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韩国去汉字化52年,为何总统大选都离不开汉字?

我是米局,关注国内外热点资讯、各国人文、国情、历史

韩国大选尘埃落定,韩国的新总统尹锡悦诞生了。不过米局对一件事情很感兴趣,那就是汉字。

尹锡悦在演讲时后面有8个汉字的条幅出现,那就是“必生则死,必死则生”。还多次被拍到手掌心写个“王”字,遭网友质问:总统是王吗?他是不是还活在朝鲜时代?在手掌写符咒,接下去是不是要跳大神了?

这就让人很疑惑,废除汉字52年的韩国,为什么还要使用汉字?

韩国去汉字化52年,为何总统大选都离不开汉字?

01 韩国人在独立后废除汉字使用地位

大家都知道英语在世界上的统治地位,甚至包括东亚地区。然而在古代,汉字和汉语也是世界流行统治语言。在古代朝鲜半岛、日本和越南、蒙古以及中亚地区,汉字都是很有影响力的。

古代朝鲜地区和越南地区一样,都曾被中原文明直接和间接的统治过,所以他们的汉字文化也是非常久远。

韩国去汉字化52年,为何总统大选都离不开汉字?

汉朝末年,朝鲜人开始使用汉字进行教育。十六国时期,汉字通过佛经再次涌入朝鲜半岛,汉字逐渐成为朝鲜半岛的通用文字。在唐朝的时候,朝鲜半岛进入统一新罗时代,汉字发展成为朝鲜半岛的官方文字。

朝鲜人和古代中国一样采用科举制度,书信来往,史书记载等全都都是使用汉字。但是朝鲜人毕竟语言和我们不同,所以孩子有贵族会汉字,民间会的相对少一些。

明清时期,往来中国的朝鲜知识分子,大多只能靠笔谈,才能跟中国人交流,精英尚且如此,老百姓就更不用说了。朝鲜民间曾发明过口诀、吏读、乡札等各种方法读汉字,但直到现在韩国人还只能用自己习惯的方式拼写汉字。

韩国去汉字化52年,为何总统大选都离不开汉字?

为了平民也能学习汉字,1443年,朝鲜世宗大王李裪颁布《训民正音》,发明了谚文与汉字一起使用,但当中有不少部件仍然有昔日吏读字的痕迹。但是几百年的推广效果都很不好,因为对于读书人来说,《训民正音》就是山寨货,远没有汉字高贵。所以,读书人李裪也是有看法的。对从这点来看,不得不说,古代朝鲜人三观还是比较正的。

而朝鲜半岛愿意使用谚文是日本侵略的作用,日本人强迫朝鲜人使用夹杂汉字的日语,反倒激起了韩民族的爱国热情,积极学习谚文。而等到韩国独立建国后,便开始大量推广谚文。

韩国去汉字化52年,为何总统大选都离不开汉字?

朴正熙和朴槿惠

1970年代,朴正熙带领韩国经济崛起,日益膨胀的民族自信心,促使韩国人想要放弃汉语教育。朴正熙写得一手好字,但却倾向废止汉字,1970年他发表汉字废止宣言。完全废除了普通教育中的汉字教育。

现如今的韩国虽禁止在正式场合下使用汉字,并停止了在中小学中教授汉字(但是从2011年开始,韩国的李明博政府已经决定将汉字重新纳入中小学的课程里),不过汉字在民间仍在继续使用,且可以按照个人习惯书写,但是现如今能写一笔漂亮汉字的韩国人越来越少。

李明博政府把汉城改为首尔,也是一种去中国化,去汉字化的体现。

看韩国影视剧的朋友都知道,在韩国影视剧里汉字出现的已经很少了,这就是废除汉字的作用。但韩国人依然离不开汉字。

02 为何韩国人离不开汉字

由于受中国文化影响2000年,韩国人实际上并不能完全消除汉文化的影响。

先从文化层面来说:

比如韩国的历史书籍完全都是由文言文书写的,如果不懂汉字,根本就读不懂韩国历史书。再比如韩国的所有历史古迹包括汉城王宫都是汉字牌匾和汉字石碑,现代韩国年轻人根本就看不懂,这就造成了历史文化的割裂。

再从生活层面来说:

朝鲜语单词之中近六成的单词是汉字词,使用谚文来理解文章脉络难度较大。另外,抽象的学术用语不用汉字的话,要做到正确理解是非常困难的。谚文本身就是为了配合汉语出现的,因此并不如英文等语言表达的完善,所以看到谚文歧义会非常多。

比如,韩国的身份证,99%都需要标注汉字才能解释清楚。由于朝鲜语/韩语中使用了大量的汉字词汇,并且重音现象严重,所以在需要严谨表达的场合时仍然会使用汉字。虽然在通常情况下人名、公司机构名称等均使用韩文书写,不过大多数的人名、公司机构均有其对应的汉字名称。而在商业领域、行政领域没有汉字会造成很多麻烦。

韩国去汉字化52年,为何总统大选都离不开汉字?

事实上,韩国并没有像北朝鲜和越南一样完全废除汉字,而是采取了韩汉并行的政策。70年代之前,除了韩国语中固有的词汇和助词之外,其余的汉字词直接用方块字表示。因为当年创制训民正音的时候,规定一个韩字对应多个汉字(音节为单位),所以用韩文字母表现出来的文艺就出现了同音不同意的现象。

文字生活混乱不堪。后来又逐步恢复汉字的使用,增加了汉字能力测试,规定初高中学生必须掌握多少多少汉字等等。

于是在1990年代后期,完全不识汉字的世代刚刚形成,在自己的切身体验和一连串的讽刺声中,要求汉字复活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而在90年代之后,随着中国日益成为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后,韩国不得不重新重视汉字的作用。因为,就算看在人民币的面子上,他们也不愿意忽视。

韩国去汉字化52年,为何总统大选都离不开汉字?

1998年,当时的韩国总统金大中发表汉字复活宣言。这次,在总统的指示下实现了道路标志和火车站(韩国国铁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用汉字标站名)、公车站的汉字并记。现在在汉城街头,汉字已经很普遍了。同样的,中国的大多数景区也粘贴得有韩国字样。这就是经济文化交流的作用。

另一方面,也有韩国人肯定汉字教育所带来的国际竞争力。如果可以写汉字,那么与大陆大陆、台湾省、大陆香港、日本及新加坡等地之间即可用笔谈的方法来沟通。丢掉东亚的共同文字“汉字”,就等于是减少国际竞争力。

在历史上,朝鲜半岛就使用汉字,在文化上他们也无法割裂和中国文化的密切关系。废除汉字的行为相当于否认历史。韩国人这一点上,态度没有北朝鲜坚决,就决定了废除汉字终究是一场闹剧。

而随着中国的越发繁荣,相信有一天,无论是朝鲜半岛还是越南等地区,都会让汉字再次回到曾经的位置。

如果觉得本文写的尚可,就留言关注吧。

目前10000+人已关注,关注我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