS升级,也不存在车辆动力电池“锁电”的情形。

部分车主在消费者投诉平台上投诉威马的续航问题以后,威马汽车官方账号回应称:“我们诚邀每一位抱有相关疑问的用户,前往就近售后门店进行车辆全面检测”,并称威马推出了“动力电池终身免费质保服务”,当车辆动力电池正常衰减超过20%后,将提供免费的维修或零部件更换服务。

抱着将信将疑的心态,陈洪和另外50多位车主到了售后门店检测。但陈洪告诉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截至目前没有一个人的车检测出来有问题。

“截至上周,威马汽车已经邀约了247名用户进店检测,但受制于每个用户的时间和检测意愿不一致,目前完成检测的车辆有38台,均未检测出问题。”威马汽车方面向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表示。

陈洪认为,检测内容和锁电完全无关。门店工作人员告诉他,无法对锁电进行检测,只能对电池的电池健康度和气密性进行检测,最后的结论是电池健康度为96。“电池衰减程度有一个国家测算标准,他们没按照标准来,而是自己定义了一个数字,所以哪怕我的车续航只剩一半,依然没达到威马的质保标准。”

为何锁电?多元电池供应商策略受质疑

威马为什么“锁电”?维权的车主们认为,2021年5月有多辆威马汽车在正常使用场景下发生自燃,而厂商为了降低产品安全风险、规避大规模召回,选择了“锁电”。

近两年,威马汽车遭遇的自燃事件不在少数。2020年10月,有三辆威马EX5发生自燃;2021年12月,4天内又有3辆威马EX5发生自燃。而2020年的自燃事件还直接导致威马召回了1282辆汽车产品,召回原因正是动力电池的缺陷问题。

“由于电芯供应商在生产过程中混入了杂质,导致动力电池产生异常析锂,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电芯短路,引发动力电池热失控并产生起火风险。”威马汽车在2020年的召回公告中表示。

因此,这一次锁电事件中,维权车主很快将锁电和电池缺陷联系在一起。

不过,发去律师函后,维权车主连续一个多月追问威马,在社交媒体平台喊话威马汽车董事长沈晖,截至发稿仍未获得威马方面的正面回应。

陈洪告诉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目前参与集体投诉维权的威马车主已经增加到接近600人。2月14日,维权车主们“最后一次公开喊话”威马汽车和沈晖,要求公司与被锁电全体用户对接沟通。而威马依然选择了沉默以对。

面对舆论压力以及律师函,威马汽车为何没有官方回复?威马汽车对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表示,“我们的法务部门正在跟进处理这些情况。每个用户的情况不同,我们觉得一对一地跟用户沟通,了解车辆的状态可能会更好一点,我们的售后一直在邀约他们。”

而至于锁电问题,威马汽车告诉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威马没有“锁电”,“如果用户对续航能力有疑问,我们会一对一邀请用户前来检测。”

与其他造车新势力相比,威马的电池供应商最为多元,宁德时代、浙江谷神、苏州宇量、天津力神、苏州塔菲尔、瑞普能源和中兴高能都曾为威马的不同车型提供电池。具体到威马EX5,工信部的新车型公告资料表明,电池来自宁德时代和浙江谷神。

威马汽车联合创始人陆斌在2018年威马EX5发布时曾表示,威马选择搭载多家电池供应商的产品,是因为单一供应商的电池产能不足,并称倘若消费者对电池心存顾虑,可在购车时指定电芯供应商。

但在威马汽车上市之后,消费者不但不能选择供应商,甚至无法明确知道自己选购的产品用的是哪家供应商的电池。

如此多的电池供应商,如何保证品质?威马汽车对此回应道,“首先,电池包是电池的核心,威马的电池包是自研的,虽然有多家电池供应商,但这方面会进行质量把控。其次,威马汽车有比较完善的售后,动力电池终身质保是我们一直在承诺的事情,所以大家不用担心。”

(应受访者要求,陈洪为化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