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矿山自动驾驶场景具备超千亿市场空间,它的优势在哪里?

矿山自动驾驶场景具备超千亿市场空间,它的优势在哪里?

编者按:《贺雄松带你读自动驾驶场景商业化》,带你读懂自动驾驶领域不同场景的商业化,客观、理性地解读商业化背后投资策略演进。

本栏目由辰韬资本执行总经理贺雄松与汽车之心联合出品,每周六更新,内容独家授权汽车之心发布。

你好,我是辰韬资本贺雄松,欢迎来到《贺雄松带你读自动驾驶场景商业化》第三讲。

从这一讲开始,我们将结合特定的自动驾驶场景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矿山自动驾驶场景,分析为什么这个赛道能受到资本的持续追捧?以及这个场景的现状和竞争情况究竟是怎样的?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01

矿山自动驾驶主要应用于露天矿开采

宽体车是主流

首先我们来分析下矿山自动驾驶的主要应用场景和车型的选择。

矿山开采分为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种方式。露天开采比例在大陆约为 20%,全球的比例约为 40%。

露天开采需要移走矿体上的覆盖物,得到所需矿物,因此露天矿运输的基本任务是将露天采场剥离的岩土(即废石)运至排土场,将采出的矿石运至选矿厂、破碎站或贮矿场。目前,矿山无人驾驶主要应用在露天开采领域。

矿山自动驾驶场景具备超千亿市场空间,它的优势在哪里?

资料来源:辰韬资本整理

在车辆选择上,露天矿山的运输车辆主要有大型矿卡、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和后八轮。

矿山自动驾驶场景具备超千亿市场空间,它的优势在哪里?

露天矿运输车辆分类

(资料来源:辰韬资本整理)

大型矿卡价格昂贵,年销量有限。单车售价高达数千万元,如一台载重 220 吨的大型矿卡,售价约为 2200 万元,国外的产品则更加昂贵。

因此大型矿卡在大陆并未得到广泛使用,它们通常由大型国有矿山采购。每年的新车销量也仅在 180-300 台之间。

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后文简称宽体车)是大陆的发明创新,是一种结合了公路重卡和工程机械技术设计和制造的自卸车,载重通常在 40-100t 之间,市场价格在 60-200 万元。

因为价格比大型矿卡便宜很多,矿区作业稳定性、安全性比普通公路自卸车好,近二十年来,宽体自卸车在大陆矿山得到了广泛应用。

我预计未来在矿区短距离运输上,后八轮可能完全被宽体车替代。

一方面,为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减少矿区范围内的车流密度,不同开采规模的矿山,都力求尽可能合理采用大吨位车型,以减少车辆数量。

另一方面,随着挖掘机吨位不断提升,铲斗容积也越来越大,铲斗的宽度已超过后八轮的宽度,因此采用后八轮对矿区的作业效率及工程进度等造成了负面影响。

随着宽体车产品日趋成熟,2010 年起,后八轮的市场销量逐渐被宽体车蚕食。

02

矿山场景落地优势明显

接下来我们分析矿山无人驾驶的优势,具体有三点:

首先,矿山场景不受路权限制。

自动驾驶开放场景的运营需要上公开道路,但目前法规方面尚不成熟,路权上有限制。而矿山是业主自己内部道路,路权方面相对比较简单,这是非常大的优势。

二是矿山场景的可塑性很强,对技术友好。

矿山场景的道路环境改造方便,比如要加一些路端的传感器很容易,且不需要复杂的技术。

在自动驾驶技术没有那么成熟的情况下,这可以让矿山无人驾驶车辆尽快跑起来实现商业化闭环。

综合来看,在自动驾驶的各个场景里,矿山场景能够比较早的做到技术可实现。

三是矿山场景的商业模型非常合理,并且市场空间大。

老一辈矿车司机慢慢退休后,年轻人都不太愿意做这个工作。

另外,矿山很多是连续作业,所以一台车会对应2-3 个司机,人车比高,这样无人化以后替代的人员数量会比较多,能够创造的经济价值也更大。

03

超千亿市场空间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市场空间。

目前矿区无人驾驶运输主要集中在露天煤矿,未来将逐步拓展到露天铁矿、有色金属矿、砂石骨料矿等。下面测算下各市场的规模。

露天煤矿国内年开采土石方量约 56 亿立方米,平均运输单价按 4.5 元每立方米测算,国内对应的土方剥离市场规模大概在 252 亿/年。

露天铁矿国内的土石方运输按 43.4 亿吨计算,平均运输单价 6.5 元每吨,国内对应的土方剥离市场规模大概在 282 亿/年。

有色金属矿国内每年的土石方运输需求约 32.7 亿吨,平均运输单价按 6.5 元/吨计算,国内有色金属矿市场规模大概在 213 亿/年。

砂石骨料矿在 2015 年至 2019 年产量在 170 亿吨-190 亿吨之间。砂石骨料几乎都为露天开采,平均运输单价按 2.8 元每吨计算,市场空间约 560 亿元/年。

综上,露天煤矿、露天铁矿、有色金属矿、砂石骨料矿等合计的土石方运输市场规模超过了1300 亿元每年。

粗略估算,海外矿区土石方运输市场规模亦有数千亿元。全球露天矿山运输市场规模总共达数千亿元,空间广阔。

矿山自动驾驶场景具备超千亿市场空间,它的优势在哪里?

04

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

最后我们来分析下发展现状和竞争格局。

从 2018 年开始,陆续有自动驾驶企业在矿山实地进行测试与商业试运营。

以易控智驾、踏歌智行、慧拓科技为代表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联合北方股份、同力重工、徐工等头部矿用车制造商,积极推进露天矿项目落地测试及商业运营。

中国矿区无人驾驶运输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头部企业均从露天煤矿入手,试点运行的项目多位于内蒙古、新疆等地区。

大陆煤炭产量高,且露天煤矿开采量占比逐年提升,市场前景好且集中度高,对土方剥离运输需求量大、开采工艺相对简单,非常适合初创企业作为首先探索的场景。

目前,行业的测试运行仍处于早中期。

从目前国内矿用车辆无人驾驶运输现状来看,整个行业已经处于批量试运行阶段,在大规模商用的前夜。

矿区运输实现无人驾驶,已不再是难事。

以易控智驾为例,该公司通过露天煤矿场景切入,专注做宽体车的前装方案,希望基于产品化的通用平台解决方案,切入矿山自动驾驶,为矿方和工程总包提供高效安全的无人运输服务。

易控智驾矿用车无人驾驶技术研发进展迅猛,目前已经形成了「调度指挥平台及配套调度中心、单车无人驾驶系统、网络通信系统、协同作业系统」四位一体的矿用自动驾驶运输运营落地应用体系。

为加速商业化进程,易控智驾与宽体车的头部公司同力重工达成深度合作,并获得了全球金属矿业巨头紫金矿业的战略投资,形成了深度绑定。

截止目前,易控智驾已在国家能源集团和特变电工等大型露天矿区进行了常态化试运营,成为业内率先切入真实运营场景的矿区无人驾驶公司。

随着技术和业务进展,易控智驾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将场景拓宽到金属矿山及砂石骨料矿山,并带着无人驾驶方案出海。

以上就是发展现状和竞争格局的介绍。

好了,这一讲我就先讲到这儿。

这一讲我主要分享了矿山自动驾驶场景的相关内容。可以知悉,矿山自动驾驶具备千亿级的市场空间且在各自动驾驶场景中落地优势明显。

最后,我想要来请你来谈一谈,你对矿山自动驾驶场景有什么看法?

期待你在留言区的分享。

以上就是这一讲的全部内容,我们下一讲再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