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网络的工具利器——拉黑

作者:正道行2818

拉黑,是网络时代才会产生的新鲜语词,但又不尽然,它更是用于对付对方的一种特有效的工具或手段,动词;这个动作的生动性也只有在网络上才会真实地切身感受体验得到,很形象;就好比一间灯火通明的屋子,突然一下拉下电闸,顿时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见了;拉黑大概就是由此而悟出来的灵感觉悟吧?不用解释,网络人一下全都明白了:眼不见为净,就是拉黑的真实体验!

网络的工具利器——拉黑

被人拉黑的感觉是很奇妙的,很困惑,究竟是让自己看不见对方呢,还是让对方看不见自己呢?或者是互不可见?如果是让自己不见对方,不愿见就不见罢了,何苦多此一举?难道此举会让内心的不见好受一点,有个畅快得瑟的安慰?若是让对方不再看到自己,对方也许根本就没打算看过来,又岂不是自欺欺人,自作多情?

近日,一个网名曰“远见卓识枫叶cd”的网友,让我体验到了拉黑的真正作用与目的。他私信我,估计是冲我关于伤痕文学的三篇文章来的。所撰三篇文章分别名曰《冲动一回谈“伤痕”》、《再谈“伤痕”话正名》、《别把“伤痕文学”读成“知青文学”》,都是针对“仿痕文学”的思考已见,一家之言。文章推出以后,得到读者普遍肯定;大概因为这个原因,他不便公开留言,于是以私信的形式向我表达不满的情绪;指责我是“卖国求荣”的“牛鬼蛇神”,我不以为然,因为不实;我在意的是他对党和国家己经定性的“四人邦”的辩解;我想,这才是反对伤痕文学的本质所在吧?

网络的工具利器——拉黑

私信截图

当我决定回复表达我的观点时,才发现写好的回复己经无法发出;系统告之,是因为对方己将我拉黑,禁止了我的回复。至此我才明白,原来拉黑的核心作用就在于堵嘴,阻止对方再言;不觉有些好笑,以拉黑取胜,是对对方的害怕畏惧,无胜可言,小儿科游戏!当然,一个人纠缠不清,死缠烂打,令人头痛至极,以拉黑对应他,则又另当别论。对这位拉黑我的人,我没拉黑他,还等着他有继续提出异议的机会。我认为,对不同见解,相互间还是以交流为宜,无法沟通也无害;意见相左,不愿沟通,用拉黑的方式应对,就明摆着是理亏的懦弱表现了。当然,被拉黑也让我明白了反对“伤痕文学”者们的真正立场:反对对祸国殃民四人邦的定性,肯定阶级划分“牛鬼蛇神”冤假错案的错误。我想,他们应该是文革中的受益者吧?当时是有话语权的!幸好我与“牛鬼蛇神”产生不了渊源牵连的瓜葛,否则吃不了兜着走,真会被这批人踩上一只脚永世不得翻身。

两天之后,又一名曰“优雅星空z ”的网友也私信了我,虽未骂后即把我拉黑,但直接开骂,出言不逊,也是让人惑然的。

网络的工具利器——拉黑

不敢公开留言,私信指责于我,总感觉有点见不得人的偷偷摸摸;他们让我明白,十年的极左还存在,他们反对对过去的任何反思,依然习惯打棒子扣帽子,对厘清历史是有害的;这种思潮否定社会现实中有阴暗不良的现象,否定伤痕的历史存在,企图让人忘却历史的记忆,抹杀这段历史;企图以“唱赞歌”假象掩盖对历史真实的反映与反思,不得不认为他们为什么害怕让黑暗的丑陋的存在见光?害怕人们看清真实?害怕将丑的爆光?人们希望光明,渴望正义,并不意味着爆光不堪的不良就等于丢弃或反对光明与正义;二者的同在就是真相,爆光一个,必然彰显另一个;这个逻辑道理并不十分费解!

我仍然坚持我对伤痕文学的观点:

一 伤痕文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污化为是阴谋的使然,是有意颠倒“阴谋”与“伤痕文学”出现的先后关系;真相是先有“伤痕文学”,才有阴谋陷害;无“伤痕文学”,不可能有阴谋的使坏;“伤痕文学”更不可能是西方阴谋策划后才出现的产物;

二 伤痕文学是对文革十年的反思,“抹黑说”是对它的阴谋污化;伤痕文学与文革前十七年无任何关系。“伤痕文学”的命名是对这一时期文学的概括,未必准确;若当初直接赋以“文革文学”之名,估计不会出阴谋论的妖蛾子。

(2022年3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