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提到养老问题,很多人都会不约而同地说去养老院。毕竟儿女们都有自己的小家,两代人住在一起难免会出现摩擦和矛盾,与其在家里受委屈,不如去养老院安度晚年。

因为在很多人看来,养老院不仅有许多志趣相投的同龄人,生活还悠闲自在,大家在一起聊聊天、打打牌、唱唱歌、跳跳舞,既不拖累子女,还避免了婆媳矛盾,简直就是最明智的选择。
然而,养老院的生活真的如预想中的那样舒心吗?其实未必。
102岁老人死于养老院,生前曾被护工绑在床上7天,一直在不停挣扎
2019年4月7日,102岁的老人高仔在南昌一家养老院去世,直到去世前,她还在不停地挣脱绑在她身上的约束带。
待老人的尸体被火化、安葬后,家人在帮其收拾遗物时向养老院提出,想要看一下老人去世前的监控,以便准确地确认老人去世的时间。
可在看监控的过程中,原本以为是自然死亡的家人,开始质疑起老人是非正常死亡,随后并向警察报了案。
原来,家人发现,老人在去世前曾多次被养老院的护工用约束带绑在床上。第一次老人侧身躺在床上被两名护工绑上,尽管老人多次示意不要绑,但仍未能阻止。护工离开后,老人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解开了约束带,但很快被护工发现,第二次又被绑上。可老人依然没有放弃,第三次约束带被加固地更紧了。直到当天晚上,老人想挣脱都没有挣脱开,渐渐地没有再动弹过……
但由于老人的尸体已经火化,公安机关以此案“没有犯罪事实”为由不予立案。而后警察又查看了老人去世前的监控,发现老人生前连续7天都被护工以同样的方式被约束。
5月16日,涉事养老院被停业整顿,并指出该养老院对入住老人进行保护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的行为,并存在比较严重的管理问题。
但对于相关部门的这一调查结果,老人的家人并不认可。不过,一些法律界人士表示:在老人不愿意被约束的情况下,养老院仍然这样做,并对老人进行了两次加固,其方式极有可能导致老人死亡,符合虐待被监管人罪,而养老院也存在监管不当和失职的过错。
为何养老院问题频出?
“老人被殴打”“老人被诈骗”“老人意外死亡”……
养老院不断被曝出各类事件,让人忍不住想问:为什么养老院问题频频出现?“老有所依”还有保障吗?
赡养老人,在中国传统观念中,是子女的责任,但现在是工业化社会,子女也需要养育自己的后代,工作很忙,于是这一责任就被转交给了养老院的护工们。可护工们却没有得到基本的尊重,他们在工作中会不可避免地和排泄物接触,部分人将他们视为了封建时代的“老妈子”,用护工的话说,干着伺候爹娘的事儿,却还不如保姆、阿姨受尊重。
大陆老龄人口世界第一,比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总人口都要多,老龄化的速度也是世界第一,还面临着未富先老、失能老人增多等挑战,而随着不婚族、丁克族的扩大,在未来,对于护工和养老院的需求更为旺盛。
护工的工作环境是即脏又累,而且是及其影响其自身心情的差事。护工心情的好坏可直接反映到她对老人的态度上,进而反映在老人的心里和脸上。也就是说,如果护工既能在较低劳动强度下工作,又能在干净卫生(相对)的环境里照护老人,那么,虐老憎老的现象就会减少。但如何能够让她们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呢?唯一的办法就是实现养老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让自动、智能化护理辅具替代绝大部分人工的体力劳动,让护工有更多的时间休息,提升他们的收入和社会地位,同时也能让老人们拥有体面的晚年。
比如:对于常年卧床的重度失能老人,排便一直是个难题。人工处理往往需要打开塞露、引便、翻身整理、清洁等步骤,花费半个多小时,并且对一些意识清醒身体失能的老人来说,隐私上得不到尊重,有了大小便智能护理机器人,可实现对大小便的自动感应-负压抽吸-温水清洗-暖风烘干,整个过程护工不接触污物,大小便在密闭管路中,可有效防止重度传染病的室内交叉感染,护理干净轻松,提高护理效率,维护老人尊严,让护理人员有体面地工作!
每个人都会变老,每个人都希望老有所依,能够拥有幸福安详的晚年生活。
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