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二千五百年前的“金句”

二千五百年前的“金句”

打开这篇推文的各位,你好啊。今天周一,你要控制对周六的渴望。这是玩笑话,不是什么金句。

不过今儿要给大家推荐两千五百年前的“金句”——也许你会说,这不就是几乎人人知道的《论语》吗?忘记谁说的,名著就是太有名,有名到不用读就感觉读过了。《论语》这部经典著作,穿越千年,常读常新。

要理想君说,《论语》非常接地气,连结起不同时空的人与现实。也因此,历来有各种解读版本。其中,钱穆注解而成《论语新解》,“体求简要,辞取明净,摆脱旧格,虽违前轨,亦具微衷。”

理想国版钱穆作品系列

第一批八种已上架。《论语新解》(增订新版)就在第一批里。书中最为精彩的是钱穆融合思想和生命体验的解读。不过今天推荐的,只是选摘其中的“白话试译”。

二千五百年前的“金句”

选自钱穆《论语新解》(增订新版)

二千五百年前的“金句”

0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先生说:“学能时时反复习之,我心不很觉欣畅吗?有许多朋友从远而来,我心不更感快乐吗?别人不知道我,我心不存些微怫郁不欢之意,不真是一位修养有成德的君子吗?”

02.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先生说:“满口说着讨人喜欢的话,满脸装着讨人喜欢的面色,那样的人仁心就很少了。”

03.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先生说:“领导一个能出千乘兵车的大国,临事该谨慎专一,又要能守信。该节省财用,以爱人为念。使用民力,要顾及他们的生产时间。”

04.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贡问如何才是一君子?先生说:“君子做事在说话前,然后才照他做的说。”

05.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先生说:“君子待人忠信,但不阿私。小人以阿私相结,但不忠信。”

06.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先生说:“由呀!我教你怎么算知道吧!你知道你所知,又能同时知道你所不知,才算是知。”

07.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鲁哀公问:“如何使民众服从?”孔子对道:“举用正直的,放置在邪曲的上面,民众便服了。举用邪曲的,放置在正直的上面,民众便不服了。”

08.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先生说:“不是你当祭的鬼而祭他,这是你存心谄媚。遇见你该当做的事不做,这是你没勇气。”

09.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先生说:“一切依照着利的目的来行事,自己心上便易多生怨恨。”

10.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先生说:“不要愁得不到职位,该愁自己拿什么来立在这位上。不要愁没人知道我,该求我有什么可为人知道的。”

二千五百年前的“金句”

11.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先生说:“遇见贤人,当思与之齐等,遇见不贤之人,当自反省莫要自己亦和他一般。”

12.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先生说:“父母的年岁,不可不常记在心呀!叫你一想到,又是欢喜,又是忧惧。”

13.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先生说:“一个君子,常想说话迟钝些,而做事敏捷些。”

14.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先生说:“说好话,装出好面孔,搬动两脚,扮成一副恭敬的好样子,求取悦于人,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亦认为是可耻。心怨其人,藏匿不外露,仍与之为友,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亦认为是可耻。”

15.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先生说:“我没有见过好德能像好色般的人呀。”

16.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孔子家里的马房被烧了,孔子退朝回来,知道了此事急问:“伤人了吗?”但没有问到马。

17.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子路问:“如何奉事鬼神?”先生说:“不能奉事人,哪能奉事鬼呀?”子路又问:“人死后如何?”先生说:“还没知得生,哪知得死呀?”

18.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先生说:“君子助成别人的美处,不助成别人的恶处,小人恰恰和此相反。”

19.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先生说:“他身正了,不待下令,那事也就行了。他身不正,就使下令,下面也不会听从。”

20.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叶公问行政之道。先生说:“近的人欢悦,远的人来附。”

二千五百年前的“金句”

21.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先生说:“君子易于和他共事,但难于得他喜欢。你讨他喜欢不合道,他还是不喜欢。待他使用你时,却量你的才具。小人易于讨他喜欢,但难于和他共事。你只要讨他喜欢,纵不合道,他仍会喜欢你。待他使用你时,却求全责备,凡他想要你做的,你都得做。”

22.

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先生说:“用不经教练的民众去临战阵,只好说是抛弃了他们。”

23.

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先生说:“他说来不怍惭,那就做来困难了。”

24.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先生说:“相聚群居,终日不散,言谈不及道义,专好逞使小聪明,卖弄小才知,这真难了。”

25.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先生说:“一个君子,不专因一人的说话来举荐那一人, 亦不因那一人行事有缺连他说话也全不理。”

26.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先生说:“巧言可以乱人之品德。小处不能忍,可以乱了大计谋。”

27.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先生说:“齐景公有马四千匹,到他死之日,人民对他没有可称的。伯夷、叔齐饿居首阳山下,但人民直到今天还是称述他两人。(《诗经》上说:‘为人称述,并不在富呀,富亦只是有以不同于人而已。’)就是说的像这样吧?”

28.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先生说:“在道路上听便在道路上说的那些人,是品德中的弃物呀!”

29.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先生说:“一个鄙夫,可和他共同事君吗?当他没有得到时,只怕得不到。既已得到了,又怕或失去。若怕或失去,他会无所不为,没有底止的。”

30.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子夏说:“小人有了过失,必把它来文饰。”

31.

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子夏说:“人的德行,大处不可逾越界限,小处有一些出入是可以的。”

32.

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子贡说:“纣的不善,并不像后世所说的那么过分呀!因此君子不肯居下流之地,使天下恶名都归到他身上。”

摘编 景宁 排版 熊Mur

配图《孔子》《影》

二千五百年前的“金句”
二千五百年前的“金句”
二千五百年前的“金句”
二千五百年前的“金句”

理想国·钱穆作品系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