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签赠丨这“四劲儿”,让她长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

作者:用户6116823298

签赠丨这“四劲儿”,让她长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

初登讲台的职场小白

怎么一步一步从青涩走向成熟

一个普通的老师怎么快速成长

在农村干教育是不是

就没有出头之日了

评上一定职称后

职业发展是不是就触摸到天花板了

学科教学之余兼任其他工作

是好事还是坏事

帮助同行成长对自己的成长有威胁吗

你是否产生过

这样的困惑和疑问

你找到答案和新的动力了吗

今天,小师向你分享

2021河南教师成长书院

建明班班主任

中原教学名师丁桃红的

思想智慧——

本期签赠嘉宾

签赠丨这“四劲儿”,让她长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

丁桃红:2021河南教师成长书院建明班班主任,中学正高级教师、数学特级教师,中原教学名师、省劳动模范。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特聘硕士生校外导师,陕西师范大学特聘教师培训专家。濮阳市初中数学兼职教研员,濮阳市第五中学校长助理、数学教师。主持的15项课题分别获得国家、省、市级奖励,78篇论文发表和交流。2003年至今一直参与教师培训工作,著有《教师培训十五讲》《初中数学典型课例及评析》《初中数学知识典》《初中数学中考备考16招》《名师工作室(坊)特色活动设计》等。

签赠丨这“四劲儿”,让她长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

《桃李成蹊通杏坛

——我的教育故事》

丁桃红 著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签赠丨这“四劲儿”,让她长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

扉页(作者签名)

这“四劲儿”

让她长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

□ 李冠亭/文

经常有年轻老师有这样的疑问:

初登讲台的职场小白,怎么一步一步从青涩走向成熟?

一个普通的老师怎么快速成长?

在农村干教育是不是就没有出头之日了?

评上一定职称后,职业发展是不是就触摸到天花板了?

职业上是不是就没有发展空间了?

学科教学之余兼任其他的工作是好事还是坏事?

帮助同行成长对自己的成长有威胁吗?

签赠丨这“四劲儿”,让她长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

面对青年教师这样的疑问,丁桃红老师以自身成长为教材,在这本书中向年轻的教育同行现身说法。

我是丁桃红老师的大学同学,20世纪80年代,我们同一天走出大学校门,同一天走上工作岗位,后来又结为终生伴侣。

签赠丨这“四劲儿”,让她长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

我见证了她在教师专业道路上行走的每一步、成长的每一天。阳光、豁达、上进、敬业成就了她,让她一直走在教师队伍的前列;同时,熟悉她的人都说她身上有“四劲儿”:傻劲儿、拼劲儿、韧劲儿、钻劲儿。这“四劲儿”托起了她,让她最终长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

签赠丨这“四劲儿”,让她长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
签赠丨这“四劲儿”,让她长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
签赠丨这“四劲儿”,让她长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

目录(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1.傻劲儿

经常有朋友提醒她:“别人是干一分向外宣传十分,只有你天天早出晚归出傻力,从不想着向外宣传,你又不是不认识各大媒体的朋友,不具备向外推介自己的条件。”

她回答:“专业上只有出傻力,才能厚积淀。靠宣传扬名,专业指定深入不下去,也走不长远。专业成长的路上差一点功夫都长不‘瓷实’,而这点功夫只能靠傻劲儿才能积攒。”

从参加工作的第一天起,她就一心一意守护着教育职业,敬畏、虔诚、专注、笃定,她的专业成长史就是一曲靠傻劲儿铺就的奋斗之歌。

签赠丨这“四劲儿”,让她长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

在2021河南教师成长书院,丁桃红(左)代表中学数学班学员向导师潘建明献花并合影

2.拼劲儿

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她不惜一点力气。2020年4月份,四年一次的河南省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工作开始了,她带领工作室成员,为了把申报书中的两个500字,一个800字的内容提炼精致,废寝忘食,全神贯注,三个月掉了十几斤肉。

好朋友劝她说:“都到这个年纪了,不能像年轻的时候一样拼了。”她诙谐地说:“一辈子都这么拼过来了,也不差这一拼。”

签赠丨这“四劲儿”,让她长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

3.韧劲儿

“开弓没有回头箭”,是她做事的一贯风格。一件事情一旦定下来要做,即使条件再艰苦,她也会想尽办法、克服重重困难干成做好。

2018年,她打算通过任务驱动,以实战方式培育来自全省各地的15名准省级名师和骨干教师培育对象,计划集众人之力编写一本课例集,给广大年轻教师业务上以精准指导。

签赠丨这“四劲儿”,让她长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

可一到真刀真枪地干,才发现太难了。一线老师提炼水平欠缺,出手的东西缺乏典型性、示范性,工作室的老学员们劝她早放弃、别出冤枉力,她硬是坚持下来了,用了两年的时间,一遍遍修改,一次次沟通,最终于2020年,成功出版了《初中数学典型课例与评析》。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别人感觉干不成的事,最终,她都执着地做成了。

签赠丨这“四劲儿”,让她长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

4.钻劲儿

她遇事善于思考,有股钻劲儿。工作中搞不明白的问题,她常常反复琢磨,直至问题解决。多年来,她带领年轻教师持续不断通过课题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疑难杂症,她把工作中的真问题变成课题,做真研究,出真成果。

为解决学生个性化的数学问题,她带领工作室成员从2010年开始,十年磨一剑,聚焦于“初中数学知识点”资源的构建与研究,利用数学知识的纹理,梳理出“溯源”学习的思维导图,力求改变学生长期以来被动的学习方式。

签赠丨这“四劲儿”,让她长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

时光如梭,转眼已过知天命之年,丁老师一如既往在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跋涉——

她在教育教学领域的潜力,通过三十多年的教学实践持续迸发。

她赋能教育的定力让人瞩目,她躬身入局、执着坚定的教育情怀成了通往杏坛的路标。

她的教育故事将会启发更多的教育同行从坐而论道走向教育的行动自觉。

——本文节选自《桃李成蹊通杏坛——我的教育故事》一书序言

签赠丨这“四劲儿”,让她长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

阅读主张

读书要想有好效果,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要选准要读的书。读书的目的不一样,选择也不同。读书戒盲读、戒滥读、戒不讲方法的乱读。

当需要对某一个领域做粗浅了解时,需要搜集大量某方面的书籍,且在一定时期内快速浏览粗读,做到览全貌、知概况;当需要扩大知识面时,需要大量广泛地阅读、博览,做到跨领域、全方位拓展;当需要对某个问题做细致研究时,需要静下心来,潜心深刻地去研究书的内容,必要时还需要反复阅读,才能挖深井。

第二,读书过程中,要持有怀疑的心态,“尽信书不如无书”。好奇、怀疑是读书的好方法,怀疑不是说对于任何事都不相信,是说读书的过程中要多思考。

荐完书,就该送书了!

签赠丨这“四劲儿”,让她长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

参与规则

参与本活动的读者,请在文末留言区分享您的一个职业幸福瞬间。

留言被推送出且获得点赞最多的前10位将获得以上图书一本。

关于好老师、关于专业智慧、关于职业追求……你想要的答案,书中都有。赶快留言抢书吧!书已经准备好了。预备,开始留言——

给您足够的顶起时间,3月11日至3月24日中午12点!3月25日揭晓获奖名单。

喜讯通知栏:

获得2月25日“吴春来赠书”的以下10位朋友请提交个人信息:

1.行必果 2.向日葵 3.见,散 4.青 5.风轻云淡

6.众志成城 7.袁 8.沐 9.星期六 10.波波

恭喜这10位朋友,请在3月18日中午12点之前(过期视为放弃)用微信给“河南教师”发信息,告知个人中奖序号、详细地址、姓名和电话。请注明“吴春来赠书”字样。地址一到,小师将统一邮寄,请耐心等候!

签赠丨这“四劲儿”,让她长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
签赠丨这“四劲儿”,让她长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
签赠丨这“四劲儿”,让她长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原创稿件欢迎大家转载,转载时请务必注明出处“河南教师”。本公众号转载的其他稿件,版权归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欢迎联系我们,我们会在后续转载文章中声明。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