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朱元璋对功臣说:你儿子剑法不错,功臣将儿子首级砍下扔在他面前

作者:十四说历史

在大陆历史长河中,明朝是一个强大灿烂的王朝,明朝有着许多的令人赞叹的辉煌,如“五征漠北”“郑和七下西洋”,明朝的火器在当时也极其发达,当时的明朝,万邦来朝,空前强大。

明朝最令人称奇的莫过于开国君主朱元璋,这是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君主。他推翻蒙元统治,恢复华夏政权,建立明朝。为何一次说功臣儿子剑法不错,功臣便把儿子首级砍下扔到他面前呢?

朱元璋对功臣说:你儿子剑法不错,功臣将儿子首级砍下扔在他面前

一、布衣出身

朱元璋和历史上其它君主最大的不同就是他是由平民起家,最终统一天下的。这个难度是非常大的,放在现在这个社会,根本无法想象这是怎么成功的。

难度越大越能突出朱元璋能力之强,朱元璋作战勇猛,又懂文墨,是一个文武双全之人。他从参军入伍到开创自己的力量,一路上都是靠自己身先士卒,屡立战功得到。是实打实从战场上活下来的人。

可谓是天选之子,仿佛就是为了拯救黎民百姓而生,朱元璋从开创自己的队伍到建立明朝都是逆风局,打得最多的仗就是以少胜多的仗,这除了他本人的能力,和他身边的文臣武将也脱不开关系。

朱元璋对功臣说:你儿子剑法不错,功臣将儿子首级砍下扔在他面前

朱元璋开国的这套班底可谓是人才济济,有:大将常遇春,这个人被称为“常十万”,是因为他曾说“率十万之众,横行天下”;大将蓝玉,这个历史上仅有的五个“封狼居胥”之一;傅友德,这是一个从小将一路成长为大将的人物,后期的太子太师。

其他开国名臣还有:冯胜、沐英、耿炳文、汤和、邓愈、徐达以及华夏风云人物刘伯温。这些人每一个都是人中豪杰,都是独当一面的人物,正是有了这些人的帮助,才使得朱元璋如虎添翼。

众所周知,明朝之所以开创盛世,正是因为朱元璋前期为明朝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朱元璋平息天下以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加强了君主集权,废除丞相,打击脏官,惩治坏人,事事亲为,日勤不懈,使得明朝初期百姓拥戴,逐渐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朱元璋对功臣说:你儿子剑法不错,功臣将儿子首级砍下扔在他面前

布衣出身的朱元璋节俭是历史上所有君主之最,建造宫殿的时候,不要求漂亮华丽,只求坚固耐用,为了警醒自己,还让人在宫墙上写了许多历史故事。朱元璋的饮食也很节俭,平日只吃粗茶淡饭,从不铺张浪费。

二、开国功臣

以此看来,朱元璋科举勤勉,惩办污吏,体恤百姓,提倡节俭,可谓是一代明君。那么当初那些追随他打天下的功臣,朱元璋是如何对待他们的呢?他们又是什么待遇和下场呢?

朱元璋对功臣说:你儿子剑法不错,功臣将儿子首级砍下扔在他面前

其实这些功臣的下场真的不是很好,大多惨状令人唏嘘。汉明两朝是功臣下场最不好的两个朝代。就拿蓝玉大将军来说,蓝玉被锦衣卫指挥使蒋瓛告发谋反,最后被牵连的人数多达一万五千人,天下将军几乎全部覆没。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蓝玉案”。

除规模较大的“蓝玉案”以外,还有一位功臣的遭遇也很是让人唏嘘。功臣里有一个叫傅友德的将军,他和朱元璋一样,出身贫苦,世代为农,后来元朝腐朽,民不聊生,他投身军旅。

朱元璋对功臣说:你儿子剑法不错,功臣将儿子首级砍下扔在他面前

追随朱元璋以后,傅友德屡立战功。随常遇春救安丰,参加鄱阳湖之战,攻武昌之战,破张士诚之战,又平定山东。安定汴洛,北渡黄河,兵来临清,向北挺进,攻占德州、沧州。

后来又西讨巴蜀、北战大漠、南征云贵。战功赫赫,威名远播。为明朝的开局立下了汗马功劳。傅友德作战坚毅果敢,常常亲冒矢石身先士卒,攻打武昌时,脸上被敌人射中,仍然死战不退,可见其勇猛。

朱元璋对功臣说:你儿子剑法不错,功臣将儿子首级砍下扔在他面前

明朝开国后,朱元璋封傅友德为颍国公,念其功勋,又授予免死和世袭铁券。可谓显赫一时。可是这份显赫并没有一直延续下去,到了朱元璋晚年,傅友德的处境愈加艰难。

朱元璋的儿子朱标是朱元璋选定的接班人,朱元璋为了巩固朱标的地位,特意给他留了一批能臣武将,但极其不幸的是,朱标英年早逝,年幼的皇长孙朱允炆并不能服众,为了加强皇权,朱元璋开始处理功臣。

朱元璋对功臣说:你儿子剑法不错,功臣将儿子首级砍下扔在他面前

三、父子双亡

傅友德就是其中之一,很多功臣都是以谋反的罪名被处理的,当时的汤河敏锐地觉察到朱元璋的用意,于是请辞回家养老。这才得以善终。傅友德早年和蓝玉来往密切,朱元璋对他起了疑心,后来便召傅友德进宫。

傅友德回到都城以后,朱元璋宴请文武百官,也命人传令傅友德参加。这时的傅友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十分小心谨慎。傅友德并不是自己赴宴,他的儿子也一同在宴会之上。

朱元璋对功臣说:你儿子剑法不错,功臣将儿子首级砍下扔在他面前

傅友德的儿子没有按照规定佩戴剑囊,这一疏漏不巧被朱元璋发现,朱元璋很不高兴,但是并没有立即发怒。转眼到了宴会开始,傅友德不知是什么原因,并不想吃喝,对面前的菜没有兴趣,被朱元璋看见。

回想起傅友德的儿子没有佩戴剑囊,傅友德又不吃菜,朱元璋震怒,于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训斥傅友德父子欺君罔上,不懂礼数。傅友德听到这话,赶紧跪下认错。

朱元璋对功臣说:你儿子剑法不错,功臣将儿子首级砍下扔在他面前

这时的朱元璋话锋一转对傅友德说道:“你儿子的剑法不错吧”。这句话表面看起来好像在夸奖,其实是别有用意,傅友德的儿子没有佩戴剑囊,朱元璋的意思是“是不是有谋反的企图?”于是傅友德听到这的时候十分害怕,朱元璋的心思傅友德又怎么会猜不到?

这时的傅友德已经濒临崩溃,因为朱元璋最近几年的所作所为,又除掉了不少功臣,傅友德这些年过得很是煎熬,自己为国家出生入死,却仍然不被朱元璋信任。

于是傅友德将儿子的首级砍下来扔到朱元璋的面前,没想到的是朱元璋震惊之余又冷笑着说傅友德残忍冷血,虎毒不食子,你却连自己儿子都不放过。

傅友德听到朱元璋这么说,气愤不已。问朱元璋“这不就是陛下想要的结果吗?陛下不就是想要我父子二人的性命吗?”说完之后当场拔剑自刎。

即使这样,朱元璋也没有放过他的家人,傅友德家人被下令发配边疆。一代名将就此陨落。令人不胜唏嘘。太平本是功臣定,不见功臣享太平。

总结:

俗语有“伴君如伴虎”,在古代历史中,许许多多的功臣都落了一个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下场。权力是令人痴迷的,权力是令人不好把控的。

朱元璋对功臣说:你儿子剑法不错,功臣将儿子首级砍下扔在他面前

或许功臣是冤枉的,或许功臣是被权力迷了双眼,但是无论如何,他们这些功臣和开国君主打下太平盛世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君主应该记得他们的功勋。可最后却落得个悲惨的结局,令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