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月新能源销量:比亚迪暴涨7.5倍再夺第一,特斯拉不敌五菱获第三

3月8日,乘联会发布了2月份的销售统计数据,国内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达到了27.3万辆,同比猛增180.9%,新能源乘用车的渗透率达到了21.8%。

功夫汽车统计了各大车企公布的报表,只有特斯拉一家海外品牌进入前十,其余全部为国内品牌,其中比亚迪更是暴涨了7.5倍。

2月新能源销量:比亚迪暴涨7.5倍再夺第一,特斯拉不敌五菱获第三

实际上在1月份的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榜单中,国产车在前20名占据了足足17个席位,只有特斯拉的两款车以及大众的ID.4能够突围。

这样看来,国产新能源汽车是真的起来了。它们会对全球汽车的竞争态势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让功夫汽车带大家一起看一下。

(1)便宜、好用才是王道,国产碾压外资

“神车”宏光MINI EV依然占据着新能源销冠的位置,它在2月份卖出了26116辆,取得了同比50.9%的增长。

2月新能源销量:比亚迪暴涨7.5倍再夺第一,特斯拉不敌五菱获第三

这车的优点似乎已经不用赘述了,采用专业的纯电平台设计,虽然车长不超过3米,但居然做成了4座,可以说把空间最大限度留给人乘员。后排放倒之后甚至还能获得不错的储物空间,用于平常拉点小东西。

由于车身重量只有705kg,再加上电机第一时间输出最大扭矩的特性,宏光MINI EV的加速感居然相当不错,5秒左右的0-50km/h加速足够日常通勤。再加上好开好停,用车费用极低,还可以直接用220V电源充电,让它拥有了无敌的实用性。

宏光MINI EV性价比非常出色,前阵子,日本有一期节目,就是对宏光MINI EV进行拆解分析。然后结合动力电池、车身、空调压缩机、DC-DC转换器这些,发现它的成本在2.7万元左右。这还不算研发、制造以及渠道推广的费用,于是日本人也惊呼不可能打得过。

2月新能源销量:比亚迪暴涨7.5倍再夺第一,特斯拉不敌五菱获第三

比亚迪有6款车型进入新能源销量前十,最惊艳的依然是宋Plus DM-i和秦Plus DM-i,两者单月销量都超过万台。它们成功的原因显而易见,就是同级别性价比最高的混动车。比亚迪简化了混动车的控制逻辑,让DM-i变成了一套以电驱为主的动力系统。就是市区99%工况都采用电驱,发动机则一门心思在高效区间发电,这样一来它的驾驶感受与纯电车型无异,却又没有里程焦虑的困扰。同级别的合资车,不仅价格更高,还不能上绿牌,也不支持纯电通勤,比较之下比亚迪实在是太香了。

最近上市的海豚也非常火,堪称小车标杆。飞度大小的身子,却有朗逸级别的空间,一款10万级的小车,居然还配热泵空调,只能说比亚迪太会玩了。

2月新能源销量:比亚迪暴涨7.5倍再夺第一,特斯拉不敌五菱获第三

相比五菱和比亚迪,新势力们的技术积累和成本控制确实要差一些,但它们的市场洞察力却非常惊人。

之前有个年轻朋友提了理想ONE,他就直言理想ONE是他的dream car,确实非常“理想”。可油可电又没有里程焦虑,外出郊游是天然的露营点,还能车内投屏看球赛,也能外接车载冰箱等各种设备,他觉得这车击中了内心的软肋。另外一些中年朋友买理想ONE的原因就更朴素了,同级别的燃油车太贵,BBA都要50万+,普通品牌的7座SUV配置太素。二胎家庭俩娃都需要接送,油费太高,理想ONE价格刚刚好。

总而言之,国产新能源汽车的热销,归根到底就是完美满足了目标用户的需求,而且性价比确实出色。

(2)高度自研,外资厂商开始傻眼?

大力发展国产新能源汽车的意义,可能还在与摆脱对国外供应链的依赖。在燃油车时代,很多国内厂商甚至要向国际厂商买发动机,可想而知利润大半都被拿走了。即使是自产发动机,ECU控制模块,高压喷油系统这些核心部件,大多数也都是外资厂商生产的。而到了电动化时代,事情终于发生了变化。

2月新能源销量:比亚迪暴涨7.5倍再夺第一,特斯拉不敌五菱获第三

以最核心的动力电池为例,国内的宁德时代、比亚迪都已经跻身国际一线,中创新航、国轩高科、蜂巢能源这些,也都已经闯入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前十名。

宁德时代不仅是国内大部分车企的供应商,特斯拉、大众这些国际巨头,也一样要依赖它。比亚迪最近也与奔驰、现代集团等达成了合作,将向它们供应刀片电池。即使是暂时处于二线的蜂巢能源,之前功夫汽车去参观过它们的生产线,高速叠片工艺、对缝焊接、激光模切以及磁悬浮物流线这些全新的技术和工艺全用上了,雄心勃勃准备冲击全球前三。

而在动力系统方面,也只有极少数车企采用外资企业的电驱动系统,国内的驱动电机、变速器、电机控制器这些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基本摆脱了对国际厂商的依赖。

2月新能源销量:比亚迪暴涨7.5倍再夺第一,特斯拉不敌五菱获第三

即使是公认最难的芯片领域,国内车企也取得了不少突破。以吉利即将在今年第三季度量产的“龍鹰一号”为例,它实现了7纳米制程,算力已经达到了6400MT/S,并且能够提供51.2GB/S的内存带宽,一般的车机功能都能够满足。

以前这些国际厂商动不动就制裁、断供,现在可真的不敢了。因为它们发现这些国内车企都是越堵截越强,靠一个变速箱就能制住国产车的年代已经过去。

(3)欧洲想放弃碳中和,脸都不要了?

最近传出消息,法国和德国准备主导欧盟国家放弃碳中和,大幅度削减在光伏和新能源方面的投资。甚至提出要大力发展煤炭产业,从而降低各方面的经营成本。看到这样的消息,功夫汽车只想说一句,这些欧洲国家脸都不要了。

2月新能源销量:比亚迪暴涨7.5倍再夺第一,特斯拉不敌五菱获第三

前几年,这些欧洲国家开始搞“气候政治”,不仅提出了碳中和目标,还通过了《欧洲气候法》,要在2030年碳排放减少55%,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国内的法规也是被追着走,国四刚实现没多久,就催着上国五,而从2017年国五实施,到2019年国六实施,更是只隔了两年。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企业基本上是被牵着鼻子走的。刚刚把上一个阶段的核心技术拿下,别人新规就上台了,以至于高额的利润大多被这些国际车企赚走。饶是如此,这些西方国家依然在各种场合对中国的政策进行批评,似乎只要你不是躺下任它收割,那你就是有错。

2月新能源销量:比亚迪暴涨7.5倍再夺第一,特斯拉不敌五菱获第三

然而,如今我们也可以看到,国内雾霾治理卓有成效,光伏产业大幅发展,不仅大幅改善了空气质量,减少了碳排放,还在环保产业链中占据了高位。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欧洲国家居然来了个360度大转弯,转而表示自己要大力发展煤炭产业,可能下一步就是要抵制中国新能源汽车了。当然,别人的做法我们也管不了,只能说发展自己永远是最重要的。只有自身强大了,才会有足够的话语权。

(4)功夫拍案

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其实归根到底还是两个方面,一是对消费需求的完美洞察,二是对于成本的出色管控。而实现后者,主要得益于国内车企在科研技术上的攀登,不仅避免了被国际厂商卡脖子,还成功让自己在汽车产业链中占据了有利位置。

最近补贴退坡,原材料价格上涨,包括西方政策的调整,给国内新能源汽车带来了新的挑战。但功夫汽车相信,只要越过这座大山,前面一定有更美丽的风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