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百名劳模讲党史深入人心

作者:工人日报

阅读提示

这个用劳动模式讲述党史的纲领,从一开始就逐渐在党员和工人中"火烧"。特别是老劳动模式的参与,增添了历史感和分量感,扩大了方案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从3月24日起,每天上午9点05分.m,FM89.1MHz,由河北省承德市总工会和承德人民广播电台联合推出"空中微课堂——百名劳动模谈党史"节目准时播出。这个用劳动模式讲述党史的纲领,从一开始就逐渐在党员和工人中"火烧"。截至目前,该节目已播出90次,覆盖京津冀听众700多万。同时,银发劳动模特主讲者的幕后故事也在工人中广为流传。

旧的劳动模式讲述了党的历史

郭淑贤,全国先进工作者,85岁,61岁党员。她是第三期《百位劳工楷模谈党史》的主旨发言人,讲述的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昭。为了讲好节目,郭淑贤仔细寻找信息,遇到不确定的地方,她还经常向一位高中语言老师的女儿求知。

经过精心准备,郭淑贤顺利完成了节目录制。那天,她的感人故事感动了不少听众。

1959年获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的刘景文,原承德附属医院护士长。她7岁时加入儿童联盟,12岁时入党。在收到录制节目的邀请后,老人手写了一个三页的叙述者。刘景文手机无法使用,在儿子的帮助下完成了录音。通过讲述党的历史,刘景文回顾了他入党的经历,并写了一篇题为"回顾76年前入党的经历"的文章。

85岁的退休教师董秀静讲述了改革开放时期党的历史。录音时,董秀静静地开口清晰,表情有条理。"感觉就像回到了课堂上。老人说。然后,董秀静将播出的每一集节目都认真听完,并向承德市总工会工作人员发来信息:"我听了70多集,并做了笔记,很有教养,谢谢。"

精彩的开场白和劳动模范的遗憾

国能彦北电力承德供电公司高级工程师、全国劳动模范于春峰是"空气微课堂——百工模谈党史"节目的第一位讲者。他的主旨演讲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五四运动"。

为了讲得更生动,严春风查阅了许多书籍和资料,他还崇拜承德广播电视播音员李琳老师,学习发音技巧。在节目的录制过程中,有时需要补,于春风每次都积极配合。

3月24日上午,节目首播,于春峰完成了精彩的演讲。听完节目后,女儿对余春峰说:"爸爸,听听你的故事,我对五四运动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一定会活到这个伟大的时代。"

不过,对于全国劳动模范徐文龙来说,录制的"百名劳动模范谈党史"纲领,却成了他心中的可惜。徐文龙今年79岁。接到邀请后,许文龙在儿子的帮助下录制了很多次,但对自己的录音效果并不满意。最后,他把儿子托付给承德市总工会:对不起,请安排其他人尽快记录,不要耽误项目进度。

老劳动模式的故事增添了沉重的感觉

承德市总局2月开始规划这一方案。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节目的社会效应,承德市在选择主持人时总是煞费苦心。项目启动后,承德市各级劳动模范、工匠人才热情报名,承德市共筛选出120余位优秀解说员,涵盖各级、各行各业劳动模范,其中最年长的88岁。

刘景文是革命烈士刘秀松的女儿。1947年,15岁的刘景文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华医科大学第四支队伍中读。1948年10月,她跟随中国医科大学第四分校参加了著名的辽沈战役。承德市一直了解刘景文的革命经历,决定把"三大战役"这部分党史的任务告诉她。

"老模式的参与,增加了节目的历史感和重感,扩大了节目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承德市总工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主席余益民说。(工人日报记者李伟、记者杨淑华、王静)

负责编辑:曹伟