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能干敢拼铸担当——追记云梦县经济开发区人大代表联络处主任谭辉

作者:湖北经济新闻网讯

参加工作29年,从乡镇到开发区,基层一线是他不断成长的工作前线;从计生、民政、综治,到乡村振兴、项目建设,能干敢拼、披坚执锐是他的不改初心。

正如他在微信签名中所写的那样:“人生何处无压力,激情满怀添动力!”

2021年12月7日,49岁的他——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经济开发区人大代表联络处主任谭辉,积劳成疾倒在工作岗位上。

他的同事悲痛地说,去世前一个小时,他还像往常一样到包保的村子转了转;去世前十分钟,他还在电话里记挂美丽乡村建设的进展……

能干敢拼铸担当——追记云梦县经济开发区人大代表联络处主任谭辉

“去世前十分钟,他还记挂着美丽乡村建设”

2021年12月7日,这一天是大雪节气,清晨的云梦骤冷。

谭辉像往常一样开始了忙碌的一天:

早上8时,和县乡村振兴局同志一起商谈乡村振兴工作考核迎检;

8时25分,与同事张坤商谈开发区和平村疫情防控及第三针疫苗接种工作;

8时59分,接听开发区四合村美丽乡村建设施工方电话,了解工程建设情况;

9时08分,他倒在自己的办公桌旁……

与他共事多年的同事汪洋唏嘘不已:“去世前十分钟,他还在接电话,记挂着美丽乡村建设。”

湖北玖隆再生科技公司行政经理密晓东难过地说:“太突然了,我都接受不了!出事前一天,谭书记还到我们公司了解2号厂房建设情况,询问有哪些困难。”

有人说:没在基层待过,你永远不知道基层工作开展有多难。

参加工作近30年,谭辉深深地扎根基层,无怨无悔。因为工作能力强,有拼劲、有方法,信访维稳、拆违拆迁等“腊骨头”,同事们第一个想到的总是他。因此,他多次被评为县“优秀公务员”,是2020年度“最美干部”。2012年12月,谭辉被孝感市委授为“创先争优”先进个人。

世间万物总有两面。硬着骨头拼工作的谭辉,对困难的群众却常施援手,和善温暖。

得知谭辉去世,所驻村的赵许村村民赵亮红着眼睛说:“这么好的人,咋说走就走了呢!”

谁心里装着群众,群众心里就装着他。谭辉出殡那天,跟他“扯过皮”的拆迁户、他帮助过的脱贫户,以及素不相识的群众代表近300人,自发送他最后一程。

能干敢拼铸担当——追记云梦县经济开发区人大代表联络处主任谭辉

“我是党员,有我在,今天的拆违就要搞下去”

开发区是经济建设的主战场,项目多,拆违征迁任务重,谭辉是专攻这块“硬骨头”的干将。

2021年7月,云梦县经济开发区对原水产局附近违建启动拆违工作,经过前期的宣传沟通,拆违比较顺利。

8月3日,谭辉正在现场指挥,突然,一辆小车冲到众人面前,一个男子从车上下来,叫嚣道:“看哪个敢拆我的房子!”

原来,该男子在水产局隔壁圈地建了一个小屋用来出租。得知要拆违,他要求按同等面积还一套房子。谭辉严词拒绝:“你这是违建房。”

看到男子杀气腾腾,谭辉冲上前凛声说道:“我是党员,有我在,今天的拆违就要搞下去!”男子被谭辉的气势震住了。

征迁,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和耐心。2014年,云梦启动曲阳河改造项目,需要征迁近500户。

历时7年,居民许某的一栋三层楼处于项目“锁喉”位置,一直拆不了,导致工程也动不了。2018年,接手征迁工作的谭辉决定啃下这块“腊骨头”。

许某在北京做生意,谭辉多次前往北京找其谈,期间遭受种种冷遇,他都毫不放在心上。反反复复跑了三次,许某终于被谭辉“磨动了”,去年签下征迁协议。他感慨道:“你老谭办事我佩服!”

而对弟弟谭雄民来说,哥哥谭辉的不近人情曾让他耿耿于怀。谭雄民在曲阳河附近有套三层私房,谭辉让他带头支持拆迁工作:“你是我的弟弟,要带好头,不能带坏头。”

尽管有埋怨,谭雄民还是签了字:“不仅没有多争取点,实际上还少算了点。”

能干敢拼铸担当——追记云梦县经济开发区人大代表联络处主任谭辉

“这个干部几好哦,心里装着老百姓”

在工作上,谭辉雷厉风行,对百姓却是充满柔情。

云梦县经济开发区乡村振兴办工作人员华丹抹着眼泪说:“当时,谭书记负责扶贫办工作,每天都会去河边村看望贫困户,询问政策落实情况。”

2018年夏天,谭辉和华丹一起去看望河边村五保户冷某。聊天中,老人说家里的电视机坏了,一个人在家里闲得慌。

过了两天,华丹准备安排师傅前去维修,老人告诉她:“那天你们走了后,第二天谭书记开车给我送来了一台电视机。这个干部几好哦,心里装着老百姓。我只是随口一句话,没想到他就给我送来了一台。”

华丹哽咽地说:“我后来问谭书记电视机的事,他说妻子在沙河上班,儿子在武汉,家里的电视没人看,闲着也是闲着。”说到这,华丹再也忍不住,放声痛哭起来。

“谭书记在工作上对我们严格要求,但也很体恤关心我们,我至今都不相信他已经走了。”四合村网格员吴琴泣不成声。

一旁的赵许村网格员李琼芳接过话语说:“我们网格员承担的工作繁琐,有时会发牢骚。谭书记常宽慰我们安心工作,并在政策范围内帮我们争取改善待遇。2018年,我们的工资涨了300元,可把我们高兴坏了。”

“我们都没有拍一张全家福,以后也没机会了”

“如果给他的工作表现打100分,我给150分。但对家人,他的表现是不合格的。”妻子杜芝辉身体不好,几次住院,谭辉都无法全心照顾。

看到谭辉过于忙碌,压力太大,杜芝辉十分心疼,开玩笑道:“你装个孬不行吗?”谭辉说:“人人都装孬,事情哪个做?”

说起儿子,谭辉七旬老母亲泪流满面:“他把工作看得比天大,我不怪他。”

有个周末,谭辉送父母到孝感城区走亲戚。车开到半路,他接到同事的电话,说有急事要等他处理。老人安慰他:“公家的事要紧,你忙你的,不用管我们。”心怀愧疚的谭辉只好给老人拦了一辆出租车,掉头就往回赶。

因为忙于工作,这么多年,谭辉几乎没有跟家人出去旅游。杜芝辉悲怆地说:“我们都没有拍一张全家福,以后也没机会了……”

尽管常常缺席,儿子谭启威跟谭辉却格外亲近。领到第一份工资,谭启威便给父亲买了一个茶杯,谭辉一直小心珍藏,舍不得用。2019年的父亲节,收到儿子520元的微信红包,谭辉又高兴地晒起朋友圈……

农历新年,谭启威从武汉回家过年,看着华灯初上的家乡、万家灯火的曲阳河畔,谭启威仿佛懂得了父亲:“为了这片土地,努力和奉献都值得。”(郑小妹 王德强 陈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